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复习卷(一)“三数”1、平均数:先求和,在平均分。
A 、先求和再平均分)(121n x x x nx +++=【算术平均数】适用所有 B 、相同时减去接近数a ,求出新平均数。
a x x +=' 适用所有数据在某一值附近 C 、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kkk f f f f x f x f x x ++++++= 212211 适用多个数据出现多次。
2、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仅与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值有关,而且与个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有关。
我们把衡量各个数据“重要程度”的数值叫做权(权重)。
例如下面是一个同学的某一科的考试成绩:平时测验 80, 期中 90, 期末 95学校规定的科目成绩的计算方式是:平时测验占 20%;期中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50%;这里,每个成绩所占的比重叫做权数或权重。
那么,加权平均值 = 80×20% + 90×30% + 95×50% = 90.5(分)算术平均值 =31(80 + 90 + 95) = 88.3(分) 3、将一组数据顺序排列,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4、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5、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并且数据“三数”都有单位。
6、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7、方差:一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公式:])()()[(1222212x x x x x x ns n -++-+-=8、标准差:一组数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2s s =(第10题)9、极差、方差、标准差都是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并且“三差”都有单位,方差单位加平方。
方差越小越稳定(高度说整齐),方差越大越不稳定(高度说不整齐)。
练习:1、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x 与方差s 2: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南京市2014年的某10天中,每天的最低气温如图所示(单位: ℃),则这10天中南京市最低气温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3、小明参加了某电视台招聘记者的三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采访写作70分,计算机操作60分, 创意设计88分,如果采访写作、计算机操作和 创意设计的成绩按4:1:3计算,则他的素质测试 平均成绩为 分.4、甲、乙两支篮球队进行了5场选拔赛,比赛成绩绘制成图①、图②.甲队②(1)在图②中画出折线统计图表示乙队这5场比赛成绩的变化情况; (2)分别求甲、乙两队这5场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3)根据计算结果和折线统计图,你认为哪支球队参赛更能取得好成绩?5、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候选人甲 乙 丙 丁 测试成绩(百分制)面试 86 92 90 83 笔试90838392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 ) A .甲B . 乙C . 丙D . 丁6、学校为了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开展了一次“爱我云南,唱我云南”的歌咏比赛,共有18名同学入围,他们的决赛成绩如下表:成绩(分) 9.40 9.50 9.60 9.70 9.80 9.90 人数235431则入围同学决赛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 9.70,9.60B . 9.60,9.60C . 9.60,9.70D . 9.65,9.607、一组数据,6、4、a 、3、2的平均数是5,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A . 8B . 5C .D .3.8、有19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取得前10位同学进入决赛.某同学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他只需知道这19位同学的( ) A . 平均数B . 中位数C . 众数D . 方差9、为测试两种电子表的走时误差,做了如下统计平均数 方差 甲 0.4 0.026 乙0.40.137(第25题)①则这两种电子表走时稳定的是.10、作为南京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的公共自行车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某部门对今年4月份中的7天进行了公共自行车日租车量的统计,结果如图:(1)求这7天日租车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2)用(1)中的平均数估计4月份(30天)共租车多少万车次;(3)市政府在公共自行车建设项目中共投入9600万元,估计2014年共租车3200万车次,每车次平均收入租车费0.1元,求2014年租车费收入占总投入的百分率(精确到0.1%).11、一次期中考试中,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的数学、英语成绩等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单位:分)甲乙丙丁戊平均分标准差数学71 72 69 68 70 2英语88 82 94 85 76 85(1)求这五位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和英语成绩的标准差;(直接填入表格)(2)为了比较不同学科考试成绩的好与差,采用标准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标准分的计算公式:标准分=(个人成绩-平均成绩)÷成绩标准差.从标准分看,标准分大的考试成绩更好,请问甲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与英语哪个学科考得更好?12、市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省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计算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甲x = ,乙x = (2)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S 2甲= S 2乙= (3)根据(1)、(2)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省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联播》”是必然事件B.想了解某种饮料中含色素的情况,宜采用抽样调查C.数据1,1,2,2,3的众数是3D.一组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2. 在九年级体育中考中,某校某班参加仰卧起坐测试的一组女生(每组8人)测试成绩如下(单位:次/分):44,45,42,48,46,43,47,45.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A、2B、4C、6D、83.数据0、1、2、3的标准差是()B.2 D.5 44.样本方差的计算式S2=120[(x1-30)2+(x2-30)]2+…+(x n-30)2]中,数字20和30分别表示样本中的()A.众数、中位数B.方差、标准差C.样本中数据的个数、平均数D.样本中数据的个数、中位数5. 数据:1,3,5的平均数与极差分别是( )A.3,3B.3,4C.2,3D.2,46.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将该数据每一个数据,都乘2,所得到一组新数据的方差是()A.22SB.S2C.2 S2D.4 S27.已知一组数据:-1,x,0,1,-2的平均数是0,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B.2C.4D.108. (2011益阳市中考)5.“恒盛”超市购进一批大米,大米的标准包装为每袋30kg ,售货员任选6袋进行了称重检验,超过标准重量的记作“+”, 不足标准重量的记作“-”,他记录的结果是0.5+,0.5-,0,0.5-,0.5-,1+,那么这6袋大米重量..的平均数和极差分别是( ) A .0,1.5B .29.5,1C . 30,1.5D .30.5,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9.数据:-2、0、1、4、-1的极差是 。
10.对某校同龄的7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测量,其中最高的是169㎝,最矮的是146㎝,对这组数据进行整理时,可得极差为 。
11. (2011义乌市中考)14.某校为了选拔学生参加我市2011年无线电测向比赛中的装机比赛,教练对甲、乙两选手平时五次训练成绩进行统计,两选手五次训练的平均成绩均为30分钟,方差分别是251S =甲、212S =乙. 则甲、乙两选手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12.小明和小兵两人参加学校组织的理化实验操作测试,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右图所示,则小明5次成绩的方差S 12与小兵5次成绩的方差S 2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S 12 S 22.(填“>”、“<”、“=”)1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后,甲、乙两班的数学成绩(单位:分)的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从成绩的波动情况来看,________班学生的成绩的波动更大 14.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13,那么另一组数据3x 1-2,3x 2-2,3x 3-2,3x 4-2,3x 5-2的平均数是________,方差是________. 15.一组数据中若最小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5分)16.(8分) 从A 、B 牌的两种火柴中各随机抽取10盒,检查每盒的根数,数据如下:(单位:根)A 、99,98,96,95,101,102,103,100,100,96;B 、104,103,102,104,100,99,95,97,97,99。
(1) 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极差、平均数及方差。
(2) 哪种牌子的火柴每盒的根数更接近于100根?17.(8分)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
如图是其中的甲、乙段台阶路的示意图。
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回答下列问题:(1)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2)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两段台阶路,在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
16.(9分)某中学开展“八荣八耻”演讲比赛活动,九(1)、九(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下图,分别求出两班复赛的平均成绩和方差;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分析哪个班级的复赛成绩较好?16 1414 16 1515 甲路段17 1910 18 15 11乙路段18.(本题满分10分)某市对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评定分A 、B 、C 、D 四个等第.为了解这次数学测试成绩情况,相关部门从该市的农村、县镇、城市三类群体的学生中共抽取2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相应数据的统计图表如下:(2)若该市九年级共有60000名学生参加测试,试估计该市学生成绩合格以上(含合格)的人数.19.(10分) 一次期中考试中,A 、B 、C 、D 、E 五位同学的数学、英语成绩有如下信息:(1)求这5位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和英语成绩的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