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竞赛试题一、积累和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树杈(chā)脸颊(jiá)羚羊(líng)意见分歧(qí)B.不禁(jìn)撒谎(sā)沉寂(jī)絮絮叨叨(dāo)C.憔悴(cuì)匿笑(nì)祷告(dǎo)侍弄花草(shì)D.蹲下(zūn)霎时(chà)攥着(zuàn)尊君在不(fǒu)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决别并蒂疲倦不堪翻来复去 B. 委曲感概爆怒无常恍然大悟C.捶打纠纷形影不离小心翼翼 D. 绽开狡猾浑为一谈花团锦簇3.填写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

(10分)(每空1分)①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 。

(朱熹《观书有感》)② _____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 。

(杜牧《泊秦淮》)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

(马致远《天静沙•秋思》)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 _。

(晏殊《浣溪沙》)⑥ 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⑦争渡,争渡,(李清照《如梦令》)⑧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⑨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⑩,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5.名著阅读(4分)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

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

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

有只狐狸听见鸡叫。

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

鸡(),继续打鸣。

狐狸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

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

”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

只要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

”狐狸立刻就去叫门。

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1)选用成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加思索一本正经信以为真无动于衷二、古诗文阅读(25分)(一)诗歌赏析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6.作者白居易是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往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

(1分)7.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3分)8. 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1分)(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列几个加点的字词。

(2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2.句子翻译(2分)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两处朗读节奏(2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14.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认识。

(3分)(四)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5.解释加点词(2分)愿.得主人书:遂.成大学: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17.我国历代刻苦求学的事例很多,试写出两个。

(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18.选文中甲处应填;乙处应填。

(2分)A:糊里糊涂 B: 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D: 稀里糊涂19.节选文字所写的事件是_____ ,表达了“我”对老师的__ 之情。

(2分)20.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中“他”和“孩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分)21.文中加线的词语似乎都与孩子的天性不合,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

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作者这么写的目的?(3分)22.如果将文中最后一句改成“我很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

”行吗?为什么?(2分)(二)童年读书莫言(有删改)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

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③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④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1)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⑤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

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

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

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

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

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⑥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

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

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

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 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⑦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

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23.本文主要写借阅的四本书来讲述作者童年迷恋读书的一系列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4分)为读《封神演义》;为读《青春之歌》;为读《破晓记》;为读《三家巷》。

24. 阅读第②段,请说说为什么“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2分)25.结合课文,根据要求,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加点词语“忐忑不安”的含义是:加点句子“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的含义是:(2)这个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26.结合选文,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27.你有没有印象最深的书?说说你阅读它时的感受。

(不少于50字)(3分)四、作文(50分)题目:举手前后要求:写记叙文,表达进入初中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5. 无动于衷信以为真聪明的人临危不乱,巧妙而轻易地击败敌人。

6.唐7.触觉、视觉、听觉8.参考:孤寂凄冷9. 约定离开 10.无信无礼11. 通过元方回答友人“待君久不至,已去”,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通过元方反驳友人“无信”“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礼识仪的孩子;通过元方面对友人惭愧,依然入门不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个性率真的孩子。

结合文章言之成理即可。

17.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韦编三绝、以荻画地等。

18. B C 19.梦里寻师思念 20.“我”21.“默默地”一词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

“漫长”看似反常,更显得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与挚爱,更能突出作者非常爱戴、敬佩老师,对老师恋恋不舍。

22.不行,原句感情深沉含蓄,换后感情平淡,显得空乏,表达效果较差。

23.(4分,每空1分)答案示例:(1)给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有被人家监督着在磨道里看半天书的资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