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异常心电图及临床处理.

常见异常心电图及临床处理.

阵发性心速率 (1) 交界区性加速性自搏心律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交界区波形—窄QRS 70-130bpm (2) 室性加速性自搏心律 心室波形—宽QRS 60-100bpm
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orsede de pointes TDP 恶性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 Q-T延长 一段主波向上 一段向下
electrocardiogram ECG 心电图
常见异常心电图及临床处理 陈稚丽
什么是心电图?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 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心 脏 激 图动 的顺 关序 系与 心 电
判断并阅读心电图





判断导联的位置是否正确(尤其是肢体导 联) 找出P波,确定是何心率 测定心率,P-R间期及Q-T间期 判断心电轴 检查各导联中P波、QRS波群、T波的形态、 电压、时间及相互比例 检查S-T段是否有偏移 结合临床下诊断
交接区逸搏心律
室性逸搏
异位心动过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机制
三 类: 折返性、自律性↑、触发性 两 类 : 阵发性 非阵发性 — 加速性自搏心 律

心电图特点
阵发性 三个以上 异位起源 ≥150bpm 突发突停 早搏起始 加速性自搏心律 快于逸搏心律/慢于阵发 性心动过速

1.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 波隐匿 窄 / 宽 QRS 绝对匀齐 150240bpm (1) AVN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双径路 P'波隐藏在QRS中 多数160 -180bpm P-R跳跃≥50ms (2)AVRT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隐性房室 旁道 R-P'≥70-100ms 多数≥180bpm
室上性心动过速
2. 室 性 心 动 过 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 宽/畸型QRS > 0.14” 切迹 不均齐 多数≥150bpm 特发性VT 均 齐 室房分离(50%) 心室夺获(30%) “正常化”的QRS波 心室融合波
加速性自搏心律
定义: 逸搏点兴奋性↑ 加快的逸搏率 慢于
2. 房颤 非常常见 21世纪课题 f波 不规则 大小不等 350-600bpm 三个绝对不齐 f波节律 f波大小 QRS 节律 (房室传导绝对不规律致心室率绝 对不齐) 混乱心房律 房颤前期
房颤
心室扑动和颤动 最恶性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
1.心室扑动 200-250bpm 极不稳定的心室折返 室颤前期 2.心室颤动 200-500bpm 心脏电不稳定的终极 心电消失前兆 机械收缩丧失 搏血停止
心律失常
(一)心律失常分类: 快速性—窦性 室上性 室性 缓慢性—SSS AVB 逸搏心律 (二)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100bpm 2.不适合性窦性心动过速 持续 耐药 >120bpm
3.阵发性折返性窦性心动过速——HRAAT 病态 P电轴正常 150bpm 4.窦性心动过缓 <60bpm 5.窦性停搏 无P 波 长R-R≠2R-R 任意停搏时间 6.窦房阻滞
房性早搏
连发房性早搏
房早二联律
房早未下传
房早伴差异性传导
室性早搏
连发(三个)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二联律
室性早搏三联律
室性早搏四联律
间位性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R on T
多源室性早搏
交接区早搏
逸搏和逸搏心律
机制 保护性 特点 被动缓慢
1. 逸搏 被动迟后发生 起源部位 右房下部 交界区 希-普氏系 统 形态 窄和宽QRS 波 2. 逸搏心律 三个或以上逸搏 A50-60 55bpm AVN 40-50 45bpm H-PS 30-40 35bpm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
窦房阻滞
XX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
27
(三)期前收缩/早搏
心电图共同特点
主动提前发生 代偿间歇 配对间期 /对偶时间 配对规律(联律)二联律法则

1.房性早搏 提前出现P'波 下传或不下传QRS 2.室性早搏 提前出现宽大畸型QRS波 无与之有关P 波 3.交界区性早搏 提前出现QRS波 P'波在QRS前中后
室颤
XX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
64
房室传导阻滞 2.房室传导阻滞 auriculo-ventricular block AVB (1) I°AVB P-R间期延长>0.20S (2) II°I型 AVB Morbiz I型 P-R间期逐渐延长至脱落一个QRS RR逐渐短 称文氏Wenckebach周期 (3) II°II型AVB Morbiz II型 P-R间期恒定 QRS突然脱落一个
胸 导 联

胸部电极放置不当:R波振幅、ST段、Q波 等该变。(如过高产生QS型,R波振幅降 低,误诊为心肌梗死)。
正常窦性心律
P电轴正常 I II V6↑ avR↓ 心率 60-100bpm 心律 P-P间期差<0.16S P波规律出 现

异常心电图
一、心房肥大 原理 P原理 P波起始—右房除极,终末—左房除极 如V1 Ptf,仅肥大或房内传导阻滞时,P波显示双房 除极延迟而分开。
女 横位心 R I﹥1.5 mV ,垂位心 R avF﹥2.0 mV 或 R I+S III﹥2.5 mV (附加)继发性S-T T改变 都与QRS主波相 反
2.右室肥大

右室高电压
*游离壁V1 R/S≥1 RV1+SV5≥1.05 mV R/S avR≥1 R avR>0.5mV *流出道 顺钟向转位 V5(6) S/R≥1 低电压I S/R≥0.5 I QRS <0.5mV 平均心电轴 ≥90度 右偏 继发性S-T T改变 V1

长Q-T综合征 (Q-Tc=0.54s)
尖端扭转型室速
心房扑动和颤动
机制
房颤—未阐明 多个大小不规则折返环? 房扑—基本阐明 大折返环

心电图特点
1.房扑 F波 规则大锯齿波 无等电位线 250-350 bpm 房室传导规律 2:1 4:1 相对规则 心室律 相对齐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41传导
诊断标准
1.右房肥大 P波高尖 Ⅱ≥0.25mV 肺型P波 2.左房肥大 P波双峰 Ⅱ≥0.04S V1 Ptf >-0.03mm· s 二 尖瓣型P
右房肥大 肺型P波
心室肥大
原理 心室肥大后电动势增大,肥大者显示优势 诊断标准
1.左室肥大

左室高电压 RV5+SV1﹥4.0mV 男 ,﹥3.5m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