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无机化学下册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无机化学下册期中试题

北华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无机化学期中考试卷1.氟与水猛烈反应,并伴随燃烧现象,其主要反应产物有( )A. HF和O2B. HF和FOHC. HF、O2和FOHD. HF和O32.实验室中制取少量HBr所采用的方法是()A.红磷与Br2混合后滴加H2OB.KBr固体与浓H2SO4C.红磷与H2O混合后滴加Br2D.Br2在水中歧化反应3.下列含氧酸的氧化性递变不正确的是( )A.HClO4>H2SO4>H3PO4B.HBrO4>HClO4>H5IO6C.HClO>HClO3>HClO4D.HBrO3>HClO3>HIO34.在热碱溶液中,Cl2的歧化产物为( )A.Cl-和ClO-B.Cl-和ClO-2C.Cl-和ClO-3D.Cl-和ClO-45.卤素单质与磷反应能生成三卤化磷而不能生成五卤化磷的是()A.F2B.Cl2C.Br2D.I26.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既有酸又有碱的是()A.NCl3B.PCl3C.POCl3D.Mg3N27.下列单质硫在常温下稳定性最大的是( )A.斜方硫B.单斜硫C.弹性硫D.无定形硫8.分子结构和中心原子杂化类型都与O3相同是()A.SO3B.SO2C.CO2D.ClO29.为使已变暗的古油画恢复原来的白色,使用的方法是()A.用SO2漂白B.用稀H2O2溶液擦洗C.用氯水擦洗D.用O3漂白10.与Zn粉反应可生成Na2S2O4的试剂是()A.NaHSO3B.Na2S2O3C.Na2SO4D.Na2S2O711.与FeSO4和浓硫酸发生棕色环反应的是()A.NaNH2B.NaNO2C.NaNO3D.NaN312.As2S3和S22-反应的产物是( )A.AsS33-B.AsS43-C.AsS43-和SD.AsS32-和S13. 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析出白色AgH2PO4B. 析出黄色Ag2HPO4沉淀C. 析出黄色Ag3PO4沉淀D. 不析出沉淀14.黄磷与KOH溶液共热,反应产物为( )A.K3PO4和K3PB.KH2PO4和PH3C.KH2PO3和K3PD.KH2PO2和PH315.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碱式盐沉淀的离子是()A.Al3+B.Ba2+C.Cu2+D.Hg2+16.SiCl4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是( )A.SiH4(g)B.H4SiO4(s)C.H2SiO3D.Si(s)17.在硼酸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可以提高其酸性( )A.NaOHB.H3PO4C.C2H5OHD.多羟基醇18.下列几种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高的是()A.NH4HCO3B.Ag2CO3C.Na2CO3D.CaCO319.下列氢化物的酸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HCl >H2S >HF >H2OB.HCl >HF >H2S >H2OC.HF >HCl >HBr >HID.HCl >HF >HBr >HI20.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2O32-的方法为( )A.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B.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C.该溶液能使AgBr沉淀溶解D.加入AgNO3至生成白色沉淀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HCl时,是充分考虑了HCl的(弱还原)性,(易溶于水)2.工业上制备KClO3,通常用无隔膜电解槽,电解(热NaCl)溶液得到(NaClO3),再与KCl进行复分解反应而制得。

3.AgNO3溶液与过量的Na2S2O3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的(Ag(S2O3)-3)。

过量的AgNO3溶液与2Na2S2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Ag2S2O3),后变为黑色的(Ag2S)。

4.在Cr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再加入H2O2,因生成了(CrO42-)使溶液显(黄)色。

5.硝酸分子中,氮原子采用(sp2)杂化,而且生成(4∏)离域π键,NO3-离子中3则存在着(6∏)离域π键。

46、马氏试砷法中,把砷的化合物与锌和盐酸作用,产生分子式为(AsH3)的气体,气体受热,在玻璃管中出现(亮黑色砷镜)。

7.将适当浓度的硅酸盐溶液加入酸,则生成凝固状态的硅酸凝胶,将其干燥脱水,则得到多孔性的(硅胶),实验室将其用作干燥剂时,常制成变色硅胶,内含( CoCl2)。

8.摩尔盐的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4O7·10H2O)。

9. 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溶解度小的原因(HCO3-通过氢键形成双聚离子)。

三、制备题(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每小题4分,共20分)答:Na2B4O7+H2SO4(浓)+3H2O=4H3BO3+Na2SO42.以S和Na2CO3制Na2S4O6。

答:S+O2=SO2SO2+ Na2CO3= Na2SO3+CO2Na2SO3+S= Na2S2O32Na2S2O3+I2= Na2S4O6+2NaI3.由海水制溴。

答:海水经日晒浓缩后加热到363K后控制pH为3.5,通入Cl2 2Br-+Cl2═2Cl-+Br2调至酸性再以空气吹出Br2以Na2CO3吸收Br2 3Na2CO3+Br2═5NaBr+NaBrO3+3CO2+6H+═3Br2+3H2O酸化时,即重新得到Br2 5Br-+BrO-34.以磷灰石为主要原料制备单质磷。

答:2Ca3(PO4)2+6SiO2+10C==6CaSiO3+P4+10CO5.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氯酸钾。

答: Cl-+2H2O=2OH-+H2+Cl2(无隔膜电解,热溶液)3Cl2+6OH-=5Cl-+ClO3-+3H2OClO3-+K+= KClO34KClO3=3KClO4+KCl 或者KClO3+ H2O=KClO4+H2(电解)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NH4F溶液,则碘水褪色,为什么?答:加入NH4F,F-与Fe3+结合生成配合物[FeF6]3-,降低了溶液中Fe3+的浓度使反应F e2++I2= Fe3++I-向右进行2.简述OSF2,OSCl2和OSBr2分子中S—O键强度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原因。

答:分子中S-O键强度:SOF2>SOCl2>SOBr2。

三个化合物的结构均为三角锥形,S为中心原子,且有一孤对电子。

(1)X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S原子周围的电子密度越低,硫的正电性越高,S对O极化作用越强,S-O键共价成分越大,键越短,故S-O键越强。

3.Au,Pt不溶于浓硝酸,但可溶于王水。

请给出Au,Pt溶于王水的反应式,并解释王水有强氧化性的原因。

答:Au+HNO3+4HCl=H[AuCl4]+NO+2H2O3Pt+4HNO3+18HCl=H2[PtCl6]+4NO+8H2O具有氧化性的原因:HNO3+3HCl=NOCl+Cl2+2H2O Cl-和Au.Pt形成配离子降低了金属离子/金属的电极电势使金属的还原能力增强4.说明CCl4不水解而SiCl4,BCl3,NCl3却易水解?答:因为C是第二周期元素,没有d轨道所以不水解;Si是第三周期元素有d轨道可接受电子对,所以SiCl4易水解;B是缺电子原子,可接受电子对,所以BCl3易水解;NCl3中N的孤对电子进攻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同时,电负性较大的Cl原子亲电子能力强,易接受水分子中氧原子的进攻而易水解。

5.以NH3与H2O作用时质子传递的情况,讨论H2O、NH3和质子之间键能的强弱;为什么醋酸在水中是一弱酸,而在液氨溶剂中却是强酸?答:NH3 +H2O=NH4+ +OH-;因此,NH3和质子的键合能力强于H2O和质子的键合能力,N-H键的键能大;正因为如此,醋酸与水的结合能力弱于醋酸与氨的结合能力。

五、判断推理题(10分)化合物A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A受热剧烈分解,生成固体B和气体C。

固体B不溶于水或盐酸,但溶于热的稀硝酸得无色溶液D和无色气体E。

E在空气中变棕色。

向溶液D中加入盐酸时得白色沉淀F。

气体C与普通试剂不起反应,但与热的金属镁作用生成白色固体G。

G与水作用得白色沉淀H及气体I。

I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H可溶于稀硫酸得溶液J。

化合物A以H2S溶液处理时得黑色沉淀、无色溶液L和气体C。

过滤后,固体溶于浓硝酸得气体E,黄色沉淀M和溶液D。

用NaOH 溶液处理滤液L又得气体I。

试指出A,B,C,D,E,F,G,H,I,J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

A─AgN3B─Ag C─N2 D─AgNO3E─NO F─AgCl G─Mg3N2H─Mg(OH)2I─MgSO4J─NH3六、计算题(10分)Co3+(aq) 离子是不稳定的,会被水还原而放出氧气,而3+氧化态的钴配合物,例如Co(NH3)63+,却能在水中稳定存在,不发生与水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标准电极电势作出解释。

(K稳[Co(NH3)62+]= 1.38×105;K稳Co(NH3)63+]=1.58×1035; ϕ(Co3+/Co2+)=1.808V,ϕ(O2/H2O)=1.229Vϕ( O2/OH -)= 0.401V;Kb(NH3)=1.8×10-5)解:(1) 4Co3++2H2O=4Co2++O2+4H+设计成原电池:正极:Co3++e=Co2+ 1.808V负极: O2+4H++4e= 2H2O 1.229V∵E?=1.808- 1.229=0.579 V>0∴在水溶液中Co3+不稳定,会被水还原放出氧气。

(2)φ?[Co(NH3)63+/Co(NH3)62+]= φ?(Co3+/ Co2+)-0.0592lgK稳[Co(NH3)6]3+/K稳[Co(NH3)6]2+=1.808-0.0592lg[(1.58×1035)/(1.38×105)]=1.808V-1.780V=0.028V4Co(NH3)63++4OH-=4Co(NH3)62++O2+2H2O设计成原电池:正极:Co(NH3)63++e=Co(NH3)62+ 0.228V负极: O2+2H2O+4e=4OH- 0.401VNH3+H2O=NH4++OH-[OH-]=(K b×c)1/2=(1.8×10-5)1/2=4.24×10-3mol/Lφ(O2/OH-)=φ?(O2/OH-)+0.0592/4lg[OH-]-4=0.401+0.0591/4lg[4.24×10-3]-4=0.540VE=0.228-0.54=-0.312V<0反应不能正向进行2020-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