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质量检验员试题三( 无答案) 注意事项1、比赛时间:120 分钟。
2、请按要求在试题及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填写您的考号。
3、本试题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5 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写上您的答案,在其它位置书写答案不得分。
4、不得在试题和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舞弊处理。
5、本试卷共100 道试题,每题1 分,共100 分。
一、选择题: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 )。
(A)规章(B) 法律(C) 制度(D) 行为规范2.在滴定分析中,出现( )的情况可导致系统误差。
A 、滴定管读数估计不准B、试剂未搅拌均匀C、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D、滴定管漏液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量纲是指在量制中用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的数值系数为1的量的表达式(B)量纲指数为零的量,称为无量纲量(C)折光指数是无量纲量(D)质量浓度是无量纲量4.天平两臂不等长所带来的误差,可采用()的方法予以减免。
A 、增大试样用量B、校准仪器C、增加测定次数D、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5.10g砝码的示值误差为-0.2mg,该砝码的相对误差为()。
A、-2%B、-0.2%C、-0.02%D、-0.002%6.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稻粒长度,将稻谷籽粒分为()及短粒。
A 、长粒;中间型B、特长粒;长粒;中间型C、特长粒;长粒D、特长粒;中间型7.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类,标准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A 、技术标准B、安全标准C、工作标准D、管理标准8.进行有()的工作时,必须按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现场至少应有 2 人进行操作。
以防万一发生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A)规范性(B)可操作性(C)安全性(D)危险性9.A 类火灾是指()。
(A)木材、纸张和棉布等物质的着火(B)可燃性液体(如液态石油化工产品、液料稀释剂等)着火(C)可燃性气体(如天然气、城市煤气、沼气、液化石油气等)着火(D)可燃性金属(如钾、钙、钠、镁、铝、钛等)着火10.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 回收率试验 (B)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C) 多次测定取平均值 (D) 空白试验11. 对食品感官分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
(A) 感官分析不能准确确定食品的生物学价值(B) 感官分析有时还不能确定引起某种感觉的真正原因(C) 感官分析结果受评价员情感因素的影响(D) 仪器分析有可能取代部份偏爱型感官检验12. 粮食中水分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一是 ( ) ,二是结合 水。
合水 13. 粮食中 { } 属于可溶性糖。
14. 下面不属于自然低温储藏的是 ( ) 。
A 、自然通风冷却 B 、转仓冷却 C 、出仓冷却 D 、 空调冷却粉色越白(A) 自由水 (B) 离子水 (C)结晶水 (D) 混(A) 纤维素 (B) 淀粉 (C) 双糖 (D)木质素15.随着储藏期的延长,油脂将 A 、酸价降低、过氧化值降低 增大 C 、酸价降低、过氧化值增大 降低 16.小麦不完善粒率越高,则 ( A 、容重越低B 、容重越高 ( ) 。
B 、酸价增大、过氧化值D 、酸价增大、过氧化值)。
C 、出粉率提高 D 17.做好粮食质量检验工作, { } 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A) 应该 (B) 不需要 (C) 偶尔需要 (D)不确定18.《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 》规定,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粮食销售出库检验,应当经过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鉴定;检验机构在接受委托检验申请后,一般应在( ) 内完成扦样、检验和出具检验报告。
A、二周B、10 个工作日C、15 个工作日D、半个月19.我国于2004 年将脂肪酸值作为粮食储藏品质控制指标之一,脂肪酸值的指标控制值:粳稻谷≤( )KOHmg/100m、g 籼稻谷≤ 37KOHmg/100m、g 玉米≤ 78KOHmg/100m。
g(A)27 (B)30 (C)35 (D)37 20.稻谷食用品质的指标一般以稻米蒸煮时的吸水率、米汤固形物的含量、碘呈色反应、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的( )等来表示。
(A) 流变性质(B) 老化特性(C) 烘焙性质(D) 糊化特性21.为清除油脂中杂质,植物油精炼中有水化法脱胶工序,水化法脱胶的目的是为了( )。
A 、降低杂质含量B、脱除油脂中色素C、脱除油脂中臭味和蜡质 D 、脱除磷脂22.我国小麦标准中规定:小麦赤霉病粒最大允许含量为( C ),单立赤霉病项目,按不完善粒归属。
(A)1.0 %(B)2.0 %(C)4.0 %(D)8.0%23.布拉班德实验磨粉机采用 4 个固定磨辊,{ } 碾磨的粉碎方式。
( A )连续二次 (B )连续三次 ( C )断续二次 断续三次 24.使用肖邦仿工业实验磨粉机磨粉时,对于硬质麦应将入磨小 麦水分调节至 ( )。
A 、14.5%B 、 15.5%C 、16.5%17.5% 25.优质小麦定等指标为( )。
( A )粗蛋白质、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烘焙品质等( B )容重、不完善粒、粗蛋白质、烘焙品质等 ( C )容重、不完善粒、降落值、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等 (D )容重、不完善粒、降落值、粗蛋白质、湿面筋、烘焙品 质26.( )和恒温控制系统、测力系统等是粉质测定仪的主要组成部分。
( A )搅拌装置 ( B )抽伸装置 ( C )揉面钵 发酵装置 27.我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规定一级浸出油溶剂残留允许量 为( )。
( A )不得检出(B )≤ 10mg/kg ( C )≤ 50mg/kg≤100mg/kg28.在采用纯物质对照的定性方法时, ( )。
( A )如未知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某一纯物质的保留时间 相同时,即可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 B )如未知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某一纯物质的保留时间 相同时,即可初步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 C )如未知物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与某一纯物质的D ) D 、 D ) D )峰高和峰面积同时,即可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D)如未知物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与某一纯物质的峰高和峰面积同时,即可初步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29.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比等于()时形成的火焰称为贫焰性火焰。
A 、1:3B 、1:4 C、1:5 D、1:6 30.测定粉质曲线时,若粉质曲线中线峰值位于{ } 重新测定时需减少加水量。
(A)<480F.U. (B)480F.U.~520F.U.(C)500F.U.~520F.U. (D)>520F.U.31.使用粉质仪测定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时()。
(A)可以根据峰中线计算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B)粉质曲线的峰中线需位于400±20F.U.。
(C)粉质曲线的峰中线需位于500±20F.U.。
(D)粉质曲线的峰中线需位于1000±20F.U.。
32.面团揉和过程()以后,曲线下降第二次与500 F.U.线相交并离开此线,两个交点相应的时间差值称为稳定时间。
A 、粉质曲线中线到达峰值前第一次与500F.U.线相交B、粉质曲线中线到达峰值前第一次与1000F.U.线相交C、粉质曲线下沿线到达峰值前第一次与500F.U.线相交D、粉质曲线到达峰值前第一次与500F.U.线相交33.面团达到最大稠度的时间短暂,短的稳定时间与急速从500FU 线衰退,评价值小的小麦粉为()。
(A)弱力粉(B)普通粉(C)中力粉(D)强力粉34.馒头的比容是指蒸制后()与馒头质量比值。
A 、小麦粉质量B 、面团质量C、面团体积D、馒头体积35.分配系数是指组分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的()。
(A)体积比(B)质量比(C)浓度比(D)摩尔数比36.调整保留体积为保留体积()。
(A)加上死体积(B)减去死体积(C)乘以死体积(D)除以死体积37.气相色谱法分析食用植物油溶剂残留、脂肪酸组成时,常采用的检测器为()。
(A)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B)电子捕获检测器(ECD)(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D)氮磷检测器(NPD)38.()是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时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A、内标法B、外标法C、归一化法 D 、内标标准曲线法39.采用归一化法进行色谱定量分析时()。
(A)要求所有组分都出峰(B)必须准确地进样(C)不要求所有组分都出峰(D)不要求已知所有组分的定量校正因子40.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时,样品可经()后,将样液注入气相色谱仪分析。
A 、盐酸提取、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皂化B、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提取C、有机溶剂提取、硫酸磺化D、硝酸、硫酸消化4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系统、()等成。
(A)气路系统、进样系统统(C)进样系统、分离系统42.燃助比(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比)(A)富燃性火焰(B)分光系统、检测系(D)分离系统、分光系统小于l:6 时,火焰为()B)还原性火焰D)贫焰性火焰43.调节燃烧器高度是为了让从光源发出的锐线光通过()(A)预燃区(B)第二反应区44.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主要使用工作和()。
(A)标准加入法(C)内标法45.小麦粉的吸水量是指((A)100g 小麦粉(水分500 F.U. 的面团时所需的水量(B)100g 小麦粉(水分500 F.U. 的面团时所需的水量(B)归一化法(D)峰面积法)。
14%)在粉质仪中揉和成最大稠度为15%)在粉质仪中揉和成最大稠度为14%)在粉质仪中揉和成最大稠度为扩大。
( A )神经系统,抑制中枢神经/胃部,引起消化不良 ( B )神经系统,抑制中枢神经/肺部,引起肺水肿 (C )肺部,引起肺水肿/胃部,引起消化不良 (D )肺部,引起肺水肿/皮肤,引进过敏50.我国粮油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磷化物允许量是以 ( ) 计。
( A )磷化铝 (B )磷酸二氢钾 (C )磷化氢 (D )51.磷化物定性分析时,硝酸银试纸、乙酸铅试纸均变色,表示 样品中 ( ) 。
( A )磷化物含量严重超标 (B )磷化物检验阳性 ( C )磷化物检验阴性(D )存在硫化物干扰46.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构成为(A )甘油一酸酯( ) 。
(B )甘油二酸酯 (D )甘油及游离脂47.随着储藏期的延长,油脂将( (A )酸价降低、过氧化值降低 化值增大 ( C )酸价降低、过氧化)。
( B )酸价增大、过氧化值降低48.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 )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称为食品添加剂A )防腐和加工工艺B )防腐和抗氧化(C )加工工艺和提高营养( D )提高营养( ) ,刺激 ( ) 和使52.测量磷化物时,磷化物遇水和酸,放出磷化氢,蒸出后吸收于(),与钼酸铵作用生成磷钼酸铵,遇氯化亚锡还原成蓝色化合物钼蓝,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