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继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从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整个欧美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主要特征是叙写人情风俗史,强调客观真实性,描写典型环境,描写普通人。
重要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狄更斯、果戈理。
一、形成的原因1.政治经济结构变化--资本主义制度确立2.特定的社会心理--冷静、务实3.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和实证主义哲学盛行--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进化论、孔德4.自身发展规律--“模仿说”、人文主义作家、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二、发展20世纪高尔基发明“批判现实主义”一词。
19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一词出现,指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这一名词在欧洲影响不大,同时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等称呼。
不平衡,可以以1871年巴黎公社斗争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法国是发源地,是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许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曾经经历过浪漫主义创作时期。
《欧那尼》和《红与黑》都在1830年出版。
40年代达到高潮。
50-60年代以福楼拜为主的创作已经略逊一筹。
最精确的现实主义。
•艺术上比较成熟,尤其是结构方面堪称典范,长于探索,较少因袭传统。
英国在40年代出现,已经开始出现劳资矛盾。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较浓。
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
有劝善、道德说教、温情脉脉的特点,同时关注下层人民、小人物。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20-30年代萌芽,独特主题是批判农奴制。
•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搅在一起,叫做“自然派”。
作家大多是贵族出身。
人物也多是贵族。
挥之不去的哀愁。
沉重感、历史感,气势庞大,巴黎公社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逐渐占主导地位。
三、特征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
社会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1、比较广阔、比较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露具有相当的深度。
2、着力于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
3、人道主义的新特点,既反对封建贵族,也反对大资产阶级,博爱特征,同情下层人民。
“爱的呓语”。
4、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5、长篇小说空前繁荣,使之成为文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类型。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描写城市生活现象与心理,善于展示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的历史进程,描写资产者的发家史和城市平民的个人奋斗史,肯定金钱。
19世纪法国中期文学的主要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小仲马、福楼拜、波德莱尔。
一、发展轨迹1.30/40年代--封资矛盾,资内部矛盾斯丹达尔《拉辛与莎士比亚》《红与黑》--形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成熟梅里美--具有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家--《嘉尔曼》--一个追求“绝对自由”的女性形象2.50年代以后--转向纯客观的冷静的精确的描写和分析,强调“科学精神”小仲马《茶花女》都德《最后一课》《柏林之围》1.梅里美(Merimee,1803——1870)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由于他的小说独具一格,人称小说家中的“怪杰”,是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家之一。
著名的中篇小说有《塔曼果》(1829),《马第奥·法尔哥纳》(1829),代表作是《高龙巴》(1840)和《嘉尔曼》(1845)。
《嘉尔曼》塑造了法国文学人物画廊中最鲜明突出的女性形象嘉尔曼。
嘉尔曼具有自由粗犷的强悍个性,以“恶”的方式来蔑视和反抗文明社会。
她思想独立,性格豪放,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热爱自由和忠于自己,不受任何道德原则、习俗偏见的限制。
她说:“我明明看出你要杀我,这是我命该如此,可是你不能叫我让步。
”“嘉尔曼永远是自由的”。
2.福楼拜(Flaubert, 1821-1880)是19世纪中叶继巴尔扎克之后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继承了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的传统,又为19世纪后期的自然主义作家所师承,成为承上启下的大作家,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福楼拜忠实于现实主义艺术观,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他在致乔治·桑的信中说:“我认为伟大的艺术家,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努力设想自己处于小说中人物的地位,这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使小说中的人物来迁就自己”。
福楼拜认为,作家在创作中应始终如一地保持客观态度,不要介入作家个人的观念,因为“这是使艺术具有自然科学严格方法论和精神性的时代了”。
《包法利夫人》--精确的“批判现实主义”从文化角度来解释爱玛走上绝路的根源:修道院的寄宿生活造成两方面的精神压抑--清规戒律的束缚和读骑士小说所产生的不着边际的幻想。
贡献:A.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胆接触到了女性性心理描写的小说。
B.明确提出“创作客观化”原则。
C.为法国自然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小仲马(AlexandreDumas fils,1824—189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
代表作是小说《茶花女》(Camille,1848)4.巴黎公社文学内容:公社诞生前后的关于公社革命的作品诗歌代表人物、作品--鲍狄埃《国际歌》5.斯丹达尔一、自称“米兰人”的作家仇恨父亲意大利情怀格言:“不自由,毋宁死”追随拿破仑从定居米兰,使用司汤达笔名主要作品重要论文:《拉辛和莎士比亚》和《论爱情》《阿尔芒斯》(1827)被称为《红与黑》的“前奏曲”《法尼娜·法尼尼》(1829)《红与黑》(1830)《吕西安.娄万》《帕马修道院》(1839)《意大利遗事》二、性格主要风貌是坚毅的独立精神身上有两种热情,热爱战争和热爱女人,具体化为崇拜拿破仑(代表战争)和意大利女人。
怀疑人类理性特质三、美学思想司汤达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文艺论集《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和《意大利绘画史》中。
首先是唯物的文艺史观。
他在《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中指出,时代不同,人有变化,文学也应该随之变化。
在《意大利绘画史》中,他批评古典主义“只按古代的美行事”,而19世纪则应该追求符合当代人趣味的新的美,并明确提出了和古典主义对立的文艺创作纲领:“十九世纪将以它对人类准确而热烈的描绘,与过去一切时代的文学区分开来。
”在《拉辛和莎士比亚》中,他提出了文学要表现自己时代的口号。
他把历史上那些表现了自己时代的作家看作“浪漫主义”,专门模仿古人的称为“古典主义”。
他说:“浪漫主义是为人民提供文学作品的艺术。
这种文学作品符合当前人民的习惯和信仰,所以它们可能给人民以最大的愉快。
古典主义恰好相反。
古典主义提供的文学是给他们的祖先以最大的愉快的。
”第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生活。
在《意大利绘画史》中说过:“文学就是社会的表现”。
在《阿尔芒斯》和《红与黑》的序中,他都谈道“小说应该是一面镜子”。
在《红与黑》中说:“小说,原来是生命旅途中的一面镜子。
”(13章)“小说好像一面镜子,摆布大路上。
有时它照出的是蔚蓝的天空,有时照出的却是路上的泥沼。
而怀着这面镜子在他行囊里的人,有时却被你们加以不道德的罪名!当他的镜子照见污泥的时候,你又会骂这面镜子。
我们不如去责备这泥泞的大路,或者去责备检查这条大路的人,为什么让水滞留下来形成了泥潭?”(49章)第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
主张艺术真实,认为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虚构。
他在《拉辛和莎士比亚》谈到艺术真实时,使用了“幻想”这个术语。
艺术真实指的就是舞台幻想,戏剧幻想。
他说:“戏剧上的幻想是指一个人真的相信舞台上发生的事物存在这样一种行为。
”第四,喜剧性因素。
在论述笑的本质时谈到喜剧性的两个条件,一目了然和出乎意料。
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引发出喜剧的笑。
他还谈到喜剧必须具有娱乐性。
他说:“喜剧性一如音乐,它的美的意义并不是持久不变的。
……我到剧院去,是寻求娱乐,我希望得到狂热的想象,像一个小孩似地笑个不止。
”(《拉辛与莎士比亚》)第五,反对三一律。
他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关于拉辛和莎士比亚的全部论争,归结起来就是:遵照地点整一律和时间整一律……我认为遵守地点整一律和时间整一律实在是法国的一种习惯,根深蒂固的习惯……这种整一律对于产生深刻的情绪和真正的戏剧效果,是完全不必要的。
”传记小说特色 1. 司汤达小说在叙述方法上,基本上是按照传记的规则来写小说的,叙写个人生活史,对主人公的一生作较为详尽的叙述。
它以个人经历组织故事,安排情节,尽可能地描写人的性格、气质。
1.轶事特点司汤达把握人生的特质,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善于在轶事中刻画人物。
勃兰兑斯说:“轶闻掌故实在是司汤达思想的自然形式;他就是用轶闻掌故进行思索的。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法国的浪漫派》)2.英雄性格司汤达的传记小说是“英雄”传记。
他以英雄的模式来塑造人物,刻画人物的英雄性格和英雄气概。
于连、法布利斯、吕西安、奥克塔夫等,虽然各具特色,但他们都属于作家塑造的英雄人物,具有英雄性格,充满力的热情。
可以说,他们都是力的英雄。
勃兰兑斯谈道:“他们有着某种真正的、虽被歪曲了的英雄主义,有着某种振奋情绪的渴望的力量;而在经历考验的时刻,他们却表现出比大多数人有更高贵的感情和更坚强的心灵。
”(《法国的浪漫派》)3心理描写达擅长心理描写,这是他塑造人物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人物成功的一大因素。
丹纳说,司汤达是这个时代和任何时代里最伟大的心理作家。
法国近代文学史权威朗松说,司汤达是一位人类心灵的观察家。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是显意识层的心理思维,只限于头脑和感情的理性分析,没有涉及到弗洛伊德潜意识层的生理状态的反映。
因而,他的心理描写都是非常冷静和理智的,充满逻辑和理性,由此显出人物性格的力的特点和现实态度。
司汤达心理描写不同于现代心理描写的第二个特点是,人物的心理活动被限制在叙述人物的生活史与社会环境中,小说体现的是人物行动的因果关系,从行动追溯到内心动机,而不是像现代心理描写那样,把人物的意识活动直接展示给读者。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形式是传统的,他所表现的心理紧张是现代的。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在内容上分两个层次,一是社会心理,一是爱情心理。
社会心理表现为时代的普遍心理状况和精神面貌,它是主人公性格发展的陪衬和背景意识。
司汤达擅长描写爱情心理。
他的男女主人公都具有力的热情和热烈的爱,司汤达把他们爱情心理的微妙变化和发展进程分析得十分细致、深刻。
4政治倾向司汤达的小说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突出的政治倾向,这是司汤达与别的作家创作的一大区别。
司汤达小说的政治倾向主要表现为批判封建残余势力,反对封建复辟倒退,揭露封建专制社会。
《红与黑》里写道:“若是你的人物不谈政治,那就已经不是1830年的法国人了,你的书也就不再是一面镜子,像你所要求的了。
”他的小说,从书名、副标题到小说内容,都充满政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