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 第1期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Vol .6 No .12008年1月 Journal of Xi ’an Eurasia University Jan .2008 收稿日期:2007206204 作者简介:张清宏(1972—),男,陕西宝鸡人,西安欧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张清宏(西安欧亚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摘要:诗歌离不开意象,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关系着诗歌翻译的成功与否,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但凡优秀的诗歌译作,都凝聚着译者在意象处理中的匠心独用,精思巧构。
阐述了意象在诗歌翻译中的作用和意义。
并分析归纳了意象难译的三点原因:文化的差异,诗歌的模糊性,诗歌翻译中的“意”与“形”之间的矛盾。
提出了意象处理的基本原则:非比喻性意象应该保留,比喻性意象应该变通。
关键词:诗歌翻译;比喻性意象;非比喻性意象;保留;变通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008)0120072204Image processi n g i n tran sl a ti on of poem sZHANG Q i n g -ho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an Eurasia University,Xi’a n 710065,China )Abstract:Poe m s could not exist without i m ages .I 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it is of great i m portance t o p r ocess these i m ages .A ll good translati ons of poe m s undoubtedly involve translat ors’wisdom of deal 2ing with i m a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 ole and significance of i m ages i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and analyzes three main fact ors contributing t o the difficulty in p r ocessing i m ages i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which are cultural differences,a mbiguity of poe m s,and dile mma of translati on in keep ing both mean 2ings and for m s .Finally,the paper puts f or ward the basic p rinci p le for p r ocessing i m ages i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f or figurative i m ages,they should be l oyally retained;f or non 2figurative i m ages,they should be flexibly transfor med .Key words:trans lati on of poe m s;figurative i m ages;non 2figurative i m ages;retaining;transf or m ing一、意象的作用和意义人们喜爱诗歌,欣赏诗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诗歌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亦即诗歌具有审美价值。
诗歌的审美价值表现在诸多方面,大致可分为显性的审美价值和隐性的审美价值。
就汉诗而言,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语体、语气、音韵、形体、篇章结构、语言文采、时代特征等等有关语言及其使用的各个方面的特色构成诗歌的显性审美价值因素,而格调、韵致、神思、本色、虚实、立意、意象、意境及艺术感染力等特质则构成隐性审美价值因素。
在诗歌翻译中,译者应尽最大努力,将诗歌的显性和隐性的审美价值因素尽可能的传达出来,实现音美,意美,形美[1],以期达到译文读者与源语读者获得最大限度相同的美的享受,实现读者反应相似[2]。
本文将重点探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传达与处理。
意象、意境是诗歌的格调和诗人的精神气质及思想感情的体现与依托。
不论是中国诗,还是西方诗,意象都是诗人用来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意象”一词缘于中国,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3]。
意象之于诗歌,犹如盐之于美羹,是美味之根本[4],其再现与变通是诗歌风格翻译中的最高层次。
意象,根据感知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五类: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
如,孟浩然的五言绝句《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的意象就涉及到了视觉、听觉、触觉。
各种意象将人的各种感觉综合地调动起来,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且第1期张清宏: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流露出惜花惜春之情。
感时光之美好,叹岁月之无情。
全诗语言平淡自然,却意蕴深远。
倘若在翻译中,不传达意象,而将诗人的惜花惜春之情直接显化,则情趣全无,味同嚼蜡,毫无美感可言。
然而若对意象的传达等闲视之,肆意所为,不仅会破坏诗歌的美感,而且会扭曲诗人的意图。
二、译诗难,意象是难中之难意象的难译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原因:(一)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差异在于渊源的不同。
西方文化的主源有三:希腊文化、犹太宗教和现代工业主义。
更具体地说,我们可以用柏拉图、《旧约全书》和伽利略来代表西方文化的三种渊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主要源自儒学、道教、佛教。
由于东西文化渊源迥异,其内容也必定相去甚远。
其差异性表现有四:价值观念有别、家族观念各异、思维方式不同、生活方式差异[5]。
这些差异性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文化中就可能会引起不同的联想,给翻译带来了困难。
(二)诗歌的模糊性有的诗句,诗篇含蓄隽永,意蕴丰富,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刘勰称这种诗歌特点为“隐”,他说,“隐者也,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文心雕龙・隐秀篇》)。
“隐”就是“模糊性”[6]。
造成模糊性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其二是诗歌在流传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增值义。
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很难说孰对孰错。
(三)诗歌翻译中的“意”与“形”之间的矛盾逐字对译(metaphrase)和散文化意译(p r ose paraphrase)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然而,它们都难以使原诗的美学价值得到较全面的再现。
要做到形神兼似,就必须采用诗化翻译法(versified transla2 ti on)。
它比意译多了一个挑战性的步骤,即诗化(versificati on)。
翻译中,译者既要考虑意象、意境、意蕴,又要考虑样式、节奏、韵脚。
这往往会陷入难以取舍的境地。
三、意象的处理意象难译,但又不能不译。
一般说来,译者应忠实地将原诗的意象再现出来,而不应根据个人的喜好对意象随意更改、增加、删除。
但在有些情况下,由于语言表达、文化传统以及欣赏习惯的不同,要做到一成不变地保留原诗的意象是非常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7]。
译者可以用新的意象代替旧的意象,或删除旧的意象,或增加原诗没有的意象。
具体讲,对意象的处理可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非比喻性意象的处理1.保留非比喻性意象,是诗人真切感受到的事物,是诗歌中现实存在的内容。
若删除、改变、或增加新的意象,都会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
对于非比喻性意象,译者一般应忠实地再现原诗的意象。
例如,李白的五言绝句《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全诗围绕一个“独”字,写一种世无知音的孤寂之情。
诗中描绘了诗人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描写诗人的寂寞冷落,但作者通过真实感受到的意象:花、一壶酒、杯、明月、影和三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寂寞寥落。
表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诗内容隽永,意味悠长。
译文若要实现原诗的美学价值,处理好原诗的意象就非常重要。
对于诗中作者真正感受到的、真实存在于诗人所描绘的诗的世界中的非比喻性意象,译者无权改变,应忠实的再现。
Fr om a pot of wine a mong the fl owersI drank al one.There was no one with meTill,raising my cup,I asked the bright moonT o bring me my shadowand make us three.———Translated by W ritter Bynner 此译对意象的处理较好,但由于采用的是散文化意译(p r ose paraphrase),没有实现原诗的韵律和节奏,没有使原诗的美学价值得到较全面的再现。
再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四句,每一句都在写景,每一句也是在写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中的景都是诗人眼中所真实看到的实景,有黄鹂在翠柳中婉转的春色,有白鹭在蓝天翱翔的秋景,西望有远山皑皑的白雪,门前有东去繁忙的商船。
这四幅时空交错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思绪千载、视通万里的广阔胸怀和战乱后生活归于安静的陶然心情。
对于诗中非比喻性意象: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窗、西岭、雪、门、东吴、万里船,译者应忠实的再现出来。
下面请37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年看许渊冲[8]的译文:A QuatrainT wo g olden ori oles sing a m id the will owsgreen;A fl ock of white egrets flies int o the blue sky.My window fra mes the snow-cr owned western mountain scene;My door oft says t o east w ard-going shi p s“Good2 bye﹗”译文忠实地再现了原诗的意象,黄鹂译为golden ori oles,翠柳译为green will oes,白鹭译为white egrets,青天译为blue sky,窗译为window,西岭译为western mountain,雪译为snow,门译为door,船译为shi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