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都的秋》 汉译英词汇赏析分析

《故都的秋》 汉译英词汇赏析分析


译文:
Unlike famous flowers which are most attractive when half opening, or good wine which is most tempting when one is half drunk, autumn, however, is best appreciated in its entirety. 增词法: 增加语气词However,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从而更 能体现出作者对于欣赏,领略,观察秋的观点
Autumn in Peiping
——
郁达夫 译者 张培基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
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 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 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 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 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 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 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 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 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 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
译文:
…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the air is moist, the sky pallid, and it is more often rainy and windy. 增词法,增加连词and,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文章行 云流水。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 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 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增词法,增加形容性的词reverbrating修饰 bell,让读者感觉到钟声一直再响未间断过, 给人一种时间上的延展性。使文章更பைடு நூலகம்感。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 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译文
Suppose you put up in a humble rented house inside the bustling imperial city, you can, on getting up at dawn, sit in your courtyard sipping a cup of strong tea, leisurely watch the high azure skies and listen to pigeons circling overhead.
译文:
While muddling along all by myself among the urban dwellers of Suzhou, Shanghai, Hangzhou, Xiamen, Hong Kong or Guangzhou, I feel nothing but a little chill in the air, without ever relishing to my heart’s content the flavor, color, mood and style of the season. 增词法,增加时间副词While,更加突出作者面临两难境地的 尴尬与难受。更能生动的表现出作者所处的时间状态。
所谓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
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 思想内容。用增词法翻译技巧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准确、 通顺和完整的表达原文的内容。当然不能无中生有地 随意增词,而是增加原文中虽无其词而有其意的一些 词。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 些词在英语中可以省略而不会影响全句意思的完整表 达,但是翻译成汉语后就可能出现意思不够明确或者 句子不够通顺的现象;还有.."不是一个有效的Title。
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 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 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本文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Autumn in Peking) 一文的第一、二段为例,并以张培基译文为蓝本讨 论汉译英词汇翻译中的技巧。
《故都的秋》一文写于1934年,当时中国处于国民党统
•译文 It is more than a decade since I last saw autumn in North. When I am in the South, the arrival of each 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 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 Diao Yu Tai with its shady willow trees, 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 insects, Yu 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 evening and Tan Zhe Si with its reverbrating bell.
治之下。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 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故都的秋》便是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的优 美散文。
张培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系福建福州人,
出生于1921年。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 中国著名翻译家,杰出教授,先后在解放军洛阳外 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系福建福州人, 出生于1921年。早年移居上海,在那里接受了初等 和中等教育。张先生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 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中国年鉴》 (英文)副总编。1946年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 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第 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 主要翻译作品有,《暴风骤雨》、《阿诗玛》、《 春蚕集》、《中国人名大词典》、《先师孔子》、 《中国画》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