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土压力与挡土墙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静止土压力计算➢第三节朗肯土压力理论➢第四节库伦土压力理论➢第五节挡土墙设计第一节概述土压力(earth pressure):土对挡土墙的侧向压力。
一、土压力分类1、依据⑴挡土墙的位移:平移和转动⑵墙后填土的应力状态2、分类⑴静止土压力E0(earth pressure at rest):挡土墙位移为0时的土压力。
⑵主动土压力Ea(active earth pressure):挡土墙离开土体位移,且墙后填土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此时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第一节概述⑶被动土压力E p (passive earth pressure ):挡土墙向土体方向位移,且墙后填土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此时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二、土压力与挡土墙位移的关系若挡土墙的位移以墙挤压填土为正,离开填土为负,则土压力与挡土墙位移的关系可用图示曲线表示。
可见,在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被动土压力最大。
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三者的关系为pa E E E <<0任意深度z 处竖向自重应力为γz ,则该点的静止土压力强度为zK p γ00=μμ-=10K ϕ'-=sin 1式中γ:墙后填土的重度,kN/m 3;z :计算点到墙顶的距离,m ;K 0:静止土压力系数。
ϕ':土的有效内摩擦角。
静止土压力沿墙高为三角形分布,取单位墙长计算,作用于墙上的静止土压力为静止土压力分布图形的面积。
02021K H E γ=一、假定墙背垂直、光滑、填土面水平。
二、主动土压力取填土表面下深z 处墙土界面间的应力单元体为研究对象。
在主动极限平衡状态下,大主应力σ1为土的竖向应力σv ,小主应力σ3与主动土压力强度p a相等。
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大、小主应力的关系为式中p a :主动土压力强度,kPa ;K a :主动土压力系数;c :墙后填土的粘聚力,kPa ;ϕ:墙后填土的内摩擦角,度。
σv :填土表面下深z 处的竖向应力,kPa ;q :填土面上的连续均布超载,kPa ;σcz :土的竖向自重应力,kPa 。
)245tan(2)245(tan 00213ϕϕσσ-⋅--=c )245(tan 02ϕ-=a K aa v a K c K p 2-=σqcz v +=σσ因而有:作用于单位墙长上的主动土压力等于主动土压力分布图形的面积。
对于粘性土,由于粘聚力的作用,在墙顶附近主动土压力强度p a 可能为负值,使得墙土间拉开、没有作用力,此段脱开的长度称为临界深度(criticaldepth ),用z 0表示)()2(210z H K c HK E a a a -⋅-⋅=γγγq K c z a -=20二、被动土压力墙顶下深z 处,小主应力σ3为土的竖向应力σv ,大主应力σ1等于被动土压力强度p p ,由土体极限平衡条件可得:)245(tan 02ϕ+=p K pp v p K c K p 2+=σ三、常见情况下土压力计算1、填土面堆载θ=45︒+ϕ/22、地下水作用墙后填土中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采用浮重度,考虑静水压力作用。
3、成层填土当墙后填土为成层土时,土压力采用相应土层的强度指标c、 分别计算。
四、应用举例某挡土墙高4.5m ,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土的种类及性质如图所示,①试求主动土压力;②绘主动土压力分布图;③计算作用于挡土墙上的侧向总压力。
解:①求主动土压力系数K a 49.0)245(tan 1021=-=ϕa K 31)245(tan 2022=-=ϕa K m 48.0211110=-=γγq K c z a ②求临界深度z 0③求主动土压力强度p a(kPa )主动土压力强度p a 计算列于下表a a a K c K q z p 2)(0-+=γ计算点σcz σv K a c p a 218.038.00.4910.0 4.63上38.058.00.4910.014.43下38.058.01/30.019.3457.877.81/30.025.9④绘主动土压力分布图⑤计算主动土压力Ea8.1)9.253.19(212)4.146.4(21)48.01(6.421⨯++⨯++-⨯⨯=a E ⑥计算水压力E w⑦计算作用于挡土墙上的总压力E2.72212==w w w h E γ1.133=+=w a E E E kN/m kN/mkN/m9.60=一、假定⑴墙后填土为均质的无粘性土;⑵土体滑动面为平面;⑶滑动土楔体为不变形的刚体。
二、主动土压力设墙背与竖向线的夹角为ε,墙背与填土间的摩擦角为δ,填土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填土的内摩擦角为ϕ。
土楔体在自重G 、滑动面反力R 和墙背反力E的作用下处于静力平衡状态,所以G 、R 和E 构成的力三角形闭合。
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 1sin ∠∠=W E ϕα-=∠1θ-∠-=∠118020δεθ--=090求解使E 取得极值时,填土的理论破裂角αcr ,令0=αd dE将αcr 代入上式得主动土压力a a K H E 221γ=222)cos()cos()sin()sin(1)cos(cos )(cos ⎥⎦⎤⎢⎣⎡-⋅+-⋅+++-=βεδεβϕδϕδεεεϕa K 三、被动土压力同学们自行推导。
四、粘性填土、地表超载和地下水作用情况1、粘性填土情况方法一:在考虑滑动楔体的静力平衡时,直接将粘聚力计入阻滑力。
方法二:把填土的粘聚力折算成等效内摩擦角,而后按库伦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这样计算简单。
等效内摩擦角按照土压力等效的原则确定。
方法三:不考虑土的粘聚力,仍按无粘性填土来计算。
计算的主动土压力值偏大,偏于安全。
2、地表超载情况填土面超载计入滑动土楔体的自重,参照库伦土压力理论建立。
)sin()cos()tan (00ψθϕθθγ++-=B A E a))(2(2100H a h H a A +++=εtan )22(21)(21000h a H H h d b ab B ++-++=γq h =0)/)(tan cot (tan tan tan 00A B ++±-=ψϕψψθ式中A 0、B 0:边界条件系数。
a 、b 、d :填土几何参数;h 0:由地表超载q 折算的等效土层厚度,m ;θ:滑动面倾角,度。
ϕδεψ++=3、地下水作用情况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浮重度 。
作用在挡土墙背上的总压力是土压力和静水压力之和。
若填土为粘性土,由于水的存在,使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有所降低,因此应分层计算。
五、土压力理论讨论朗肯土压力理论根据墙后填土的应力状态导得,土体极限平衡条件的概念比较明确,公式简单。
适用于墙背垂直,填土面水平的情况。
库伦土压力理论根据刚体极限平衡条件导得,适用于填土为均质无粘性土的情况。
第四节库伦土压力理论六、影响土压力的因素⑴挡土墙的位移⑵墙背粗糙程度⑶墙背倾角⑷填土面的坡度⑸填土性质(填土的强度指标,含水量)。
一、挡土墙设计的内容⑴挡土墙墙型选择⑵填土类型选择⑶墙身断面设计⑷挡土墙验算⑸防水排水设计⑹墙身结构设计⑺施工图绘制二、挡土墙的类型1、重力式挡土墙(gravity retaining wall)依靠自身的重力维持自身的稳定性,由砖、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浇筑而成。
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广泛应用于墙高不大于6m的小型工程。
2、悬臂式挡土墙(cantilever sheet pile wall)悬臂式挡土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墙的稳定主要依靠墙后底板以上土体的重量来维持。
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的受力特点,墙体截面尺寸较小,结构轻巧,适用于墙高不大于10m的工程。
3、扶壁式挡土墙(counterfort retaining wall)当悬臂式挡土墙较高时,墙体竖壁内的弯曲内力和位移都比较大。
为了提高竖壁刚度和抵抗弯曲内力的能力,常沿墙体纵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扶壁,构成扶壁式挡土墙,扶壁间距约为0.8~1.0倍的墙高。
4、锚杆式挡土墙(anchor rod retaining wall)锚杆式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墙板和设置于土体或岩体中的锚杆组成。
锚杆将挡土墙所受的土压力传递到稳定的土体或岩体中去,从而维持挡土墙的稳定。
土钉墙与锚杆式挡土墙不同的是锚杆整段灌浆,锚杆和滑动土体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
锚定板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墙板、钢拉杆和锚定板连接而成,然后在墙板和锚定板间填土。
作用于墙板上的土压力通过拉杆由锚定板上的土压力平衡。
5、板桩墙(sheet pile wall)板桩墙由支护桩和挡土面板组成,常用作基坑开挖的临时支护。
为了提高桩体的稳定性、减小桩向基坑中的位移以及桩体最大弯矩,常在桩体上设置支撑或土体锚杆。
三、填土选择应尽量选择的土料:回填土料应尽量选择粗粒土,如砂土、砾石、碎石等,这类土的土压力小,抗剪强度比较稳定,易于排水。
可选择的土料:塑性指数较小的粘性土。
不能选择的土料:耕植土、淤泥、膨胀性粘土、冻土块和含大量腐殖质的土不能作为回填土。
四、挡土墙验算(stability checked)挡土墙验算包括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仅介绍稳定性验算。
稳定性验算包括抗滑移验算和抗倾覆验算。
1、抗滑稳定性验算(stability against sliding )挡土墙在主动土压力的作用下可能沿着墙底产生滑移。
沿着墙底的阻滑力R 与沿着墙底的滑动力T 之比,称为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 s 。
3.1≥=T R K s tat G E T -=μ⋅=N R ann E G N +=式中E at :E a 沿墙底的切向分力,kN/m ;G t :G 沿墙底的切向分力,kN/m ;E an :E a 沿墙底的法向分力,kN/m ;G n :G 沿墙底的法向分力,kN/m ;μ:土对墙底的摩擦系数2、抗倾覆稳定性(stability against tilting )验算挡土墙在墙背主动土压力的作用下可能绕着墙趾o 产生向墙前的转动而倾覆。
对墙趾o 的抗倾覆力矩M r 与倾覆力矩M t 之比,称为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K t 。
5.1≥=t r t M M K 式中M r :抗倾覆力矩,等于E a 的竖向分力E av 和G 对墙趾o 的力矩之和,kN ⋅m ;M t :倾覆力矩,等于E a 的水平分力E ah 对墙趾o 的力矩,kN ⋅m 。
3、提高挡土墙稳定性的措施提高抗滑稳定的措施:⑴提高挡土墙的自重。
⑵挡土墙底做成逆坡。
⑶铺设砂、石垫层。
⑷设置拖板。
提高抗倾覆稳定的措施:⑴提高挡土墙的自重。
⑵加长墙趾长度。
⑶采用仰斜式挡土墙。
⑷做卸荷台。
五、防水排水设计泄水孔直径不宜小于100mm,外斜坡度为5%,间距为2~3m,当挡土墙较高时,尚应沿墙高度加设泄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