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技术》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学时:80
学分:6
适用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建筑制图与CAD、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楼宇安防技术。
后续课程: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等。
开课单位: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组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
二、课程教学目标
《楼宇自动化技术》作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建筑水电等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课,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设计楼宇自动化设备监控系统软硬件的能力,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楼宇自动化技术系统的能力,诊断和排除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及中央控制室故障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智能建筑基本概念、主要特征、主要内容、发展趋势。
2.了解智能建筑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
3.系统掌握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功能、集成。
4.能运用Honeywell Excel 50控制器进行楼宇控制系统设计、调试。
5.熟练应用Honeywell Excel CARE软件包,生成楼宇设备工作原理图、控制策略、开关逻辑、时间程序等,并能进行系统调试。
6.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
四、课程教学实施
本课程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日标对
教学方式、方法和教材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试验。
实施过程有如下特点:
1.增加专业课课堂教学的内容承载。
不但有知识的传授,还有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训练;不但有专业内容的教学,还有基本素质(设计能力、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训练。
2.本课程以先进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引探教学法”。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不是灌输;学生的工作是对知识的探索和对技能的主动练习,不是死记结论。
3.课程内容的选材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注意实用性、操作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叙述方式注意照顾普高生与职高生的特点,从初学者的认识规律出发组织教材内容。
4.不但有每堂课的课程讲授的设计(微观设计),而且有全学期的整体安排(宏观设计)。
实现全课程教学内容的双循环。
5.课内设计的任务是进行综合能力训练,不可以用单项的作业取代。
学生要完整地完成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任务,以积累职业岗位上不可或缺的综合经验,锻炼本专业的综合能力。
6.每次课程不是从定义出发,而是以实际问题引入,以实例引导,以实例功能的改进为动力。
从实践到经验再上升到理论。
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课内外结合,讲、作、问、答、练、考、多线并进,使整个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过程中,讲授、问答、练习、考核等内容多线并行、有条不紊地推进。
7. HONEYWELL Excel CARE软件包,是实现楼宇自动化的专用和重要软件,并且代表国际领先水平,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探索,以便充分发挥其功能,为楼宇自动化服务。
五、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1.师资要求
◆专任专业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
◆专任实训教师要具备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中级工以上的资格证书(含中级工)或工程师资格;
◆本专业专任专业教师“双师”资格(具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或企业经历);
◆专任专业教师应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
2.实践教学条件
◆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要求一个实训室及一个多媒体、网络机房。
◆实训课最好由二位教师上课,以便于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除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知识表达能力和对学生的引导能力。
◆Honeywell Excel 50 DDC,楼宇设备系统(如给排水系统等)。
◆Honeywell Excel CARE软件包,楼宇设备模拟对象,以便教师进行组态设计演示和学生进行项日设计和调试。
六、课程考核说明
1.每组要进行系统的设计、调试,写出实训报告,并进行答辩,该部分占总成绩的60%。
2.出勤、作业与课堂答问占总成绩的40%。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楼宇设备监控及组态》姚卫丰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智能建筑自动化技术》胡崇岳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6
《智能建筑》张瑞武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8
《楼宇智能化技术》张振昭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
《智能大厦智能小区》黎连业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 8
《智能大厦》李晶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8
(美)Honeywell公司,Excel CARE日标取向、图形主导工程软件说明书。
[附]执笔人:卢航远制定(修订)日期:2009/7/12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