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摘要: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
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
重视口语交际,培养听说能力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口语交际,包括听话和说话。
听话和说话是人类的口头交际形式,它既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一种生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进行口语交际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含义及特点。
小学生口语交际是学生运用口语接收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的过程。
它是使用最多的最广、是最基本的信息交流手段。
在小学阶段,口语交际训练虽然包含听、说训练,但不同于“听话、说话”训练,它注重的是训练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口语能力。
它具有如下特点:
1.双向互动性。
口语交际强调信息的往来交互,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这样,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2.实用性。
口语交际交流的话题来自于学生生活之中,训练的形式多是当面交谈,与生活实际状况没什么明显区别,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颇具实用价值。
3.思维及时性。
口语表达过程实际上是把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的过程,口语交际中思维的品质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口语交际的质量。
因此,口语交际训练离不开思维训练。
4.时间突发性。
口语交际的发生,不是事先预约好的,有很强的突发性。
5.能力综合性。
口语交际需要全面的表达技巧。
不仅需要听说技巧,还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表情达意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二、小学生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
1.语言环境单一。
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堂上仅是学生听得多说得少,教师是主导角色,说得多做得多。
造成了学生想说没有环境的现状。
2. 学生说话有心理障碍。
课堂上,学生会怕被人指责批评、挖苦讽刺,所以不能踊跃发言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交际内容不精细。
受知识量、感知面的影响在口语交际中的内容是简单粗略的。
4.交际载体多元化。
低年级学生由于在感知方面具有明显的笼统性、情绪性、模仿性,因此,在初步接触口语时带有明显的茫然性。
三、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途径。
1.消除学生说话的心理障碍。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普遍表达能力不强,课堂上缺乏主动说话的勇气和热情。
学生越怕当众说出来,教师就越要在反复的
锻炼中帮他克服紧张的心理状态。
2.激励学生说话的兴趣。
口语交际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
(1)创设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口语交际训练要精心设计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学生不仅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也能丰富生活经验。
(2)确立话题,激发兴趣。
确立学生感兴趣能实践的话题。
(3)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兴趣。
教师在学生的表达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完整。
(4)提出要求,学会倾听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应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勾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听的兴趣。
然后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们有目的地听,通过听有效地学会说。
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将口语交际容入识字教学中进行训练。
(2)将口语交际融入阅读教学中。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依据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无拘无束的自由表达是口语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3)将口语交际融入朗读教学中。
学生在朗读中具有一定的语感,平时说话也会不自觉地应用一些朗读技巧,语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语调语气的变化,还有朗读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都会达到训练学生有感情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4)将口语交际融入写话教学中。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有感而发,说真情写实感。
4.加强口语交际的互动。
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语言时间的时间和空间,在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真正“会说会说”。
5.创设多种口语交际的途径。
(1)看可再说。
“看”指观察。
让学生观察图画、事物、动作、自然力,然后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结果用口语表达出来。
(2)边画边说。
教师可通过富有思考性的提问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给学生以更多的答问说话的机会,使他们的口语更具有针对性,更有说理性,更有条理性(3)演中说。
组织学生尝试合作表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巧妙地使他们进入特定情境中。
在活动中全面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形成角色意识。
(4)玩中说。
“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永远是生活在游戏中的”。
低年级儿童喜欢做游戏,把口语交际训练融于各种游戏之中,采用灵活的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在玩中学。
(5)做中说。
通过开展问路、做客等课外时间活动,引导他们把自己参加活动的所见所想讲给同学,把做与说结合起来,使他们不仅有兴趣说,也有话可说,促进了口语交际与时间的结合。
6.把握交往的机会。
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积极主动地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进行时间。
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的身边充满着可以利用的口语交际资源。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育和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中去发掘口语交际的丰富素材,而且生活实践同时也是对口语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是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生活在社会之中,与人打交道的际遇无处不在,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争取多说话,尤其是当众说话。
做一个落落大方,说话得体,做事受人欢迎的小学生。
参考资料:
[1]潘仲茗、臧铁军:《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研究》[M] 北京:朝华出版社 2000.8,145-167
[2]周宏、高长梅:《学生生存能力培养全书》 [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9.5,527-632
[3]唐树艺:《教师口语技能》[M]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128-164
[4]王志凯、王荣:《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4-52
[5]唐树艺:《教师口语技能》 [M]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