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2.说出光合作用的实质。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表达式。

4.说出光合作用对整个生物圈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2.通过复习回顾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情感目标】
形成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教学难点: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教学突破:
1.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2.利用典型题例,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七年级上册课本、自主学习指导课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学案的材料等。

教法和学法
1.梳理知识法、构建知识网络、讨论法、探究法等。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
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出示三副图片一道美食醋溜藕片、一份莲藕和荷叶。

师: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份美食醋溜藕片,原料是什么?莲藕中的有机物来自哪里?
生: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光合作用表达式,其他同学写到学案的相应位置。

引导学生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从而引出本节课复习的内容《第三单元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多媒体出示考点扫描
学生对照考点扫描,通过阅读课本相关知识梳理考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案。

三. 生展示交流,师补充完善
师引导生总结出检验二氧化碳、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的方法步骤:
1.黑暗处理一昼夜;
2.设置对照实验,照光若干小时;
3.摘叶,酒精脱色;
4.清水漂洗;
5.滴加碘液;
6.清水漂洗,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四.师再次引导生回到光合作用表达式,让生说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五.达标检测1 . 下面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填序号):。

(1)在步骤 3 中,遮盖黑纸的目的:。

(3)实验前,要将一盆天竺葵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

(4)光照数小时后,撕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
需要“隔水”的原因是。

(5)在步骤 6 中,滴加的试剂是,目的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6))本实验的变量
是。

(7))本实验得到的
两个结论:
①;②。

2.右图所示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甲装置的水槽
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里的水槽里放的清水。

把甲、乙两装置同时
放在黑暗处 24 小时,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

(1)数小时,摘下甲装置内的叶片,经过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颜色
,证明叶片中没有产生。

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2)摘下乙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则叶片的颜色。

原因是。

(3)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 24 小时的目的是。

(4)该实验说明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能
( 储 存 着
能 (5) 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

六.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复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1. 黑暗处理一昼夜;
2. 设置对照实验,光照数小时;
骤 方 3.
摘叶,酒精脱色; 法 4. 清水漂洗; 步 5. 滴加碘液;
6. 清水漂洗,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附:第三单元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复习学案考点扫描
1.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2. 光合作用的实质。

3. 光合作用的过程表达式。

4. 光合作用对整个生物圈的意义。

知识梳理
1.
实验步骤:黑暗 选叶 摘叶
清水漂洗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绿叶在光下制2.实验现象:遮光的部分
,见光的部分 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
3. 实验结论: ;
4. 实验注意事项:暗处理的目的 遮盖黑纸的目的 酒精的作用 ,需要“隔水”的原因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
光合作用的场所
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验的变量 ,选用的植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