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章制度编写规范(正文)

规章制度编写规范(正文)

规章制度编写规则
编制人:编制日期:
审批人:签发人:
修订记录
版本号制定/修改日期理由制作人审核人SZ-ZD01 2017年5月30日新增制度编写规范,统一格式尹飞菲
1.0 总则
1.1本规范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单体制度。

制度起草时须严格遵循规范进行起草,公文印发时的制度附件也须符合本规范。

1.2制度汇编或单行本的印刷版式、打印设置、装订要求须遵照公司的印刷要求进行排版、印刷、装订,不另行规范。

1.3制度编制应遵循依法合规、全面具体、严谨规范,制度的行为用语应准确,不使用弹性语言和模糊性描述。

2.0 组织与职责分工
2.1各职能部门负责分管业务规章制度的起草、补充和修改工作;
2.2法审部负责对规章制度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2.3人力资源部负责对规章制度中的职责和奖惩以及系统之间、部门之间的业务接口进行审查和裁定;
2.4集团办公室负责对集团重大制度及跨部门制度的发布;负责对集团公司整体制度进行登记存档及查阅;负责对《规章制度手册》进行排版、汇编。

3.0 标题规范
3.1标题编排规划为:适用范围+制度内容+文种。

“适用范围”是指该制度施行时所涵盖的范围,一般使用简称,如“东达集团”等;“制度内容”是指制度针对哪些内容做出了规范,如“考勤管理”等;“文种”是指基于制度属性对该制度的命名,如“办法”、“细则”等。

3.2根据属性不同,制度应使用不同名称。

文种包括:原则类制度可使用规定、制度;实施类制度可使用办法、细则、规范、预案、守则、规则。

切勿使得“条例”、“准则”、“章程”。

3.3 制度的“试行”、“暂行”等版本说明,以括号形式说明,在标题正下方。

如无,则为正式版本。

3.4制度的制订与修订记录等历史信息应记录在该制度首页“修订记录”表格中,并于每次修订时更新。

4.0 制度编号
4.1 制度编号即制度索引号,每项单体制度均标注一个索引号,以便于未来的信息化管理。

4.2 制度编号的编排规则为:所在公司英文代码+所在部门英文代码+发布日期+版次,其中所在公司英文代码、所在部门英文代码参见附件,发布时间具体到日,版次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制度编号是适用于集团全局的统一编码,由集团制度管理归口部门统一按照规范对单体制度进行编制编号。

例:《规章制度编写规范》编号:
5.0 制度版次
5.1制度版本和印次以“大写英文字母/两们阿拉伯数字”进行标识,其中版本标识以英文字母“A”开始代表第一版,顺序推排,印次/修改次数以“01”开始代表第一次印刷,顺序推排。

版本与印次代码间用“/”连接。

6.0 制度结构规范
6.1第一部分为总则,说明制作该制度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执行原则、关键名词术语解释等;
6.2 第二部分为组织与职责,说明与该制度相关的组织体系、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组织
和部门的职责等;
6.3 关于制度的执行监督、检查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等内容是制度的关键内容,一般应独立成章,置于附则之前;
6.4最后一章为附则,说明一般名词术语解释、所属单位实施说明、生效日期、解释权、修订记录等未尽事宜;
6.5除上述内容之外,中间各部分章节制订具体的流程、执行标准、管理措施等;
6.6附则之后,给出制度的附件列表。

7.0 制度版式要求
7.1纸型及页边距
7.1.1一律用国际标准A4纸(297mm×210mm)打印。

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
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

7.1.2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上边距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8cm,
右边距2.8cm,左边装订,装订线0cm。

7.1.3 页眉为必选要素,上边距1.5cm,内容为公司LOGO,制度名称、制度编号、
制度版本及制度页码。

页眉式样为:
7.1.4页脚为必选要素,下边距1cm, 内容为页码。

以小五号仿宋GB2312字体,“第
X页共Y页” 的式样插入页码,居中。

“第X页”与“共Y页”间空三字符。

7.2封面设计要求
7.2.1封面为必选要素,封面的内容应有制度名称、编制人、编制日期、审批人、
签发人和修订记录等内容。

7.2.2 制度名称,一号黑体加粗;制人、编制日期、审批人、签发人四号黑体;
修订记录以表格形式表现,样式为:
7.3正文设计要求
修订记录
版本号制定/修改日期理由制作人审批人A/0 2017年5月30日新增制度要求......
7.3.1正文文字另起页,正文文字用11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1.25倍行距。

7.3.2正文文中标题:正文条款采用数字形式,即贯通式数字题目结构。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0”,11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1 ....”,11号黑体,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1.1 .....”,11号黑体,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1.1.1 .....”,11号黑体,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1.1.1.1 .....”,11号黑体,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7.3.3注释:11号黑体,加粗,内容为11号宋体。

7.3.4附件:11号黑体,加粗,内容为11号宋体。

7.3.5 目录:可选项,另起页,名称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
二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

8.0 制度的管理
8.1制度的制定
8.1.1公司重大制度和跨部门制度,由制度提出部门牵头组成联合编制小组负责编
制,编制小组应包括制度内容所涉及的部门。

部门级制度由专业部门自行编制。

8.1.2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编制牵头部门应先评审所要制定的制度相关内容在现有
制度中是否已有相关或类似的规定,如现有制度中已有相关规定且可以继续实施的,应不必制定新的制度;当已有制度的规定已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对已有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满足其要求;如果已有制度中没有所要规定的内容,可通过新增制度或在现有制度中增补相关内容实现其管理要求。

8.2制度的会审、决策与发布
8.2.1公司制度的会审与决策由制度编制部门负责,组织跨部门联席会议进行会审
后,经集团审批会审批,由集团董事长签发,抄报董事长。

8.2.2审批通过的公司制度由集团办公室发布,需要保密的制度应设定密级,并限
定对特定群体发布。

制度发布后,发布部门须记录规章制度管理系统存档、查阅。

8.3制度的执行、监督与评估
8.3.1制度的执行,包括执行部署、培训、宣贯等,由制度的牵头部门负责。

执行
过程中,各部门和员工对制度条款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或建议,并反馈到制度起草部门。

8.3.2制度发布后,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控,保证制度得
到良好的执行。

制度监控主要关注效率、质量、风险控制三个方面。

监控方式有:各类检查活动,如自查,流程穿越、各类专项检查、客户投诉处理、内外部审计等。

下游环节有责任对上游环节的输出质量与合规性进行监督。

发展战略部需牵头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平台和指标体系,以实现制度执行情况与部门绩效考核的关联、协作满意度挂钩。

8.3.3 制度评估是改进完善制度的环节。

应逐步建立制度评估体系和指标,以更好反映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执行效率情况。

制度执行的评估由集团办公室负责,包括定期评估与不定期评估。

8.4 制度的修改与废止
8.4.1 公司重大制度的修改和废止由制度的制定部门提议或由集团办公室根据监督、评估的结果提议,由制定部门提出申请,说明修改废止的依据和必要性,经各部门联席会议评审后,报请公司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决策审批。

8.4.2跨部门制度的修改和废止由制度的制定部门提议或由集团办公室根据监督、评估的结果提议,由制定部门提出申请,说明修改废止的依据和必要性,由各部门联席会议决策,并报总经理办公会审批。

8.4.3 部门级制度的修改、废止由制定部门具体实施,并报总经理办公会审批。

8.4.4 制度部分条款被修改或者废止的,必须公布新的制度。

9.0 附则
9.1本规范为制度类文件的编制提供基础性和指导性规范,编制时可在本规范的基本原则下,根据编制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局部的调整和变化,以保证公司制度类文件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9.2本规范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修订并负责解释。

9.3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0 附件
序号名称保存部门
附件1 东达集团规章制度编写规范(示例)人力资源部附件2 公司/部门英文对照表人力资源部附件3 文件制度管理表集团办公室附件4 文件制度审批单集团办公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