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驳中国威胁论

驳中国威胁论

驳中国威胁论
黄芸
摘要: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
与不足,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

西方媒
体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旨在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行误读和丑化,以抑制中国的发展。

本文在反驳“中国威胁论”的同时,
提出建议:中国需要寻找到一条适应国际游戏的对外传媒方式,重塑国际形象。

关键词:中国现状;中国威胁论;新闻传媒
一、引言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开放等
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而这一系列的进步也成就了在当
今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中占一席之位的中国。

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察觉到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所带来的威胁,
从而以媒体为手段,引导或制造舆论来诉评中国的崛起及其影响,“中国威胁论”应运而生。

中国该如何认清这个问题的本质,如何处理这一观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
要内容。

二、中国发展现状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12年,中国GDP增长至7,426,090百万美元,从十年前占美国的八分之一到现在的约二分之一,
超过了日本的5,974,297百万美元、德国的3,305,898百万美元、法国的2,555,439百万美元。

但是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国
家目前人均GDP排名仅95名。

以自然资源消耗为代价的GDP增
长使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开始急剧恶化,资源短缺如人均水
资源、人均矿产资源日益严重。

资源分布不均、地区发展不均
是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身处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经济上,我国出口量虽占世界第一,但出口产品的科技
含量低、国际竞争力弱。

由其他贸易伙伴国的保护主义所带来
的贸易壁垒给中国出口加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添加了多重障碍。

中国亦面临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渗透的危险,随着国内思想开放
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腐败思想充斥着社会,西方国家通过大众媒体等,对中国进行类似于“和平演变”的
行动。

在军事上,美国重返亚太地区,以日本、韩国为契点,
对中国设置三道“封锁链”,意图遏制中国发展。

中国周围的
一些国家如越南、朝鲜、菲律宾等国不断挑衅,是我国领土和
主权完整面临威胁。

中国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成为了新一
届党和中央政府的任务。

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社
会主义伟大目标实现还十分遥远,赶超美国更需要付出巨大的
努力。

三、“中国威胁论”内容及对其的驳论
冷战至今,西方媒体鼓吹“中国威胁论”,对中国造成了
一定的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以“中国威胁论”来对中国国家形
象(China image)进行误读和丑化,为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而造势。

“中国威胁论”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1)中国军
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是海军和空军的进步将威胁全球和平,这是
威胁论的主要内容。

(2)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张影响他国的经济
安全,造成他国工人大量失业。

(3)中国经济增长导致环境危机,二氧化碳排放过度,导致全球变暖。

(4)中国大量进口、
消耗能源资源,造成全球性能源资源枯竭。

(5)粮食危机(全
球粮荒),认为中国人口增长消耗了大量的粮食资源。

中国军事实力的不断加强源自于中国周边安全问题,以及
大国之间的军事博弈。

中国向来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为基本外交政策,愿同各国一道,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自加入WTO,中国进出口量大大增长,增加了产出和居民收入
的同时,大量的进口拉动了其他国家出口,从而创造了就业,
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发展所消耗的资源是必不可
少的,有发展必然有消耗,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
价来保证GDP。

虽然环境污染仍然严重,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
造成的污染相比,中国意识到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全局。

中国是人
口大国,虽然早已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但庞大的
人口基数使得每年的新增人口数等于整个德国的人口总量。


大的人口数量必然消耗大量的资源。

这一问题在给社会提供丰
富劳动力的同时,也给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中国正在为此不
断地努力,力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四、关于应对“中国威胁论”的建议
(一)认识到问题实质
要充分意识到“中国威胁论”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和平演变”,目的在于遏制中国。

而不是赞美或者批评。

这一理论扭曲了中国的国际形象,阻碍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和联系,不利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二)改变中国媒体传播劣势
以西方媒体为主导的国际舆论对于我国正面形象的塑造过少,大部分国外人士对中国的印象仍旧停留在上世纪,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和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很深的误解。

这就要求我国改变自身媒体传播的劣势,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媒体,适应国际舆论的游戏规则,从而在舆论界宣传中国正面形象,真实地反映中国存在的问题。

(三)积极谋求自身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实际行动证明自身的发展并不会蓄意对他国造成威胁,更不会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也将努力发展科技,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

弱国无外交,中国自身强大之后,才能捍卫自己的正当利益,保护世界正义力量,维护世界和平。

参考文献:
[1]王苏敏.“中国威胁论”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9):46~48
[2]王霞霞.关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问题的研究综述[J].现代国际关系,2012
(1):59~64
[3]袁雪彤.和平主义与中国的崛起[J].法制与社会,2012(2):146~147
[4]杜雁芸.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误读及其应对[J].法政探索理论月刊,2012(3):102~105
[5]王依军.中国资源环境现状:统计数据的呈现[J].中国统计,2011(7):15~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