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10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10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适用专业:13药学本科学时安排:48实验内容实验一药物氧化变质实验实验二盐酸普鲁卡因的水解变质实验实验三几种有机药物的定性鉴别实验四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五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实验六烟酸的合成实验七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实验八苯佐卡因的合成实验一药物氧化变质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药物结构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及原理。

2.掌握影响药物氧化变质反应的外界因素。

防止药物氧化及水解变质反应的常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有机药物具有还原性,药物或其水溶液露置日光、受热、遇空气中的氧能被氧化而变质,其氧化速率、药物颜色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加快、加深。

氧化剂、微量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可加速、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

加入少量抗氧剂、金属络合剂,可消除氧化反应的发生或减慢反应速率。

三、实验器材:试药:维生素C、水杨酸钠、盐酸氯丙嗪、3%过氧化氢溶液、2%亚硫酸钠溶液、硫酸铜试液、0.05mol/L EDTA溶液、10%氢氧化钠试液等。

仪器:电子天平(感量为1/100)、试管、小锥型瓶(100ml)、水浴锅等。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1、样品溶液的配制:取对氨基水杨酸钠0.5g、维生素C0.25g、盐酸氯丙嗪50mg,分别置于小锥形瓶中,各加蒸馏水30ml,振摇使溶解;分别用移液管将上述三种药品各均分成五等份,放于具塞试管中,试管加塞编号。

2、将上述三种药品的1 号管,同时拔去塞子,暴露在空气中,同时放入日光的直接照射下,观察其颜色变化。

3、将上述三种药品的2号管,分别加进3%过氧化氢溶液10滴,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观察并记录5、20、60min的颜色变化。

4、将上述三种药品的3号管,分别加进2%亚硫酸钠溶液2ml,再加进3%过氧化氢溶液10滴,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观察并记录5、20、60min的颜色变化。

5、将上述三种药品的4号管,分别加进硫酸铜溶液2滴,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6、将上述三种药品的5号管,分别加进0.05%mol/LEDTA溶液2ml,再加进硫酸铜试液2滴,观察颜色并记录。

注意事项:本实验中的各项实验均应平行操作,即相同的试剂及加入剂量、反应的条件及时间等。

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如实书写实验报告实验二盐酸普鲁卡因的水解变质实验盐酸普鲁卡因为局部麻醉药,作用强,毒性低。

临床上主要用于浸润、脊椎及传导麻醉。

化学名对-氨基苯甲酸-2- 二乙胺乙酯盐酸盐性状白色细微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而麻。

熔点153-157℃。

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微溶于氯仿,几乎不溶于乙醚。

一、实验原理盐酸普鲁卡因溶液不稳定,易被水解,在一定温度下,水解速度随氢氧化钠的增加而加快。

二、实验目的(1) 了解pH值对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2)了解薄层层析法检查药物中杂质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0.5%CMC溶液、0.2%对-氨基苯甲酸溶液、0.4%药品:层析用硅胶GF254盐酸普鲁卡因溶液、 0.1mol•L-1盐酸、0.1 mol•L-1氢氧化钠、丙酮、1%盐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甲醇仪器:乳钵、玻璃板(5×20)、毛细管、层析缸、水浴锅、电吹风、紫外灯、显色剂喷雾器、pH试纸、50 ml量筒、100 ml量筒、10ml烧杯x2、50 ml烧杯、100ml 烧杯、200ml烧杯、小勺、滴管、格尺、50ml 分液漏斗、铅笔、5ml移液管、10ml移液管四、实验步骤1。

薄层层析板的制备取层析用硅胶GF粉2. 5g,加0. 5%CMC溶液7. 5ml,于研钵中254研磨成糊状,涂铺在平滑洁净玻璃板(5×20cm)上,阴干,备用。

2。

试液:标准液①0.2%对-氨基苯甲酸溶液,作为点样液A。

②0.4%盐酸普鲁卡因溶液,作为点样液B。

供试液①取0.4%盐酸普鲁卡因溶液5ml,用0.1 mol•L-1盐酸调至pH 2 -3,沸水浴中加热25分钟,倾入10 ml烧杯中,作为点样液C。

②取0.4%盐酸普鲁卡因溶液5ml,用0.1 mol•L-1氢氧化钠调至pH 9 -10,沸水浴中加热25分钟,倾入10 ml烧杯中,作为点样液D。

3.点样在制好的层析板上,距下端边缘2. 5cm处,分别用毛细管取点样液A、B、C、D进行点样,两点间相距1cm,于靠边一侧相距约1cm。

4 .展开用丙酮与1%的盐酸( 9:1 )混合液作为展开剂,置于密闭的层析槽中,待饱和半小时后,将已点样的层析板放入,用倾斜上行法展开,展开剂上升与点样的位置相距一定距离处(一般为10 -15cm),取出层析板,风干。

5.显色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g,溶于30%盐酸25ml及甲醇75ml混合液中)喷雾显色,或在紫外分析灯下看展开的斑点,用铅笔画好。

6.计算根据点样液原点到展开剂上行的前沿距离与点样原点到上行色点中心距离相比求出比移值(R)。

f五、思考题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为什么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显色?3.薄层层析法在药物分析中有何用途?实验三几种原料药的鉴别反应第一组:盐酸普鲁卡因 Procaine Hydrochloride盐酸丁卡因 Tetricaine Hydrochloride第二组:硫酸阿托品 Aeropine Sulfate氢溴酸后马托品 Hematropine Hydrochloride第三组:盐酸吗啡 Morphine Hydrochloride磷酸酸可待因 Codeine Phosphate要求:1.每组内通过鉴别反应(必须用碱基的反应)将两种原料药加以区别。

2.写出反应试剂名称,反应现象及反应式。

3.剩余样品及包装纸必须交回。

几种催眠、镇静、抗癫痫药品的鉴别药品名称: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导眠能 Glutethimide速可巴比妥钠 Secobarbitao Sodium异戊巴比妥 Smobarbital要求:1.以上方法均为药片或胶囊,每人发给其中的一种,通过查药典,拟出实验方法,通过药片中的鉴别反应,确定未知物结构。

2.写出反应试剂名称,反应现象,反应式及未知物的结构。

3.剩余样品及包装纸必须交回。

实验四阿司匹林(Aspirin)的合成一、目的要求1. 掌握酯化反应和重结晶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2. 熟悉阿司匹林的合成方法及限量检查方法。

3. 了解阿司匹林的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为解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

近年来,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治疗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患。

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

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mp.135~140℃,易溶乙醇,可溶于氯仿、乙醚,微溶于水。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试剂:水杨酸,醋酐,浓硫酸,乙醇,稀硫酸铁铵溶液,冰醋酸,活性碳。

主要仪器:天平,球形冷凝器,100 mL三颈瓶,磁力搅拌器,抽滤装置,100 mL圆底烧瓶,温度计,红外灯/烘箱,熔点仪。

四、实验步骤(一)酯化在装有搅拌棒及球形冷凝器的100 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水杨酸10 g,醋酐14 mL,浓硫酸5滴。

开动搅拌机,置水/油浴加热,待浴温升至70℃时,维持在此温度反应30 min。

停止搅拌,稍冷,将反应液倾入150 mL冷水中,继续搅拌,至阿司匹林全部析出。

抽滤,用少量稀乙醇洗涤,压干,得粗品。

(二)精制将所得粗品置于附有球形冷凝器的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30 mL 乙醇,于水浴上加热至阿司匹林全部溶解,稍冷,加入活性碳回流脱色10 min,趁热抽滤。

将滤液慢慢倾入75 mL热水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析出白色结晶。

待结晶析出完全后,抽滤,用少量稀乙醇洗涤,压干,置红外灯下干燥(干燥时温度不超过60℃为宜),测熔点,计算收率。

(三)水杨酸限量检查取阿司匹林0.1 g ,加1 mL 乙醇溶解后,加冷水适量,制成50 mL 溶液。

立即加入1mL 新配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摇匀;30秒内显色,与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1%)。

对照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水杨酸0.1 g ,加少量水溶解后,加入1 mL 冰醋酸,摇匀;加冷水定适量,制成1000 mL 溶液,摇匀。

精密吸取1 mL ,加入1 mL 乙醇,48 mL 水,及1 mL 新配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摇匀。

稀硫酸铁铵溶液的制备:取盐酸(1mol / L )1 mL ,硫酸铁铵指示液2 mL ,加冷水适量,制成1000 mL 溶液,摇匀。

五、思考题1. 向反应液中加入少量浓硫酸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不加?为什么?2. 本反应可能发生那些副反应?产生哪些副产物?3. 阿司匹林精制选择溶媒依据什么原理?为何滤液要自然冷却?实验五 磺胺醋酰钠(Sulfacetamide Sodium )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 掌握通过控制pH 、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2. 了解磺胺类药物的一般理化性质。

3. 学习磺酰胺进行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磺胺醋酰钠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及其它眼部感染。

磺胺醋酰钠化学名为N-[(4-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化学结构式为: NH 2SO 2NCOCH 3Na H 2O .磺胺醋酰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

合成路线如下:1.乙酰化反应(磺胺醋酰的制备) 2.成盐反应(磺胺醋酰钠的制备)三、主要仪器与试剂药品:磺胺。

试剂:醋酐、(22.5%、77%、40%) 氢氧化钠、(36%、10%) 盐酸、活性碳。

主要仪器:磁力搅拌器、三颈瓶、回流冷凝管、抽滤装置、温度计、水浴加热装置、pH 精密试纸、滴管、烘箱。

四、实验步骤(一)磺胺醋酰的制备在装有搅拌棒及温度计的100 mL 三颈瓶中,加入磺胺17.2 g ,22.5%氢氧化钠22 mL ,开动搅拌,于水浴上加热至50℃左右。

待磺胺溶解后,分次加入醋酐13.6 mL ,77% 氢氧化钠12.5 mL (首先,加入77% 氢氧化钠2.5 mL ,醋酐3.6 mL ;随后,每次间隔5 min ,将剩余的77% 氢氧化钠和醋酐分5次交替加入,每次各2ml )。

加料期间反应温度维持在50~55℃;加料完毕继续保持此温度反应30 min 。

反应完毕,停止搅拌,将反应液倾入250 mL 烧杯中,加水20 mL 稀释,用36% 盐酸调H +pH= 4-5N H 2S O O N NaCOCH 3 N H 2S OO NH 2+(CH 3CO)2O NaOH pH= 12-13N H 2S O O NHCOCH 3N H 2S O O N NaCOCH 3 H 2O N H 2S O O NHCOCH 3NaOH pH= 7-8NH 2SO 2NH 2(CH 3CO)2O +2NCOCH 3Na pH7-8NH 2SO 2NHCOCH 3NH 2SO 2NCOCH 3Na HCl pH4-5NaOH至pH 7,于冷水浴中放置1-2h,并不时搅拌析出固体(未反应的磺胺),抽滤除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