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南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作业05参考答案(第7章)

华南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作业05参考答案(第7章)

《分析化学》作业-5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 7-1 简单答下列问题
a. 稀HCl 介质中用KMnO 4滴定Fe 2+为什么会产生误差?可如何防止?
答:KMnO 4氧化Fe 2+的反应会诱导KMnO 4氧化Cl -,因此产生正误差。

可加入防止溶液:MnSO 4-H 3PO 4-H 2SO 4抑制诱导反应。

b. 标定KMnO 4溶液浓度时,为什么要控温度在70~80︒C ?滴定过程中KMnO 4红色褪去先慢后快的原因是什么?
答:KMnO 4氧化草酸的反应较慢,提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度,但温度过高会导致草酸分解而使标定结果偏高,需控制温度在70~80︒C 。

KMnO 4氧化草酸属自催化反应,产物Mn 2+可催化该反应加速。

刚开始滴定时反应较慢,KMnO 4褪色较慢;随着反应进行,不断产生的催化剂Mn 2+使反应速度逐渐加快,KMnO 4褪色也变快。

c. 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K 2Cr 2O 7为氧化剂滴定Fe 2+时,需在H 3PO 4-H 2SO 4介质中进行。

H 3PO 4的作用是什么?
答:H 3PO 4可与Fe 3+配位,一方面降低了电对Fe 3+/Fe 2+的电极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变色时的电位落在滴定突跃之内,满足了对终点误差的要求;另一方面配合物无色,避免了滴定产物Fe 3+的黄色对终点观察的影响。

d. 若Na 2S 2O 3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CO 2,则用此标液标定I 2溶液浓度时会产生何
种误差?应如何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相关反应:↓++=+---S HCO HSO CO H O S 3332232
+-
-++=++H 2I 2HSO O H I HSO -4223(Na 2S 2O 3滴定I 2)
答:若Na 2S 2O 3标准溶液在保存的过程中吸收了CO 2,在酸性条件下会有部分Na 2S 2O 3发生
歧化反应:S SO H H 2O S 32232+=++-,所产生的H 2SO 3与I 2的反应为1:1关系,因此这
部分Na 2S 2O 3与I 2反应的计量关系为1:1,而其余Na 2S 2O 3与I 2反应的计量关系为2:1,由此可知一定量的I 2溶液所消耗Na 2S 2O 3标准溶液体积比正常情况下偏少,因此所测I 2浓度比其实际浓度偏低。

在配制好的Na 2S 2O 3溶液中加入少量Na 2CO 3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f. 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为什么要在接近终点时才能加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