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体 格 检 查
Ht 1.70m Wt 71kg BMI 24.57kg/m2 Bp 140/80mmHg
实验室检查
FPG 16.03mmol/L GAD (-) 2hPG 14.8mmol/L IAA (-) GHBA1C 11.6% ICA (-)
空腹C-peptide 2.11ng/mL
CHOL 5.18mmo/L HDL-C 0.98mmo/L AST 80u/L B超:脂肪肝
我国CDS指南对胰岛素治疗的推荐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路径
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HbA1c≥7%
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
基础胰岛素睡前注射 (中效人胰岛素/ 长效胰岛 素类似物) 预混胰岛素每日1-2次注 射(预混人胰岛素/预混胰 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预混胰岛素类 基础+餐时胰岛 或 似物每日3次注 素每日1-3次注射 射
13/6
14/6
5.6
5.4
7.2
6.8
6.2
出院
请假
3个月后复查„
Wt 70kg FPG 5.62mmol/L BMI 24.22kg/m2 2hPG 6.8mmol/L Bp 120/80mmHg C-peptide 2.1ng/mL
GHBA1C 6.0%
TG 1.38mmol/L
CRP 0.54mg/L
LDL-C 1.43mmol/L
CHOL 4.46mmol/L
HDL-C 1.16mmol/L
治疗期间无严重低血糖发生,轻度低血糖反应出现,即酌减降糖药物用量;
3月后考虑胰岛功能已大部恢复,故停诺和锐30,予诺和龙0.5mg tid降糖。
2007年8月
又过了6个月„
Wt 70kg BMI 24.22kg/m2 BP 130/85mmHg
OAD控制不佳患者简便的来得时®起始及调整方法
OADs患者 治疗3个月 A1C仍≥7% (或FPG>
5.6mmol/L
推荐0.2 IU/kg/天起始,以空腹5.6mmol/L为目标 积极调整,促进A1C尽早达标
A1C-空腹血糖-调整剂量对照表
加用来得时®
FPG A1C
+8
10 9
+67.8 8+41~2W
二甲双胍(0.5g/片) 诺和龙(1mg/片)
0.5
0.5
0.5
0.5
1
1
20 ↓ 16
6.1
6.9
6.6
8.1
随访情况
时间 来得时
2~4 W 二甲双胍(0.5g/片) 诺和龙(1mg/片) 来得时 4~8 W 二甲双胍(0.5g/片) 诺和龙(1mg/片) 来得时 8~14 W 二甲双胍(0.5g/片) 诺和龙(1mg/片)
10
8 6.43 5.62 4.99 4 5.51 6.82 6.92 6.38 6.27 5.99 5.62
6
2
0
空腹血糖(mmol/L)
诺和锐30 更好实现HbA1c达标
体会(1)
对T2DM患者进行早期强化治疗使血糖正常,可以防止发 生被称为“葡萄毒性”的不可逆的β细胞功能改变,逆转
葡萄糖感知现象。晚期强化治疗就失去了恢复β细胞葡萄 糖感知能力的机会,使胰岛素治疗仅恢复控制血糖的作用 而不能恢复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
目前存在的问题
血糖控制不理想 体重超重 私企老总,晚餐多在社交场合,饮食控制难
以规律 对接受胰岛素注射有顾虑
病例思考和分析
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是什么?有哪些依据? A. 空腹血糖先达标,FBG ≤5.6 B. 餐后血糖先控制,PPG ≤7.8 C. 空腹血糖先控制,并同时调整餐后血糖 D. HbA1c ≤ 7即可
FPG 6.27mmol/L
2hPG 7.6mmol/L
GHBA1C 6.3%
服用诺和龙0.5mg tid治疗期间仍有轻度低血糖反应出现,
考虑胰岛功能继续恢复中,故于第四个月起停诺和龙,改拜
唐苹50mgBid降糖至今。
2008年2月
目前…
Wt 70 kg BMI 24.22kg/m2 Bp 130/80 mmHg
国内外临床试验表明,部分新诊断的T2DM患者经短期胰 岛素治疗让β细胞充分休息从而促进其功能的恢复,诱导
出长期血糖控制良好而不需服用任何降血糖药物的“蜜月 期”。
病例二 A1C达标新路径— 尽早启用基础胰岛素
患者的基本情况
男性,47岁,体重85.5kg,BMI 30.29Kg/m2 诊断2型DM5年余,平时对血糖和饮食控制不
Ins 3.68uIU/ml
LDL-C 3.42mmo/L CRP 1.5mg/L GGT 123u/L
TG 1.50mmol/L BUA 241.1μmmol/L ALT 127u/L
眼底:未见异常
治疗方案
降糖:
胰岛素类似物治疗
起步:诺和锐30 12u/早,6u/晚;
逐渐调整
降压:
蒙诺10mg qd
联用口服药的考虑
二甲双胍,作为一线用药,对肥胖患者既
可“增敏”作用,减少胰岛素剂量,又起 到减重作用,故适合该患者 诺和龙,餐时血糖调节剂,可弥补基础胰 岛素无峰,对餐后血糖作用稍嫌不足的弱 势,随餐服用,比较灵活
病例体会
及时启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易于
达标,餐后血糖“水落船低”。 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曲线平稳,有 “消峰去谷”之功,低血糖发生率降低。 作用时间长,每日注射一次,依从性高。
患者下一步该如何治疗?请评价利弊。
A. 增加口服药的剂量或者品种
B. 改换胰岛素三长一短强化治疗
C. 改换预混胰岛素或类似物一天两次的注射
方案 D. 改换来得时加口服药的方案
随访情况
时间 瑞易宁(5mg/片) -~0W 二甲双胍(0.5g/片) 来得时 0~1W 二甲双胍(0.5g/片) 诺和龙(1mg/片) 来得时 治疗方案 1 1 0 1 1 0 1 0 0 0 1 1 0 1 1 0 12 ↓ 20 7.6 9.5 8.5 9.8 9.4 12.7 10.8 14.7 FBG B 2hBG L D
治疗方案 0
0 0.5 0 0 0.5 0 0 0.5
FBG 0
0.5 0.5 0 0.5 0 0 0.5 0
2hBG B L D
0
1 1 0 1 1 0 0.5 1 16 ↓ 14 6.2 7.1 7.5 8.4
14 ↓ 12
12 ↓ 12
6.4
6.9
6.2
7.0
6.8
7.0
6.9
7.6
HbA1C 6.7% ,体重下降2kg/3月
FPG 5.62mmol/L
CHOL 4.87mmo/L
2hPG 7.8 mmol/L
TG 2.49mmol/L
GHBA1C 6.3%
LDL-C 3.06 mmo/L
HDL-C 1.23 mmo/L
AST 27u/L
ALT 33 u/L
2008年7月
18
空腹血糖(mmol/L)
16.03
16
14
12
病例分享
病例 一
初诊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选择----停用
患者周某,男,54岁,首次就诊时间为2007年6月。 患者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口苦、多饮,伴全身 乏力,1月内体重下降5kg,单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高达 16.03mmol/L,随后查中餐后2小时血糖14.8mmol/L,为进一 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服用蒙诺10mg qd治疗; 本次体检同时发现高脂血症、脂肪肝。 家族史:父母有高血压史,否认糖尿病家族史。
改用来得时的考虑
2型糖尿病患者用2或3种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提示胰
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在促泌剂作用下降时,特别是
当FBG升高尚未达14mM时(此时B cell尚未完全衰竭), 用超长效胰岛素的效果可能更好。
该患者体重超重明显,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担心有增加 体重的付作用。
通过来得时很好控制全天基础血糖,“水落船低”餐后血 糖也应能得到较好控制,且可解决多次注射不便的问题
诺和龙1mgqd(中餐前) 文迪雅4mgqd
调脂:
血脂康2#Bid
微量血糖监测
日期 31/5 1/6 2/6 3/6 4/6 5/6 6/6 7/6 8/6 9/6 10/6 11/6 12/6 16-0-8 18-0-8 诺和锐30(u) 12-0-6 空腹 16.03 9.0 8.9 8.1 6.6 8.6 5.9 7.6 7.4 6.2 6.8 6.8 5.7 12.1 请假 请假 请假 15.3 13.1 10.3 8.8 4.0 8.2 12.5 11.1 早餐后 晚餐前 14.8 13.6 10.1 12.1 11.5 4.4 9.5 12.3 10.1 7.3 11.1 3.8 8.7 晚餐后 请假 请假 请假 请假 请假 7.6 10.2 请假 请假 请假 请假 6.0 6.8
CD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或 持续皮下胰岛
素输注(CSII)
成人T2DM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 专家指导建议(2017版)
《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共识》(2016年版)
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
1、每日1次方案 (1)适用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治疗后 HbA1c≥7.0%的患者。 (2)预混胰岛素选择:低预混人胰岛素、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预混人胰岛素、中预混 胰岛素类似物。 (3)起始剂量:每日1次起始剂量一般为0.2IU/(kg•d),晚餐前注射,根据患者情况作适当 调整。 (4)注意事项: ①如果HbA1c或空腹血糖仍不达标,则可改为每日2次治疗方案,可参考1-2-3次方案; ②预混人胰岛素应在餐前30min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在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即注 射; ③在预混胰岛素选择方面,临床医生应注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中预混胰岛素主要针 对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 ④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口服降糖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