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任与责任

信任与责任

信任与责任信任一、什么是信任?卢曼的定义: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罗宾斯认为:信任就是对他人的一种肯定的预期,认为他人不会通过语言,行动或决定而任意行事;梅耶认为:互相信任就是尽管一方有能力监控另一方,但他却愿意放弃这种能力而相信另一方会自觉地做出对己方有利的事情;艾里克森:对他人的善良所保佑的信念或指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强调了对一项因素的内部期待;彭泗清认为,中国人习惯于将信任区分为对他人能力的信任或对他人人品的信任。

我认为,信任对他人的言词、行为、承诺的可靠的肯定的期望,相信合作的另一方会自觉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不会利用合作伙伴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

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对他人能力的信任或人品的信任基础上,体现了合作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可靠性、诚实度有足够的信心。

但这种信任关系的缺陷就是一方要依赖另一方,使得信任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可确定性和脆弱性。

我们信任别人,也就预示着我们必需承担信任风险,对团队中的信任,我比较赞同巴伯所说的第二种期望,即“对同我们一道处于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之中的那些人的有技术能力的角色行为的期望。

”信任,是人心向善的动力,是心灵相通的桥梁,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而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信任感的缺失,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环境污染”。

它使得好人做好事缺乏愉快感,变得犹豫不决;使得人口普查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变得困难重重、矛盾重重。

信任危机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道德评判,影响公众看待事物、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影响了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些重要工作的开展和推进,也影响了人间正气的树立、社会和谐的构建。

二、信任时怎样建立起来的?信任,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各种关系的最根本所在,无论是与你的商业伙伴、伴侣、父母、客户或者朋友。

信任不是说通过某种快速的经营技巧就能够建立的。

更确切的说,它是由你与别人交往过程中所坚持的那些习惯所培育出来的。

12种与人交往过程中增加信任的行事准则。

1、行事透明不要试图对别人隐瞒什么。

不要计划那些隐秘的议程。

你也许认为你有把握对某人耍些小手段。

但是不要这么做。

大多数人都有很好的直觉,即使他们没有发现你在隐瞒些什么事情,他们也会很容易就觉察到你身上有些令人不自在的感觉。

如果他们在你身边感觉不自在,那么他们不会去信任你。

隐瞒事情的另一个消极方面就是它会让你变的对别人不信任。

你会假想既然自己不是坦荡的对待别人,别人一定也是这么对待自己。

反过来说,如果你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你也会觉得别人和你一样值得信任。

2、真诚这与第一条很相似。

说出你想说的。

不要利用你说的话来去操纵别人。

不要说那些恭维的、冠冕堂皇的话。

像之前说的一样,如果你是真诚的对别人说一些赞美的话,别人是能分辨出来的。

这样会让别人更加信任你。

3、关注你所能创造的附加值努力工作,这会给你带来比你想象的多的好处。

当你始终如一的为别人的生活增添价值的时候,别人不仅仅会认为你是站在他们那一边的,他们也会迫切的做些什么来回报你。

在商业关系中,这就意味着你要做的更多。

在个人关系中,多多关注别人的需要,而不是向别人索取你所需要的。

4、记住你正在做什么当你和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你要把他/她当作你目前的焦点。

当你和你的妻子聊天的时候就不要再想工作上的事情。

当你和客户谈生意的时候就把家里的那些事情趁早清出你的脑袋。

这会让你的谈话始终处于一个“黄金时光”内,“黄金时光”能帮助你建立信任。

5、始终对他人怀有一颗尊重的心从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就被父母教育要尊重别人。

然而,当我们觉得附近没有人注意到时,我们经常会做出来一些小气的举动。

你要始终记得,任何一个人都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

当别人发现你始终都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时,他对你的信任也就自然的加深了。

6、承担责任当你把事情搞糟之后要尽快的收拾好。

不要忙着道歉,负起你的责任就是了。

短时间内来看道歉也许对你有用,但从长远来讲道歉对建立起同事之间的信任没有任何帮助。

敢于承担责任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一个稀有的品质,大家都在忙着想尽办法去避免那些负面的消极的结果。

这一点上如果你敢于与别人不同的话,你将会赢得别人的信任。

7、关注反馈意见想知道一段关系究竟现在如何?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反馈。

除非你会读心术。

但是不要坐着等反馈意见上门,你要主动积极的去获得这些消息。

很多人不想给你这些反馈意见,尤其是当这些意见不太积极的时候。

如果你真诚的去向他们询问这些,他们也许就不再会拒绝。

把肯定的意见和否定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并加以判断,然后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些合理的调整。

8、接受批评学会优雅的面对批评。

面对别人的批评不要上来就处于“守势”,想一想别人为什么这么批评你,从批评中找出你进步的空间。

有些时候别人对你的批评也许不是那么准确。

那么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

9、设定界限你要弄清楚,你想让别人在你的身边有怎样的行为举止。

和获取反馈意见一样,当你做这些的时候,你需要对别人表现出真诚和尊重。

当你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大家也都明白了和你在一起时的行为举止的尺度,这会使他们和你相处起来不再心里没谱。

10、让自己表现的更出色给自己制定一个更高的标准。

当你意识到自己做错的时候要赶快道歉。

称赞别人,即使那些不喜欢你的人。

为什么你要这么做?首先,想一想那些你曾经给他们留下过很好印象的人们,你有必要继续保持这个好印象;其次,想一想这么做会增加多少你在别人心中的信任度;最后,想想你给别人所树立的这个榜样——你周围的人们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改善自己的行为举止。

11、重信守诺遵守你的诺言,不要轻易许诺。

不要利用一些空头支票来操纵别人。

当你曾经许下的事情不在对你有利的时候,不要试图去推掉它,试着去就这个事情重新谈判。

如果经过重新谈判达成了新的协议,那么你要确保这个新的协议能给别人带来更多的好处12、始终如一始终如一的坚持你的行为准则。

不要贪图偶尔的便利而去改变它。

坚持你的一贯原则是为你赢得信任的筹码。

增加和记录高品格的微小行为,在任何关系中都是十分宝贵的。

以此为原则,信任将始终如一。

三、信任时怎样破裂的?A:相互依赖性:人际信任的经验由个人价值观,态度心情及情绪相互作用,纯粹是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物。

B:风险:承担容易受伤害的风险的意愿也是人际信任的核心。

C:理性决策:不能只凭一厢情愿相信他人无所怀疑,要有所根据比如:口碑、意图、能力以及善意等,再决定是否信任对方。

D:情感成分:个人情感状态会影响信任经验并影响对被信任者可信任的判断。

(2)建设信任与破坏信任有一个明确的对称性: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

信任五大国度:正直、能力、责任、沟通、约束{建立与破坏}四、信任型授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原则)上级领导在充分信任依赖下属基础授与权责。

成功的授权是有效的管理,成功的授权可以提高执行力!充足信任型授权必须对双方对以下事项有是与共鸣:⑴.预期的后果:管理与被管理的一方须对预期的成果与时跟进行沟通,宁可多花时光讨论,肯定彼此认知无误。

讨论重点在效果,不在手腕⑵.应遵照规范:授权有必定的限度,所以必需加以规范,但切忌太多,书博太多,但不可反任,违反原则。

⑶.可用资源:双方肯定可用的人力、物力、财务、技术或其他资源⑷.义务的归属:商定考评的尺度及次数。

⑸.明白的奖惩:根据考评的成果订赏罚。

五、最高的信任当两人能在战斗中把后背交给对方,那就是最高的信任。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你有责任,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你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出师表》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从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中为我们提供了信任对象的品格。

这条贤臣与小人的定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也无不可。

当然,“小人”与“贤臣”不会写在脸上,还要我们用心去判断。

信任,其实也是一种责任,把自己的约定当做一种大事,那你也做到了“信任”二字的含义。

花朵因为有春天的信任,才绽放得争奇斗艳;高山因为有大地的信任,才屹立得巍峨壮观;小溪因为有大海的信任,才获得更广阔的生命。

信任,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人心的纽带,是震荡感情之波的琴弦。

由许多例子可以看出,信任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它可以在任何人心中掀起喧然大波,促使他悬崖勒马。

我们不应带着有色眼光看人,人与人之间多一份信任,就少一分隔阂,这样,难道不好吗?六.信任案例故事。

有一位父亲跟儿子在户外玩。

儿子爬到墙上想往下跳,他让父亲在下面接住他。

在他准备跳下来之前,父亲跟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也有一位父亲跟儿子。

故事中的父亲是美国的一个富翁。

这个富翁的儿子有一天爬到一面墙上往下跳。

这位富翁张开双臂在下面等着接住他的儿子。

可是当他的儿子跳下去的时候,这个富翁却闪身躲开了。

富翁的儿子摔在地上,一面哭一面很困惑地看着父亲,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时候,这个富翁跟他的儿子说:我让你跌一胶是为了让你学到一课——这个世界上就连父亲有时也未必信得过,何况其他陌生人。

讲完了富翁与儿子的故事,这位讲故事的父亲也伸出双臂,对儿子说:来,跳下来吧,我会接住你。

这时儿子心里不安起来,这个故事已经令他内心产生了怀疑与犹豫。

父亲连声催促他。

于是儿子咬咬牙闭上眼睛跳了下去。

他以为会摔在地面,但当他睁开眼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父亲的怀抱里。

他父亲跟他说:我也想你学到一课——连陌生人有时你也可以相信,何况是你的父亲。

这位父亲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学习信任。

在汇才主办的公益活动“成长心连心”中,也有这样的关于信任的体验式学习。

学到些什么呢?孩子们的感受是最真实的,他们的总结也很准确到位——“‘成长心连心’通过两个很简单的游戏:‘风中劲草’和‘火矩传送’,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信任别人,而要想得到他人的信任,就必须首先学会信任别人。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信任是一种最基本的感情上的交流。

”“在活动中,还体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当别人把自己的安全托付给我的时候,他对我的信任促使我发自内心的想保护他;当我把自己的安全交给别人的时候,我衷心地谢谢那些保护我的人……”责任1、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3、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梁启超)4、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

(邹韬奋)5、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

(西塞罗)6、要使周围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也应该像蜡烛那样燃烧。

(高尔基《蟑螂的故事》)7、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

——狄更斯《马丁·矍述伟》8、我的职责是要我说出我认为公平的合乎人道的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