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敏感性分析
本实习需使用\data\shp\中除china外的另外4个shape文件,分别为“高程”,“范围”,“景观”,水体。
1,在ArcMap中打开“高程”文件,在主菜单的geoprocessing下拉菜单下打开arctoolbox,点击其中的spatial analysis tool 下的interpoation 中的IDW, 建立DEM,如下图
2,建立坡度图arctoolbox---raster surface—slope
3, 对坡度图进行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按0到3度,3度到8度,8度到15度,15度到25度,25度以上五类获得坡度图,对其分别赋值1、3、5、7、9, 得到坡度分级图备用
4.对“景观”图按500米、1000米、1500米做缓冲区,分别对保护区本身赋
9、500米范围内赋7、500~1000米范围内赋5、1000~1500米范围内赋3,
1500以外赋1。
具体步骤:arctoolbox---analysis tool---proximity---multiple ring buffer,如下图
结果如下:
再与“范围”图叠加,
叠加后删除边界之外的部份,结果如下:在table表中找到其distance字段
对应改成以下值
转换成栅格数据,在Field选项下选distance字段这时虽然其图例显示如图
但其表中Value值已变成所要求等级值,可直接参与栅格叠加运算。
5.同样的方法对水体按500米、1000米、1500米做缓冲区,分别对水体本
身赋9、500米范围内赋7、500~1000米范围内赋5、1000~1500米范围内赋3,1500以外赋1。
6.使用weighted sum (如下圈划命令),对前面3,4,5步的结果图进行叠加
操作,对其等级值加权求和,
7.使用reclassity(如下圈划命令),进行重分类操作,5以下赋1,6~9赋2,
9~27赋3,分别表示生态非敏感区,生态一般敏感区,生态敏感区,形成最后成果。
.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