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翩然(piān)骨骼(ké)褶皱(zhē)衰草连天(shuāi)孤衾独枕(qǐn )B . 追溯(sù)龟裂(jūn)狩猎(shòu)鸡毛掸子(dǎn)挑拨离间(bō)C . 砂砾(lì)缄默(jiān)两栖(xī)叱咤风云(chì)白发鬓鬓(bīn)D . 瞭望(liáo)弥漫(mí)绚丽(xuàn)勤能补拙(zhuó)强词夺理(qiáng)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毛骨悚然转弯抹角走头无路谈笑风生B . 永垂不朽栩栩如生言简意该豁然开朗C . 鬼鬼祟祟众志成城眼花缭乱意想天开D . 杯盘狼藉得意洋洋锲而不舍踌躇满志3. (2分)(2016·贵阳) 下列关于名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水浒》中,宋江的绰号“拼命三郎”,和他相关的故事情节有“三打祝家庄”“私放晁天王”“误入白虎堂”等。

B .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躲在箱子里,不料箱子被老鹰叼走,于是他就从慧骃国直接来到了大人国。

C . 《简•爱》中,为了试探简•爱的心理,罗切斯特说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并邀请简爱参加这场婚礼。

D . “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这是《傅雷家书》中父亲对儿子的尊尊教导。

4. (2分) (2017七下·徐州月考)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 . 《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

C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的都德,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小东西》。

D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了帼国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5. (5分)用原文语句回答。

(1)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潮平两岸阔,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2020·广州) 名著阅读(1)下图取材于《西游记》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请根据画面提示,写出猪八戒上花果山请孙悟空的原因。

(2)《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有很缺点,但也不乏闪光之处。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往往就是这样,优缺点并存。

请从下面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林冲(《水浒传》)②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③祥子(《骆驼祥子》)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 (15分)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从7月1日起,三峡工程大坝坝顶将首次对游客开放。

游客可乘坐电瓶车登上巍巍大坝,在泄洪坝段长100米、宽5米的指定区域下车拍照观景,零距离触摸这一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

据悉,此次坝顶开放为试运行,开放期限初步定为3个月,9月30日结束。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奶奶的粽子韩逸萌①“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

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柔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苹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裹携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庸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

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

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

将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用一撮米盖在上面。

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

奶奶的大手紧紧地捏看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

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

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儿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

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

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

”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

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晾在盘里。

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

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

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拨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

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胀肚,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El渐白头。

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

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地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全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划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②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儿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4)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地敲打我回忆的味蕾”?(5)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

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9. (20分) (2016七上·温岭期末) 现代文阅读(一)一棵小桃树贾平凹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

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

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

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里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

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

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

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

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

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

大家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

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

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可怜的小桃树!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奶奶。

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

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

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了小桃树的“可怜”?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

(3)本文标题是“一棵小桃树”,但内容却多次提到奶奶,作者这样写是否偏题?为什么?(4)从小桃树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积极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