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生物化学实验参考答案资料

最新生物化学实验参考答案资料

《生物化学实验Ⅰ》总复习思考题部分是自己做的,部分是百度的,各位看官如果要借鉴请酌情考虑,后果自负。

——江湖游子1. 请掌握下列生物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正确操作使用方法,并能回答以下问题:(1)离心机使用时为什么要平衡?普通离心机与高速离心机在平衡时有什么不同要求?平衡是为了让转动物体重心正好在转轴上,如果不在,会对转轴产生很大作用力,有时整台机器会跟着晃动。

这对机器损耗很大。

转速越高的离心机不光重量很重,使用时还要特别放平衡,就连离心管里面的试液都要放置等量,离心管还要对称放入转子试管孔内,以确保转子平衡运行,而且在调节转速时,还要使用分段升速法。

(2)为什么用高速组织捣碎机进行动、植物组织捣碎时,需采用间歇式方式进行操作?为了防止产热过高,破坏组织内的蛋白质。

防止蛋白变性。

(3)用真空泵进行减压抽滤时,为什么要连接缓冲瓶?防止负压产生,引起水泵里的水或油泵里的油倒吸,进入滤瓶中,污染滤液。

2.为什么肝糖元只能从刚宰杀的动物肝脏中获取?在提取肝糖元过程中,三氯乙酸、95%乙醇各起什么作用?糖元水解产物中如果存在提取中残留蛋白质时,在用班氏试剂检测水解产物,有什么影响!动物死亡后,体内的细胞还能存活一段时间,由于进行细胞呼吸作用,肝细胞会消耗肝糖元,所以必须用新鲜的肝脏细胞。

三氯乙酸是固定作用(蛋白质能被三氯乙酸沉淀);乙醇:糖元不溶于乙醇,可以提取糖元。

班氏试剂使用时需要加热,而加热会时残留的蛋白质变性水解,对最终测得的水解产物颜色可能有影响。

(水解的产生的氨气结合铜离子,是铜离子的氧化性失去,导致生产绛蓝色沉淀,实验将失败)3.请阐述分光光度仪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阐述紫外与可见光的光波长范围;在紫外与可见光范围内测定物质吸光度时,对光源与吸收池有何要求?光电管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说光电管是分光光度仪最脆弱和最易损的部件?光源(钨灯):发光。

单色器:把混合光波分解为单一波长光的装置。

吸收池:盛放待测流体(液体、气体)试样的容器。

该容器应具有两面互相平行、透光且有精确厚度的平面。

它藉助机械操作能把待测试样间断或连续地送到光路中,以便吸收测量的辐射(光)通量。

检测器: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电信号在工作站显示成出峰。

测量装置:通过测得的电流表·记录器·数字示值读书单元的数据来绘制吸收曲线。

紫外光:200至350nm可见光波长:350至760nm紫外测定:其应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做光源,在低于350nm的紫外光区工作时,必须采用石英池或熔凝石英池。

可见光测定:用波长为400~850nm的可见光作光源,可以用玻璃池·石英池·熔凝池。

光电管的功能:光电转换,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光电管容易产生光电管疲劳:所以不测定时必须将试样室盖盖好,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的使用寿命。

4.请阐述Beer-Lamber定律,并用该定律阐述分光光度仪工作原理?用分光光度仪定制某物质标准曲线时,需将OD值测定范围确定在0.2~0.8区域内,为什么?(这题没找到答案,自己写的)朗伯(Lambert)定律阐述为: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比尔(Beer)定律阐述为: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log( Io/I)= εCl (1—4)式中Io和I分别为入射光及通过样品后的透射光强度;log(Io/I)称为吸光度(ab—sorbance)旧称光密度(optical density);C为样品浓度;l为光程;ε为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数。

当浓度采用摩尔浓度时,ε为摩尔吸收系数。

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工作原理:通过测得的吸光度,带入Beer-Lamber定律,可以求得该物质的浓度;通过确定该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可以确定该物质的种类。

OD值小于0.2时,底物浓度低,误差大;OD值大于1时,线性关系不好,所以取0.2到0.8.5.可以用来进行分析测定用的标准品应具备哪些特性?普通性,纯度高(工业纯,化学成分单一,分析纯,光谱纯,食品纯),理化性质稳定,含量准确,杂质无影响。

6.请阐述移液管与比色皿的正确清洗方法和放置方法;阐述移液管取样与比色皿加样的正确操作方式和操作注意事项。

移液管:移液管清洗要根据吸取液体的性质选用不同的清洗剂,有机液体可用丙酮、乙醇溶液,无机试剂可用洗涤剂。

应反复清洗数次,再用蒸馏水清洗干净,自然凉干。

标志:内壁不挂水珠。

干净的移液管应置于干净的一夜管架上,先竖着放,等水分干后横着放。

比色皿:用铬酸侵泡一段时间后,将铬酸倒回试剂瓶,再用清水冲洗比色皿。

使用时,要让光穿过透光面,测定完毕放到盒里时要让磨砂面向上,清洗后放置时,倒置于滤纸上。

移液管取样:根据所移溶液的体积和要求选择合适规格的移液管使用,在滴定分析中准确移取溶液一般使用移液管,反应需控制试液加入量时一般使用吸量管。

检查移液管的管口和尖嘴有无破损,若有破损则不能使用;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

使用移液管前,应先用铬酸洗液润洗,以除去管内壁的油污。

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残留的洗液,再用蒸馏水洗净。

洗净后的移液管内壁应不挂水珠。

移取溶液前,应先用滤纸将移液管末端内外的水吸干,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洗管壁2至3次,以确保所移取溶液的浓度不变。

2、吸液:摇匀待吸溶液,将待吸溶液倒一小部分于一洗净并干燥的小烧杯中,用滤纸将清洗过的移液管尖端内外的水分吸干,并插入小烧杯中吸取溶液,当吸至移液管容量的1/3时,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移液管,使溶液流遍全管内壁,将溶液从下端尖口处排入废液杯内。

如此操作,润洗了3-4次后即可吸取溶液。

将用待吸液润洗过的移液管插入待吸液面下1~2cm处用吸耳球按上述操作方法吸取溶液(注意移液管插入溶液不能太深,并要边吸边往下插入,始终保持此深度)。

当管内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约1~2cm处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此时若溶液下落至标线以下,应重新吸取),将移液管提出待吸液面,并使管尖端接触待吸液容器内壁片刻后提起,用滤纸擦干移液管或吸量管下端粘附的少量溶液。

(在移动移液管或吸量管时,应将移液管或吸量管保持垂直,不能倾斜)3、调节液面:左手另取一干净小烧杯,将移液管管尖紧靠小烧杯内壁,小烧杯保持倾斜,使移液管保持垂直,刻度线和视线保持水平(左手不能接触移液管)。

稍稍松开食指(可微微转动移液管或吸量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液面将至刻度线时,按紧右手食指,停顿片刻,再按上法将溶液的弯月面底线放至与标线上缘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将尖口处紧靠烧杯内壁,向烧杯口移动少许,去掉尖口处的液滴。

将移液管或吸量管小心移至承接溶液的容器中。

4、放出溶液:将移液管或吸量管直立,接受器倾斜,管下端紧靠接受器内壁,放开食指,让溶液沿接受器内壁流下,管内溶液流完后,保持放液状态停留15s,将移液管或吸量管尖端在接受器靠点处靠壁前后小距离滑动几下(或将移液管尖端靠接受器内壁旋转一周),移走移液管(残留在管尖内壁处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强使其流出,因校准移液管或吸量管时,已考虑了尖端内壁处保留溶液的体积。

除在管身上标有“吹”字的,可用吸耳球吹出,不允许保留)。

5.洗净移液管,放置在移液管架上。

注意事项:1.移液管(吸量管)不应在烘箱中烘干。

2.移液管(吸量管)不能移取太热或太冷的溶液。

3.同一实验中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

4.移液管提出液面后,应用滤纸将沾在移液管外壁的液体擦掉;5.看刻度时,应将移液管的刻度与眼睛平行,以最下面的弯月面为准。

6.移液管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干净,置于移液管架上。

7.移液管和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在使用前常作两者的相对体积校准。

8.在使用吸量管时,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次都应从最上面刻度(0刻度)处为起始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体积就吸取多少体积。

比色皿加样:手持干净的比色皿粗糙面,将装有溶液的试剂瓶口紧靠比色皿内部,缓缓倒出液体,液体大约占全部的三分之二时,停止倒入,试剂瓶口紧靠比色皿口微提防止溶液倒出。

并用吸水纸擦干。

注意事项:1、拿取比色皿时,只能用手指接触两侧的毛玻璃,避免接触光学面。

同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外力对比色皿的影响,产生应力后破损。

2、凡含有腐蚀玻璃的物质的溶液,不得长期盛放在比色皿中。

3、不能将比色皿放在火焰或电炉上进行加热或干燥箱内烘烤;。

4、当发现比色皿里面被污染后,应用无水乙醇清洗,及时擦拭干净。

5、不得将比色皿的透光面与硬物或脏物接触。

盛装溶液时,高度为比色皿的2/3处即可,光学面如有残液可先用滤纸轻轻吸附,然后再用镜头纸或丝绸擦拭。

7.请阐述“黑体”与“参比”在分光光度仪校正中的作用,以及正确的校正操作方法;(以7200型可见光分光光度仪,用DNS法测定还原糖为例,说明如何进行“黑体”与“参比”的校正操作?)黑体校正作用:完全挡住光线,使透光度调零。

黑体校正:调到T档,使透光率为0%。

参比校正作用:消除DNS的颜色对测定的影响。

参比校正:调到A或T档校正都可,A档调0%,T档调100%。

8.请阐述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的基本操作步骤;并请阐述“两表一图”的含义。

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掀开样品室暗箱,预热十分钟。

2.将灵敏度开关调至“1”档(若零点调节器调不到零时,需选用较高档)3.根据所需要测定的波长选择波长范围档4.将空白液及待测液分别导入比色杯3/4处,用擦镜纸擦干净外币,放入样品室,将空白管对准光路。

5.在暗箱盖开启状态下调节零点调节器,是读数盘指针指向“0”处。

6.盖上暗箱盖调节“100”调节器,是空白管的T=100,指针稳定后逐步拉出样品滑竿分别读出测定管的光密度值,并记录。

7.比色完毕,关上电源,取出比色皿洗净,样品室用软布或软纸擦干净。

两表一图:一表为标准品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一表为待测样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在最大吸收波长下,吸光度从0.2到0.8对应的浓度范围换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测定该物质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9.用分光光度仪定制标准曲线时,需用一对比色皿,一只用于盛参比液,另一只用于盛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使用时,这两只比色皿之间需要进行校正吗?为什么?如何校正?需要,每测定一次不同浓度的待测液后都需要从新校正。

防止每次微小的系统误差和光线温度等对仪器的影响。

每测定一次待测溶液后,先拉到黑体位置,调节透光度为0:;再拉到参比液位置,将吸光度调为0.10.什么叫物质的特征吸收波长?用分光光度法定制实测物质标准曲线时,如何确定被测物质的特征吸收波长?特征吸收波长:吸光度最大时所对应的波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