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李旭东学号114130160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11地信
课程名称城市GIS
实验名称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指导教师吴宁
开课学期2014 至2015 学年一学期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编印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基于GIS叠置分析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熟悉该方法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自然与生态领域的具体应用。

2.实验要求
2.1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ArcGIS9.3
2.2实验数据
滇池区域遥感影像、滇池区域DEM、滇池区域shp图层。

3.生态资源辨识
生态环境敏感区也称生态环境敏感地带,是指对区域总体生态环境起决定作用的生态要素和生态实体,这些实体和要素对内外干扰具有较强的恢复功能,其保护、生长、发育等程度决定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

生态关键区:在无控制或不合理的开发下将导致一个或多个重要自然要素或资源退化或消失的区域。

文化感知关键区:包括一个或多个重要景观、游憩、考古、历史文化资源的区域。

资源生产关键区:这些区域提供支持地方经济或更大区域范围内经济的基本产品,或生产这些基本产品的必要原料。

自然灾害关键区:不合理开发可能带来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区域,包括滑坡、洪水、泥石流、地震或火灾等灾害易发区。

4.生态环境敏感性因子选取与单因子分析
本实验中由于实验数据的限制性和研究区的特性,敏感性因子主要是选取了地形因子和植被因子。

因为人文环境的敏感性因子获取不到,所以重点分析了自然因素敏感性因子。

基于前人的经验,将研究区的敏感性因子分为极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中敏感性、低敏感性和非敏感性5个等级。

4.1归一化植被指数敏感性分析
应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得到研究区的ndvi空间分布特征。

水体的ndvi值小于0,城镇地表的ndvi值位于0.23-0.45之间,耕地的ndvi值位于0.46-0.50之间,植被的ndvi值主要位于0.51-0.78
之间,ndvi大于0.78的区域可以认为是纯植被像元。

基于ndvi的敏感性因子图如下。

图1、植被单因子
4.2坡度敏感性因子分析
坡度分布特征可以由DEM在ArcGIS中提取出来。

坡度因子的敏感性划分依据如下:
根据坡度敏感性划分原则,研究区的坡度因子敏感性如下。

图2、坡度单因子
4.3高程敏感性因子分析
根据DEM提取的高程分级图,将研究区的高程因子敏感性划分如下。

图3、高程单因子
5、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经过单因子敏感性分析,可以得出规划区敏感性,主要围绕滇池向外扩散的格局。

滇池的东北方敏感性最高,这个区域主要是滇东高原分布区,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等多发区。

而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去主要分布在现有建设用地和滇池周边。

6、总结
此次实验的定量分析比较困难,而且数据取得较困难,因此只分析了部分敏感性因子,且只做了定性的分析,与预期的结果存在相当的差距,还有待加强自己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