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课件:群落生态学
肉豆蔻科、 橄榄科和棕榈科。
北方针叶林:
松科的冷杉属、云杉属
8.3 群落的组成
2. 群落组成(Community composition )
根据各个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来划分群落成员类型:
A.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B.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 C.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 D.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
E.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
8.3 群落的组成
优势种
建群种
优势种 优势种
偶见种
Fig.8-2 群落组成示意图
8.3 群落的组成
8.3.3 数量特征(Quantative character )
a.多度(abundance) b.密度 (density) c.盖度 (coverage) d.频度(frequency) e.重量 (weight)
同龄林
异龄林
龄级:按年限将森林划分成不同年龄阶段,速生林为10a,一般为20a
。
8.4 群落的结构
8.4.3 水平结构( Horizontal structure )
植物群落配置状况的水平格局,包括:
的结构、功能、形成、发展以及与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
8.1 群落及群落生态学
2. 基本特征 (Basic characteristics)
1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 物种间具有相互作用 3 形成特有的群落环境 4 具有一定的结构功能 5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6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7 群落的边界特征 8 物种的不等价性
群落生态学
课前问题
1. 什么是植物群落? 2. 群落外貌特征有哪些? 3. 群落结构特征有哪些? 4. 城市植物群落的特点?
8.1 群落及群落生态学 8.1.1基本概念
群落(生物群落 biotic community):一定时间
内居住在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种群的集合。
植物群落学(synecology ):主要研究植物群落
8.2 植物群落外貌
中国几种群落类型的生活型谱
群落(地点) 热带雨林(海南岛)
生活型
高位芽植 地上芽植 地面芽植 隐芽植
物/%
物/%
物/%
物/%
一年生植 物/%
96.88 0.77 0.42 0.98 0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福建) 63.0
5.0
12.0 6.0
14.0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江西) 76.1
正关联:相互依赖,需求相同; AC值越大,越相同。 负关联:竞争排斥,需求不同; AC值越大,越不同。
8
8.4 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vertical structure)
群落结构
水平结构(horizontal structure)
8
8.4 群落的结构
8.4.1 垂直结构( Vertical structure )
外貌特征,尤其是色彩特征。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8.3 群落的组成
8.3.1 区系组成(Floristic composition )
组成群落的植物均属一定起源的科、属植物组成。
EXAMPLES: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
热带雨林:
桑科、龙脑香科、番茄枝科
f.体积(volume)
A
A
AA
A
A
B
A AA
A
A
B
A
B
A
A
8
8.3 群落的组成
8.3.4 综合特征-重要值(important value)
重要值: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 合 指标。
物种重要值(IV)= 相对多度(RA) 相对频度(RF) 相对盖度(RC)
3
RA=某物种多度/群落中所有物种的多度和×100% RF=某物种频度/群落中所有物种的频度和×100% RD=某物种盖度/群落中所有物种的盖度和×100%
群落外貌: 群落植物的生活型特征、色彩和形状。
针叶林
矮曲林
草地
湿地
8.2 植物群落外貌
8.2.2 生长型(Growth form)
根据植物可见结构划分(《中国植被1980》)
A 木本植物
乔木:明显主干,H≥5m 灌木:无明显主干, H < 5m 竹类:特殊草本 藤本:植物体细长,不能直立.
B半灌木与小半灌木
C草本植物
多年生草本 一年生草本
D叶状体植物
苔藓及地衣 藻菌
8.2 植物群落外貌 8.2.3 生活型(Life form)
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固有外部形态。
根据(Raunchier,丹麦)系统(休眠芽的位置)划分为:
(A)高位芽植物(≥25cm); (B)地上芽植物(<25cm); (C)地 面芽植物(0cm); (D)地下芽植物(<0cm); (E)一年生植物(当年完成)
8.3 群落的组成
8.3.5 种间联结( association)
不同物种在数量上和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联性。
AB A A B B AB AB
B
AA
AB AB B
Hale Waihona Puke 种A+ 种B + a
-c
b (a+b) d (c+d)
(a+c) (b+d) n
a=5 b=4 c=4
d=3
AC
ac bd
(a b)(b d )(d c)(c a)
1.0
13.1 7.8
2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秦岭北坡) 52.0
4.4
38.0 3.7
1.3
寒温带暗针叶林(长白山)
25.4
2.0
39.6 26.4
3.2
温带草原(东北)
3.6
41.1 19.0 33.4
8.2 植物群落外貌
8.2.4 季相(Seasonal aspect )
季相:随气候季节性变化,群落呈现出不同的
8.1 群落及群落生态学
3. 群落命名(Community denomination)
以优势种,如毛竹群落; 以所占自然环境,如崖壁植物群落; 以优势种生活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 以群落动态进行分类 和命名,如先锋群落。
毛竹群落
崖壁群落
常绿阔叶林群落 先锋群落
8.2 植物群落外貌 8.2.1 群落外貌(Community aspect)
森林群落随着光照
A
强度渐减,依次为:
A林冠层(乔木层I)
B下木层(乔木层II)
C灌木层
B
D草本层
C
E地被层。
Generally
D
不同高度的乔木幼苗
划入实际生活的层次中。
E
8
8.4 群落的结构
8.4.2 年龄结构( Age structure )
年龄结构:树木的平均年龄组成。 同龄林:树木年龄相同或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 异龄林:树木年龄相差超过一个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