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和特点:①20世纪初以机械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新的材料的运用比如钢铁、玻璃③“装饰艺术”运动是基于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反对④主张机械的美,但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⑤服务对象是富足的上层阶级,是少数的资产阶级的权贵学习装饰艺术运动的意义①装饰艺术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兴起,到30年代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流行风格,影响到几乎设计的各个方面,是本世纪非常重要的一次设计运②它本身的折衷立场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③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一次尝试,它采用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④装饰艺术运动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重要资料。

⑤关于东方和西方的结合、人情化和机械化的结合的尝试,成为80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研究中心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1、生产力的发展,工业技术的极大发展导致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改变2、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在功能外形、安全性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传统的设计运动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4、设计界面临的两个问题:①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②改变设计的服务对象认识现代主义设计的意义1有助于对20世纪设计的认识和了解②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不但深刻的影响到整个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本世纪的各种艺术、设计活动都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

③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同时产生的最重要的运动之一,建筑师们积极从设计观念、设计风格和形式,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各个方面进行探索,目的是为了引入民主主义的精神或者是奠定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基础④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和了解着手,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到现代主义的精神和意义,同时也将有助于我们对现代主义以后的种种思想潮流和设计风格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和认识。

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观念定义①社会目标的反映,其几何规则性肯定,人类对于理解和控制自己环境的希望②民主、精英、理想、乌托邦主义③接收技术上的进步,强调新材料的应用④创造新的形式,简单的几何形状,具有功能意义的倾向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①颂扬机器的特征,提倡用工业精神来改造社会生活②认为艺术应该取决于现代材料(玻璃、钢材)③艺术的形式应该是抽象的几何形式④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⑤热衷于科学技术⑥为阶级国家服务代表人物:塔特林、李西斯基、康定斯基荷兰风格派杜斯伯格风格派和包豪斯的相似之处:①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联合和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总体②它强调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家的合作③他们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强调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平衡●包豪斯设计教育特点:①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②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提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③强调基础训练,即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这些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④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⑤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设计理论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包豪斯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具体的影响:①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②这个基础课结构,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视觉教育第一次比较牢固的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基于艺术家个人的、非科学化的、不可靠的感觉基础③包豪斯同时还开始了采用现代材料的、已批量生产为目的的、具有现代意义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奠定了现代主义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迄今依然对工业产品设计有深刻的影响④包豪斯对于平面设计的功能化探索和现代主义设计面貌的教育,也依然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主要的和重要的根源长远的影响:包豪斯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②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把以观念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比较完整的奠定起来,包括它的主要领导人物,把包豪斯体系的部分内容与美国的体系结合,形成了战后美国版本的“国际主义”风格,更大的影响了世界各国,国际主义风格不但引起理论界批判,同时也造成了设计界的反感,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运动以及其后的各种新的形式运动●工业设计的兴起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①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商业竞争②30年代前后的经济危机使设计的目光转向促进产品的销售③欧洲的观念和美国的市场相结合,形成了战后的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美国工业设计的特点:①商业性②竞争性③实用主义④集体工作⑤重视表达技法⑥与工作人员密切合作罗维对工业设计的影响:①他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设计家②在他的努力下使设计成为高度与市场结合的促销方式③他非常注重企业形象、个人形象,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普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职业化的原因:①设计师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设计在市场营销的程序中起到一个关键环节作用③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战前战后设计师设计的重点有哪些变化:①战前设计师仅仅是讨论、创造、追随某种单一的风格②战后重在讨论不同目标的不同风格,开始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消费心理的调查开始被设计界应用。

这样,设计也就变的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了,导致了风格上的折衷主义,也越来越重视短期消费要求,而较少强调长期、耐用的设计的特点。

设计服务对象再战后有哪些变化:①尽管战前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的,但主要以男性为主a)随着战争期间女性从事大量社会工作,战后的设计界必需考虑到他们的设计意愿波普设计运动波及领域:平面、产品、服装时代特征:A、大众享有的文化B、反叛“正统”宗旨:追求古怪、新颖、新奇主体: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日本设计的若干发展阶段:A、恢复阶段(1945-1952):日本的工业设计首先是从学习和借鉴欧美的设计开始的,介绍其工业设计协会的情况,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搜集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举办各种展览来启发日本设计人员,这一时期有几件大事是日本工业设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①1951年受日本政府的邀请,美国政府派遣著名设计师雷蒙·罗维到日本讲学。

②同年,日本重要的工业设计院校---千叶大学成立了工业设计系③1952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成立,同时举办战后日本第一次工业设计展B、成长阶段(1652--1960):此期间日本经济与工业都在持续发展,1957年日本创设了G 标志制度,G级标记奖是日本设计的最高奖项,50年代世界设计会议的召开,引发了日本设计界的思考,1960年第一次世界工业设计设计展览开幕,成为日本工业设计经历多年发展以来的第一次总结和新的发展起点。

C、发展阶段(1961--):由此开始,日本设计由模仿逐渐创造自己的特色,1961年日本消费者协会和人机工程学协会相继成立,此时日本的一些大型企业更加重视工业设计,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设计部门大大提高和促进了高技术产业中的设计发展,早在1954年索尼公司就设立了永久性的设计部门。

日本总体设计特点:①高技术与传统的平衡②产品的微型化、便携式多功能、朴素、简洁③注重设计细节处理明代家具特色:①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②充分体现木材的自然纹理和色泽,不加油漆③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为什么明代家具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①注意艺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②注意材料美,既能充分利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不加遮饰,达到稳定和协调的艺术要求③注意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在不同部位用不同的榫④注意工艺美,家具表面处理有适当的比例和尺度。

线的简洁利落,产生丰富的造型形式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简、厚、精、雅A、造型洗练,不繁琐。

不堆砌、落落大方B、形象浑厚C、曲直转折严谨准确做工精细D、风格典雅,耐看、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三种柱式:A、多立克柱式:比例匀称,刚劲雄健,没有柱础,柱头是刚挺简洁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具有男性的阳刚之美,代表性的建筑是帕提农神庙B、爱奥尼克柱式:秀美华丽轻快,柱头是轻巧柔和的涡卷,柱棱上有一小段小圆面,有复杂而富有弹性的感的柱础,具有女性体态轻盈秀美的的特征,代表性建筑是雅典伊瑞克提翁神庙C、科林斯柱式:秀美华丽轻快,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哥特式:没有曲线,尖拱,高尖塔形式垂直向上的动势追求垂直向上的线条代表建筑: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巴洛克:主要活动于意大利这种风格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庄严含蓄匀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饰造作的表面效果,极端体现在教堂、家具、室内设计领域洛可可:17世纪的法国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色彩:粉红猩红嫩绿新古典主义:追求古典风格,极其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和高贵的纯朴壮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形体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上符合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理性的向往。

名词解释题:【】“水晶宫”(Crystal Paliac) 1851年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由于博览会是在“水晶宫”展览馆中举行的,故称之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新艺术”(Art Nouveau) 新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的继续深化和发展(评价)。

法国设计师兼艺术品商人萨穆尔·宾于1895年在巴黎开设了设计事务所“新艺术之家”,并与一些同行朋友合作,决心改变产品设计现状。

他们推崇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设计,推崇精工制作的手工艺,要求设计、制作出的产品美观实用,他们对建筑、家具、室内装潢、日用品、服装、书籍装帧、插图、海报等进行全面设计,力求创造一种新的时代风格。

他们在形式设计上的口号是“回归自然”,以植物、花卉和昆虫等自然事物作为装饰图案的素材,但又不完全写实,多以象征有机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纹样,呈现出曲线错综复杂、富于动感韵律、细腻而优雅的审美情趣。

(风格特征)在1900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法国设计师的精美作品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在欧美各国引起广泛响应,并使“新艺术之家”的名称不胫而走,故以“新艺术”命名其运动。

所以,法国自然成为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吉玛德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穆卡设计的海报;盖拉德在1900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的设计作品《新艺术室》;盖勒设计的细木镶嵌家具;查普列特设计的华美瓷器等。

还有些平面设计家为商业所做的广告设计,在视觉传达领域的探索中迈出了第一步。

法国设计师不仅通过报刊宣传其主张,还直接向社会推销他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新艺术风格的各种产品,创办设计专门学校,推广设计教育,如盖勒所创办的南希工业艺术联盟学校。

小城南希是巴黎之外又一个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中心,两地的设计形式各具特色,互相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