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答案)

顺德区龙江镇第二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10分,每句1分,每错一个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得分为止)
(1)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政入万山围子里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隔江犹唱后庭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4分)矜持(2)拽(3)吞噬(4)心有灵犀
3、(3分)选A。

【解析】“反戈一击”意为作战中掉转矛头,向自己原来所在的部队进攻。

中美显然不是一方的,故不能把中方的反击称为“反戈一击”。

4、(3分)选B。

B项后半句缺少主语,正确的改法是在“纷纷”前加上“网友们”。

5、(4分)(1)(2分)中国历史上,礼是核心角色,深刻影响了国家典制、农业生产、中国文化(或概括为政治、农业、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结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这三则材料表现了,在历史上,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选②④。

(2分)。

【解析】惠赠,称人赠予礼物时的敬辞,所以,只能用在别人送礼物给自己的时候。

拜读,阅读对方作品时的敬辞。

6.(3分)(1)倒塌。

(2)埋没。

(3)停止。

7.(4分)(1)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这不是木片,怎能被凶猛的河水带走呢?(2)(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8.(3分)选D。

【解析】作者反对的是“主观”判断,而不是所有的逻辑推断。

9、(3分)选C。

【解析】A项,“衣”都是穿、穿上的意思。

B项,“宜”都是应当、应该的意思。

C项,“无益之费”的“益”,即益处、好处。

“香远益清”的“益”,即更加。

D项,“曳”都是拖的意思。

10、(3分)公出丨适相值丨止而问之丨居民以告
11、(3分,答对一点给一分。

)①刚介有声。

(或刚强正直有声誉。

)②关心百姓,爱民如子。

③务实。

④勇于破除迷信陋习,不盲从。

⑤敢做敢当。

参考译文:吴县县令某公,忘了他的姓名,为人刚强正直,有声誉。

吴县风俗最重视城隍神,(百姓们)用木头雕成城隍神的肖像,给他穿上锦缎,里头藏着机关,可以像生人一样活动。

碰到庆贺城隍诞辰的节日,百姓们就会凑钱聚会,用车载着神像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游行。

队伍浩浩荡荡,各种乐器一边走一边演奏,发出阗阗咽咽的声音,整条路上连成一片。

习惯了作为风俗,每年都不敢松懈。

某公出行,恰好(与游行的队伍)相遇,(他)就问是怎么回事,百姓把实际情况告诉了他。

他又问得所花费的钱财非常奢侈。

某公发怒了,指着城隍神责备说:“城隍实际是主管一县的。

如果你愚昧无知又顽固不化,就只是个极度昏庸的鬼,不值得侍奉。

如果你有灵性,就应该(知道)百姓的财力物力应当爱惜,怎么可以用没有益处的花费消耗民众的财富?”说完,把神拖到地上,鞭打了他二十下。

从此以后,习俗立刻就变革了。

12、(3分,每空1分)①热身后起跑/被超越前;②心有不甘;③心里不屑/心生不屑;【解析】本题考查情节与人物情感的梳理概括。

情节的概括按表格中给出情节,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尽量选用原文词句,并用与其他情节相似的格式概括出来。

①处对应文章第二段所写内容,可概括为:热身后起跑;人物心情的概括,按所给的情节提示,在相应的段落中找到人物的描写,用合适的词语概括。

首次被超越时,“我心想,自己怎么也不能让个姑娘把自己给超了,于是心一横,我紧赶了几步向前冲刺了50米,很轻松的把姑娘落在了后面”,可见②处心情是心有不甘;再次被超越时,结合文章第五段内容,可用原文的“心里不屑”概括③处的心情,也可以用“心生不屑”。

13、(4分,答对一点得2分)①热爱运动。

热爱生活。

②有上进心,不轻言失败。

③敢于自我反省,善于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文中的我“按惯例”到体育场锻炼,可见其热爱运动、热爱生活;我在被红衣姑娘超越后,心有不甘,赶紧追上,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不轻易言败,有上进心的人;文末作者由自己不断的被匀速前进的姑娘超越进行反思,发现我们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无法掌控自己,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自我反省精神,善于思考的人。

14、(3分)选C。

【解析】第⑧段原文写得很清楚,红衣姑娘再次出现后,“我放弃了追赶红衣姑娘的念头”。

15、(4分,答对一点得2分)(1)梦中下河。

(2)倒在河边
16、(4分,每句2分,每句答对前两点即可)(1)①“邂逅”指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

②文中指一群身处残酷战争环境的士兵与这条河流相遇,也与快乐、与美相遇。

③这样的表达富有诗意的美感,同时也为下文情节做了铺垫。

(2)①“联合”指结合在一起,该词准确写出他的心理感受:他无法扣动扳机,是因为对方也是生命,同样热爱这条河。

河流让他们暂时忘掉了战争的残酷,寄托着他们同样的生命渴望,所以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③此句表现了他良知未泯的特点,与后文的悲惨结局形成强烈反差。

17、(4分,答对一点得2分)①内容上: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河流)、时间(春天);
②结构上:承上启下,为下文两位士兵下河等情节作铺垫。

18、(5分,第①点2分,第②点3分)①标题“界河”是小说故事线索,贯穿全文,小说人物和情节紧紧扣着“界河”展开,使得内容情节紧凑;②“界河”蕴义丰富,使小说的内涵丰富多彩,它首先是指自然意义上的河流,其次是象征双方士兵对生命、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既分割彼此,又联系彼此,再次,它也象征着温情的浪漫主义与冷血的现实主义的
分界、生与死的分界。

附1、(3分)尼摩艇长为了教印度采珠人五与鲨鱼搏头时差点死于鲨鱼下是内德兰德及时杀死了鲨鱼救了他。

附2、(3分)尼摩艇长在内德·兰德危在之时奋不顾身上前砍杀了章鱼拯救了内德·兰德这看出他的英勇无畏及知恩图报的性格特点。

附3、(4分)①选文的故事情范惊险曲折跌不已技艺高超的内德兰德差点死于章鱼只一发的时刻被尼摩艇长所款小说叙事波澜选起别人入胜。

②善用描写刻人物形象。

作者将通过精准的动作描写将内德.兰德尼摩艇长、与章鱼搏头的情形写得丝丝△把烘托出了尼摩艇长与内德,兰德的英勇气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