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精品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精品PPT课件

LAN LAN
互联网 (internet)
目录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演进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衡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OSI参考模型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
◦ 通常指几千米以内的,可以通过某种介质互联的计算机、打 印机、modem或其他设备的集合
衡量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指标
带宽(bandwidth)
◦ 描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够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 数据量
◦ 通常以bps为单位 ◦ 例如以太网带宽为10Mbps,快速以太网为100Mbps
延迟(delay)
◦ 描述网络上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所经历的时间
目录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演进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衡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OSI参考模型
Data H Data H H Data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主机
交换机 路由器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服务器
Data H Data H H Data
目录
第二部分:局域网基础 局域网概述 以太网技术基础 现代以太网技术 WLAN技术基础
最大线缆长度 500m 200m 100m
Hub
10BASE5/10BASE2
10BASE-T
以太网集线器
内部总线
集线器
Host
Host
Host
Host
集线器(Hub)与主机构成物理星型拓扑
集线器内部采用总线结构,任意时间只有一台 主机能占用总线
总线型以太网拓扑扩展
冲突域
中继器
用中继器可以扩展10BASE5和10BASE2网络范围 所有线缆段都属于一个冲突域
主要局域网技术
以太网
令牌
令牌环网
FDDI环网
目录
第二部分:局域网基础 局域网概述 以太网技术基础 现代以太网技术 WLAN技术基础
早期以太网技术介绍
名称 10BASE5 10BASE2 10BASE-T
速率 10 Mbps 10 Mbps 10 Mbps
介质类型 粗同轴电缆 细同轴电缆 双绞线
OSI参考模型
OSI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OSI RM 定义了网络中设备所遵守的层次结构 分层结构的优点:
◦ 简化网络的操作 ◦ 提供设备间兼容性和标准接口 ◦ 促进标准化工作 ◦ 结构上可以分隔 ◦ 易于实现和维护
目录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演进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衡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OSI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演进
主机
主机
PSTN 主机互连
主机 主机企业来自校园 ISPISP ISP
因特网 (Internet)
企业
主机 局域网
主机 主机
主机
LAN WAN
七层功能
7
高层:负责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6
5
4
3
底层:负责网络数据传输
2
1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七层功能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7
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6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5
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
4
寻址和路由选择
3
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
2
比特流传输
1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星型以太网拓扑扩展
Hub
Hub
冲突域
Hub
用集线器可以扩展10BASE-T网络范围 全部线缆段都属于一个冲突域
用交换机扩展以太网拓扑
Switch
Hub
Switch
隔离冲突域,避免冲突域过大 进一步扩大物理连接范围 提高以太网带宽利用率,增加吞吐量 适应不同的速率和不同的双工状况
目录
第二部分:局域网基础 局域网概述 以太网技术基础 现代以太网技术 WLAN技术基础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
◦ 较粗的纤芯,传输多种不同波长不同角度的光 ◦ 衰耗大,传输距离通常在千米以内 ◦ 成本低
单模光纤
◦ 纤芯与光波长相同,传送单一波长的激光 ◦ 衰耗小,传输距离可达数十千米 ◦ 成本高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讲座
目录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演进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衡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OSI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一组自治计算机互连的集合
公司总部
SOHO
Internet
移动用户
分支机构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资源共享 分布式处理与负载均衡 综合信息服务
常用光纤连接器
ST:卡接式圆形光纤接头
FC:带螺纹的圆形光纤接头
常用光纤连接器(续)
SC:矩型光纤接头
LC:一种Mini型连接器
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
名称
速度
100BASE-TX 100 Mbps
100BASE-FX 100 Mbps
100BASE-T4 100 Mbps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MAN覆盖范围为中等规模,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通常是 在一个城市内的网络连接(距离为10KM左右)
WAN(Wide Area Network)
◦ 分布距离远,它通过各种类型的串行连接以便在更大的地 理区域内实现接入
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 环型
星型
树型
全网状
部分网状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基于电话网的电路交换
◦ 优点:延迟小、透明传输 ◦ 缺点:带宽固定,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初始连接建立慢
分组交换: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
◦ 优点:多路复用,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 缺点:延迟大,实时性差,设备功能复杂
目录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演进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衡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OSI参考模型
对等层通信
Host A
应用层
APDU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PPDU SPDU Segment Packet Frame
Bit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Host B
每一层利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与对等层 通信;每一层使用自己的协议。
数据封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