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中考《历史与社会》考点40:区域经济发展

浙江中考《历史与社会》考点40:区域经济发展


【2014绍兴】打造长江经济带,让长江流域舞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 依托黄金水道,横贯广袤东西。连 接壮阔海陆的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 版图中的重要轴线。其东西两端在资金 、技术、资源等方面各具优势和不足,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沿江 老工业基地大多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 式,技术水平较低。2012年,长江流域 废污水排放总量超过347亿吨。 (1)长江经济带是一条多彩景观带。其中某地石林广布,地势崎岖,这种景观最 有可能位于A、B两省中的哪一省?说说这种地形景观给当地人们的生产带来的有 利和不利影响各一个。(5分) A省 有利影响:在发展旅游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不利影响:交通相对不便。
两个及以上地区合作发展经济时: 既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自己的优势; 又要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矿产资源、能源
西部
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
东部
我们国家为了促进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哪些重大的资 源调配工程?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 这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什么原则?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这些措施对于东西部发展来说有何重要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水资源、人力资源丰富;但矿 水资源缺乏,草场资源、矿产和能 资源、环 产和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 源资源丰富,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 境 严重。 重。旅游资源丰富。 人口 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素 人口稀少,素质低,技术人才缺乏 质较高
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 交通、通信、教育落后,城市较少, 经济发展 众多,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 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生活 状况 平较高 水平较低
东北地区 长三角地区 海南岛 香港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 因地制宜发展金融业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单个地区发展经济时,一般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分析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水 平、交通、教育、劳动力、历史等条件(具体解题时,应 根据题目中的材料来分析,确定是其中的哪些方面是优 势),发展自己的优势产品(产业)。
考点40 列举实例,分析我国区域经济 发展的条件和特点(b)
依照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总体 上可把全国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
东部地区 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地 势平坦,土地肥沃;位于季风 区,靠近海洋,气候湿润,雨 热同期
西部地区 自然条件较差,高原,山地面积广 大,地势崎岖,土地贫瘠;大部分 位于非季风区,地处内陆,远离海 洋,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带动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共 同富裕。
【2015丽水】新疆正在为打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核心区 域而努力,阅读图21-3中的信 息,分析建设新疆还可以发挥 哪些优势? 可以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利用邻国多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3)长江经济带是一条黄金发展带。请结合资料卡片,谈谈我们该如何使这一黄 金发展带舞得更精彩。(6分) 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交流与协作。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的轨道上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长江经济带是一条辉煌历史带。请运用发生在20世纪C、D两省的相关史实加以印证。 (4分)C省:l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省:20世纪70年代末,该省农村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参看精析P108《东西部的优势和劣势》
东部地区的主要劣势:—————— 西部地区的主要优势:——————
区域经济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各个区域有着自己区域的特点,必须因地制宜,采取适应当地 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或可持续发展——体现区域经济发展 的因地制宜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