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新课标及语文教学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因素

高中语文新课标及语文教学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因素

高中语文新课标及语文教学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因素【摘要】初中与高中同属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路子自然是相通的,初中的教改成果拿到高中来用应该顺理成章。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有些教改经验在初中很适合,到了高中却行不大通,有些方法在初中的语文课上很有效,到了高中的语文课上却显得笨拙甚至滑稽。

症结何在?我想,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自然有不同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和个性,也许这正是高中语文教改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制约;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因素很多,在此,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局限和今后的教改趋向。

一、变革教材体系,构建科学的高中课程方案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凭借,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改革的成败都与教材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现行高中教材(必修本)虽然经过反复修订而成,但仍存在很大的局限和缺陷:(1)作为全国统用教材,仅此一种,很难照顾到各地不同的教学实际。

(2)就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来看,这套教材内容尚显单薄,与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视野还有较大的差距。

(3)教材编排采用单元文选式,从高一到高三,选文难度差别不大,听说读写训练没有一条明晰的线索。

(4)教学目标先后次序不明确,难以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

年级之间、单元之间甚至课与课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

一种文体分布在三个年级,各种文体交错穿插,教师难以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学了第一册不知道对学习第二册起什么作用,学了第二册也不知道比学第一册提高了多少。

(5)语法修辞等基础的语文知识都穿插在初中教材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穿插的单元知识与训练内容本身构不成知识学习体系,也构不成能力培养体系,与单元学习内容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更新观念,研究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育思想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共同话题。

改革的首要任务便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中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不例外。

就思想观念来讲,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局限。

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就语文论语文的封闭主义。

这种观念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局限于“小语文教育”天地,唯我独尊,视野狭窄。

(2)“目标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禄主义”(叶圣陶先生语)。

这种观念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局限于高考,升学成了高中语文教育的唯一目的,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围绕着应试作文章,与其他学科一起自觉不自觉地强化了高中教育目的的单一性。

(3)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的形式主义。

教学方法单调,缺少变化;教学过程固定,模式统一;教学内容僵死,缺乏时代活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青春活力;脱离学生实际,忽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参与意识差。

(4)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机械主义。

由知识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渡过程,自有其规律和方法,但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对此常常有机械的理解和机械的运作,要么是经院式的繁琐考证和注释的广泛罗列,要么是诗人式的拍卖激情以感动观众,要么是自动流水线式的重复训练和题海战术等等。

这种种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是机械地理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复杂性。

观念的偏差、陈旧和落后是导致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

要使高中语文教改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就必须研究和构建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育思想。

⒈对高中语文教学广度与深度的再认识。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初中基础上的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提高到什么程度这一问
题一直研究不够,教学大纲上的表述也很模糊,大部分内容难以做出
明确的界定,这就容易导致高中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这就是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

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就在于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教什么,范围有多大,内容有多深;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等等。

当然,这都是深入到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很复杂的问题,一时恐怕解决不好。

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大家都能来研究这一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且能够在新的教学大纲中体现出来。

2对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的再认识。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是具有战略眼光的。

高中的语文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意味着语文学习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他们继续进行专门深造和谋求职业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语文能力。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决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标签,它理应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比如:高中语文教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
内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联系问题;高中的语文教
学与国际大教育环境的关系问题;高中语文课程自身的现代化问题等等。

语文教学不应是孤立的、封闭的,特别是高中的语文教学与社会
发展的现代化更为接近,高中的语文教学思想如果缺乏现代化的内容和精神,那将会永远走不出封闭的、形式主义的小圈子。

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参与培养跨世纪的未来人才,就必须研究现状、解放思想,确立适合社会发展的、能够指导自身运作的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

构建科学的高中语文课程方案是当务之急,我们期待着新课程方案的出台和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