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力学(950)考研资料经验交流大家好我是北交研二学长,以下是我关于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力学复试经验的一些简单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材料力学的复习我觉得有以下四本资料就足够。
第一本是招生目录里规定的教材参考书!《材料力学》高教出版社(第4版)或者《材料力学》西南交大出版社(第4版),分别对应孙训方刘和鸿文的材料力学教材!至于选择哪本教材这是很多人经常问到的问题!个人觉得俩本书都可以,时间够的话最好俩本书都看看!因为从12年最后一道证明题就是刘书能量法那章的一道原题,而13年第一道选择题感觉是孙书里的一道思考题。
故俩书都挺重要。
但时间不够的话建议选择刘鸿文的材料力学书,因据说北交学生用的是刘书,从我买的课件中也可以看出学校的教学偏于刘书。
俩书最大的区别是在做弯矩图时弯矩正负号的规定不同,但这个不影响考试!再者刘书偏于机械而孙书偏于土木,从书本例题和课后习题就可以看出。
第二本书是参考目录指定的《材料力学学习指导》清华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绿皮的),这本书是根据本校老师的上课讲义和课件编写的,故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许多同学在论坛求材料力学的考试大纲(应该没有,至少我没找到,我觉得这本书就可以作为考试的参考大纲,考试内容主要是上册的全部和下册的能量法和动荷载,但是不排除选择填空中考到疲劳等其他不太重要的知识点。
但唯一的缺陷是书本山有一定的错误,尤其是前几张,但也不是很多好好研究透这本书,在考试中很有可能遇到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的原题。
第三本书是你选择的参考书的配套答案,考完材料力学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资料你都可以不要,但必须有教材和相应的答案,指定的教材永远是最重要的,书本上的每到例题、每到思考题、每道课后习题都必须认真的去研究。
不要随意的猜测老师会考哪些知识点。
去年我就是在看书的过程中觉得关于压杆稳定的证明肯定不会考,但拿到试卷后发现有一道证明题20分就是要求你证明俩端铰支情况下的临界应力的计算公式,当时就懵了,因为压根没看所以基本没动,最后材料力学131,可能就是错了那道题。
所以对于材料力学的复习突出重点的条件下对于每个知识点基本都不要放过,尤其是上册,还有重视下证明题的考试,连续俩年考过。
第四本资料是材料力学精讲及真题详解梁小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蓝皮的),网上有卖。
这是我在图书馆借书时不小心看到的,估计一般都不知道,这本书主要是一些名校的材料力学考研真题及解答,包含北交历年真题的大部分难题,对于提高自己材料力学的学习水平有极大的价值,一定要把这本书上的每到题认真的做一答题下,13年材料力学的大题基本能在书上找到原型。
在研究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眼高手低,一定要动手详细的做并且拿出计算器算出最好结果,很多同学就是满足于会做这道题,却忽视材料力学的计算能力考查也是一个很要命的方面,考试那么短的时间能否算出正确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你的考试心情甚至决定你的考试成绩。
材料力学的复习一定要以参考课本为主,课本读再多次数也不过,因为它才是出题最主要的依据。
好好总结材料力学的每个专题对应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基本上每章对应一个小专题。
对于每个专题做到心中有数。
复习不要弄太多资料,不要嫌弃资料不够。
其他科目的复习也是这样,一般都是前期看到哪本资料都觉得经典都想买,而到后期是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看到哪本资料你都想看,到那时就完了。
复习以一本资料为主。
好了先说这么多了,感觉有点乱请见谅。
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
衷心的希望大家考研成功,北交值得你为之奋斗!加油兄弟姐妹们!经验交流篇未完待续,呵呵,期待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力继续与大家交流。
不懂的希望大家主动通过邮件、QQ、电话等联系,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
祝你考研成功。
考研经验交流2013年的考研已经尘埃落定,我也是这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考到了咱们北京交通的结构专硕,虽然并不是让人很满意,但对于我来说已经知足了。
在漫长的考研过程中也曾经迷茫过,失意过,波动过,但一切都过去了,我走了过来。
在此声明,仅仅是一家之言,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大家作为参考,如果能有幸帮到大家一点我将感到不胜荣幸,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见解也可以和我交流,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数学复习:首先,个人推荐大家在复习数学的时候能把知识点和公式整理一下,数学的特点就是知识点繁杂,公式很多。
这样在以后做题的时候如果发现哪的知识点不会,可以打开自己整理的知识点,一是方便,知道自己写在了哪里,有很多同学遇到模糊知识点,就懒得自己翻书找,这就让知识漏洞增加,或者就算是从书上找到了,也花费了很多的时间。
二是自己整理之后印象会深刻很多。
三是在考研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复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但是这时候复习的效果是最好的(复习完马上就要考试了,能记住),这时候我们自己整理的东西就能派上用场了,知识点条理,清楚,能很快全面的复习数学的内容,事半功倍。
其次,个人觉得做真题之前能先把知识点全面复习至少一遍,这样做起来就不会很吃力,自信心会增加。
如果再复习过之后感觉真题仍然很棘手那就再把自己棘手的那块内容再次认真看一遍,有重点的复习。
之前我在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不知道自己数学方面应该怎么复习,就到网上查看相关的内容,说只要把真题一次次的反复看反复做就行了,我个人觉得还是要适当的做一些模拟题的,防止出题的思路发生变化,例如2013年的出题套路个人感觉和之前几年的出题套路不同,我只是把真题做了几次,就没能发挥好。
再者,数学的复习最好不要在临近考试的时候不看了,认为自己之前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再学也学不了多少了,每天只是背背政治和英语,这是错觉,数学如果在最后的那段时间不看的话会忘记很多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是没有时间让我们回忆的,所以最好还是能在考试之前也能把时间匀一些给数学,保持状态,一直到考试结束。
最后,我建议大家能把一些题型分类整理一下,把每一块内容的出题模式和标准答题方法整理一下,这样就能使得我们的答题很容易找到突破口,也能提高规范性,别丢因为答题不规范扣掉的分数。
还有就是再做题的时候别觉得自己那道题会了,就只是在脑子里想一想就算了,最好还是能动笔来自己算一算,考研数学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我希望大家在平时做题时候就能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英语复习:我的英语很差劲的,在这里分享的经验只是自己的一点经验,仅供参考。
英语最大的难题就是单词,相信很多人都会特别头疼,想问问有没有简单的方法,能够快速的记住单词,我想说的是也许算是有,可以根据张剑单词书上的方法来记忆(个人推荐他的单词书),但是方法再好,也得自己去慢慢记,建议大家买本张剑的历年真题后面有本核心词汇,那本书很薄,上面前面的必考词汇希望大家能一遍一遍的看,一遍一遍的记,我有同学记20多遍的,我个人记了10几遍,相信很多人会感觉记了又忘记了,这是正常的现象,大家要坚持一直记,我记单词每天都没放松,从开始考研到最后考试前一天一直在记,我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多记单词总会有好处的。
还有就是尽量先记考研时候考过的那些意思。
我推荐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能在英语复习的时候以真题为重心来复习,因为真题才是正真的向导,无论难度还是权威性都是最合适的,推荐张剑老师的历年真题,在单词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开始一份一份的做真题,我自己是分块做的,先做阅读,把阅读先自己做一次,然后对完答案之后,对着答案上的翻译,一句一句的看文章,看到不懂的单词的意思就在原文上标出来,以后多看看,慢慢的就先自己看着原文翻译一下,再看答案,看看自己翻译的对不对,这既是在练习阅读也是在练习自己的翻译能力,一举两得。
真题上的单词是很重要的,真题做多少遍都不多,一遍一遍的做。
我自己没有复习完型填空,因为英语的答题时间一般是不够的,我一般到完型的时候就没时间了,它分值又不大,索性就放弃掉了。
其它块的复习参照复习阅读理解。
大家如果觉得自己的水平很差,不要着急,慢慢得复习,不要伤心,认真对待,总会逐渐好起来的,我们不追求高分的话还是很容易打到50几分的,所谓的“英语伤我千百遍,我待英语像初恋”,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加油!我最后英语54大家在最后阶段复习作文的时候建议大家能找一些万能句子,找几套模版,自己总结一些在任何场合都能使用的句子,到时候直接把那些句子写到卷子上,节省时间,准确性又高,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考试的时间那么短,自己又那么的紧张,发挥可能不会很好。
以上的经验只适用于基础薄弱的同学。
政治复习:政治往往是大家最最不重视的一门课,我也不是很重视政治,很不愿意把复习的时间花在政治上,但是考研毕竟要考,大家也不能太大意了,也要分配合理的时间给政治,我政治的复习是在11月初才开始的,推荐大家一本书,肖秀荣的命题人1000题,那本书对于初期复习很有用,建议大家政治报班学习,自己一个人看那东西太枯燥,听老师讲,和同学们一起听课,更容易接受。
政治初期复习就是听听课,做做肖秀荣的1000题就差不多了,等到最后快考试前20天才是政治最最关键的一段时间,推荐三本书:肖秀荣《最后4套题》任汝芬的《最后4套题》和海天的《20天20题》,这三本书是冲刺必备,狂背上面的题目就能碰到原题,就算不是原题,到时候就能有话往上写,真的,你会感觉考试时候你自己的话有很多,写都写不完,答案相关即可,没准确答案。
个人偏爱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在2013年中肖的《最后4套题》个人感觉命中3道大题。
选择题要看基本功,最好多做做肖的1000题。
关于时间安排:我自己由于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报考学校没有决定,自己一直都没动力学习,所以正式决定考北交是在9月初,也是那时候才开始复习的,我不建议大家长时间准备考研,但是一旦开始复习就要拼死拼活的复习,每天至少12小时的复习时间,认真对待,不可懈怠,一直坚持到最后,总会有所收获的。
我建议大家能按自己的能力来确定学校,不要高估,也不要不自信,给自己一个合适的目标,不然自己就很难坚持下来,这样就不好了,给自己的能力留一点余地。
尽早确定学校,最好找个研伴,因为考研过程实在是太枯燥了,一个人容易厌烦,有人一起的话会提高效率,你看到人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习了,互相促进,我们考研的人最后互相之间都成为了朋友,既收获的知识也收获了友谊。
不过因人而异,也有人愿意一个人复习最后考上哈工大的。
关于书籍:这里我想说的是考研的辅导资料实在是太多了,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希望大家能互相商量着,互相借鉴,商量和考察之后再买书,也可以参考学长们的建议,因为如果书买错的话,那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没什么效果,所以买什么书一定要慎重。
我之前推荐大家的书都是我和我的研伴们用过的,感觉很好用的书,其他的书就不推荐了,希望大家能自己发掘。
关于逃课:我相信大家在大四上学期有不少同学有很多的课,还有考试,实验什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