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成本会计》是财经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
二、教学目的《成本会计》是高职财经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必修课,是自《会计学原理》与《财务会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胜任一个中型制造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同时为后续的《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介绍及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吸收本课程相关的、新的、成熟的研究成果和观念;确保教学中观点的正确、鲜明,取材新而准确。
四、教学原则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和体现中国特色的原则。
五、教学方法、手段建议通过课堂实时讲解、案例练习和交互讨论等教学方法,应使学生对成本会计中最主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分析工作。
六、学时分配七、大纲内容岗位知识一成本会计基本理论第一章总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成本会计的概念以及成本会计的职能.掌握成本会计的概念及对象,理解成本费用支出的关系,成本会计的任务,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成本的涵义.2.成本会计的含义及内容.3.成本会计的对象及职能.难点:1.成本会计的内容入关系.2.成本的涵义.教学内容: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内容一、支出,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含义及关系1、支出2、费用3、产品成本4、支出,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关系二、成本的内容三、成本的作用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含义,对象及内容一、成本会计的含义1、含义2、如何理解二、成本会计的对象三、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1、内容2、关系四、成本会计的职能1、反映职能----首要职能2、控制职能-----核心职能3、两大职能的关系五、成本会计的任务第三节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会计的机构二、成本会计人员三、成本会计的法规制度第二章产品成本核算概述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理解产品成本核算原则,并明确其在成本核算中的重要性;掌握产品成本上升核算的要求,特别是各种费用界限的划分,明确企业费用要素的内容成本项目,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及所设置的帐户,掌握产品成本会计处理程序,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成本核算要求2、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3、产品成本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难点1、各种费用界限的划分2、账务处理程序的理解教学内容:第一节产品成本核算原则一、成本核算原则二、可靠性原则三、重要性原则四、及时性原则五、一致性原则第二节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一、对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1、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费用要素2、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3、其他分类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就计入成本费用和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成本的计算过程就是五个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四、选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五、做好成本核算基本工作第三节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二、确定成本项目三、确定成本计算期四、生产费用的审核五、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六、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未产品成本第四节产品成本核算的帐户设置和账务处理程序一、产品成本格算的帐户设置1、“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及略细帐2、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及总帐3、制造费用:4、其他帐户: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
二、产品成本算的帐务处理程序岗位知识二要素费用的核算第三章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动力,工业,折旧及其它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其所长和制造费用的确核算方法和分配方法,熟悉各种费用分配的编制方法,理解各有关费用各种分配方法的优缺点,及常用范围.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材料、工资费用的分配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3.制造费用的分配4.各种费用分配表的编制方法难点:1.材料、工资等间按费用,共同费用的分配2.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性,计划性成本法分配辅助费用;3.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分配制造费用教学内容:第一节材料成本核算本节重点问题:1、两种以上产品共同费用的分配方法2、燃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1、分配对象的确定:2、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二、燃料费用的分配1、分配原则:2、分配方法:3、燃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4、账务处理:三、低值易耗品的费用分配1、分配方式:2、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3、低值易耗品的费用分配表4、账务处理;四、包装物费用的分配第二节外购动力费用分配一、分配原则二、分配方法三、编制费用分配表四、账务处理五、举例第三节工资费用的核算一、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1、分配对象:2、分配方法3、工资费用分配表4、帐务处理5、举例二、应付福利费的核算第四节折旧费及其他费用一、折旧费用的核算1、折旧费用的归集2、分配:3、帐务处理4、举例:二、其他费用的核算第五节辅助生产费用核算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直接分配法2、交互分配法3、计划成本分配法4、代数分配法:5、顺序分配法第六节制造费用核算一、制造费用核算概述二、制造费用的归集三、制造费用的分配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2、年度计划分配率法3、账务处理:第七节生产损失的核算一、废品损失的核算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2、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二、停工损失的核算1、归集2、分配岗位知识三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章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在产品的含义及在产品盈亏的会计处理,理解在产品数量与产品成本计算的产系,明确在产品数量的确定方法,掌握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在产品数量与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的关系;2、在产品成本在完与在之间的分配方法。
难点:1、约当产量法;2、定额成本法;3、定额比例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在产品核算一、在产品含义:1、广义在产品2、狭义在产品例:略。
二、在产品数量的确定1、通过账面核算资料确定2、月末实地盘点三、在产品清查及其盈余的处理1、盘盈:2、盘亏四、在产品数量与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的关系第二节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一、在产品忽略不计法1、基本特点2、适用范围3、计算二、在产品按周完成本计价法1、基本特点2、适用范围:3、计算三、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1、基本特点2、适用范围3、计算四、约当产量法1、该法的基本特点2、适用范围3、计算五、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1、该法特点2、适用范围3、计算六、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1、该法特点2、适用范围3、计算七、定额比例法:1、该法特点2、适用范围3、计算岗位知识四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影响成本计算对象的因素熟悉它的计算方法的类型。
要求掌握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教学要点及难点:重点:1、生产类型与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2、产本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难点:生产类型与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教学内容:一、生产的主要类型:二、生产类型与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1、成本计算对象2、成本计算期3、生产费用是否需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形成:1、基本方法:2、辅助方法:四、各种产品成本方法的综合应用:1、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同时采用2、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适用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得理解三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特点,明确其优点缺点,强调各种方法之间的类法,掌握各种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熟悉运用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三种方法的特点及优缺点。
2、三种成本方法的计算程序。
难点:1、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2、成本还原。
3、平行结转分步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品种法一、品种法的含义、适用范围及特点1、含义2、适用范围:3、特点:二、品种法的计算程序三、品种法的优缺点第二节分步法一、逐步结转分步法1、含义、适用范围及特点:2、计算程序:3、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4、成本还原5、分项结转分步法二、平行结转分步法1、含义、适用范围及特点:2、计算程序:3、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略三、逐步结转分步去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比较第三节分批法一、分批法的含义,适用范围及特点1、含义2、适用范围3、特点:二、分批法的计算程序三、举例:1、同批产品同时完工2、同批产品都未完工3、同批产品跨月陆续完工四、分批法的优缺点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产品成本计算各辅助方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理解分类法的特点,,明确分类法的计算程序,掌握分类法下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分类法的计算程序.2.分类法分配成本.难点:分类法分配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教学内容:一、分类法的含义.适用范围及特点1、含义:2、适用范围:3、特点:二、分类计算程序三、系数法的运用岗位知识五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八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成本报表的作用及种类、成本分析的意义,熟悉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和成本分析的方法,掌握商品产品的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等主要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及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商品产品成本报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2、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及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方法难点:1、商品产品成本报表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成本报表的作用和种类一、成本报表的作用二、成本报表的分类1、按报表的反映的内容分2、按编报的时间分:第二节成本报表的编制一、编制概述1、成本报表的设置要求2、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二、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编制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四、制定费用明细表的编制第三节成本分析概述一、成本分析的意义二、成本分析的方法1、比较分析法2、比率分析法3、因素分析法第四节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一、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1、按产品种类分析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2、按成本项目分析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3、按成本性态分析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二、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分析第五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项目分析1、直接材料费用分析2、直接工资分析3、制造费用分析岗位知识六成本计划与控制第九章成本计划与控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成本计划和考核的基本理论;掌握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标准成本的制订,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