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制史主观题背诵题纲

法制史主观题背诵题纲

79. 北洋政府立法活动的特点(16简答) P473-474
80.《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的内容P474
81.《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的特点/与《临时约法》的区别P474
82.《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的特点P475
8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到北洋政府的政体变迁
第六章南京国民政府及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
68.礼法之争的内容/法理派与礼教派争论的焦点P468
69.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P469-470
70.清末修律活动的影响/历史意义(14简答) P470
71.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主要内容/清末的领事裁判权制度(10简答) P470
72.清末司法机关的调整/清末司法组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1简答) P470
61.唐朝至清朝司法机关的发展演变
第五章清末民初的法律制度
62.《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P465
63.《十九信条》的内容和影响P466
64.《大清现行刑律》的特点/变化P467
65.《大清新刑律》的特点(06简答)P467
66.《大清民律草案》的立法原则与特点P467
67.清末商事立法的主要特点P468
84.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原则P476
85.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经历的阶段P477
86.南京国民政府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09简答) P477
87.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11简答) P477-478
88.《中国国民党训政纲领》的主要内容和意义P478
89.《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主要内容(14简答) P478
法制史主观题背诵题纲
1.参考2/3均认定的标""
2.参考3/3均认定的标""很重要
第一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
1.中国传统法制的主要特征(20新增) P417
2.中国法制历史的优秀传统(20新增) P417-418
3.中国国家和法的形成特点/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P418
4.中国古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历史演变
21.汉朝的法律形式P430
22.汉代法律儒家化的主要表现P430、433-434
(1)上请:
(2)亲亲得相首匿:
(3)春秋决狱
(4)秋冬行刑
23.文景刑制改革的内容P430
24.汉朝的刑罚适用原则P430
25.汉代选拔和任用官吏的主要方法P432-433
26. “春秋决狱”的影响P433-434
43.宋朝不动产买卖契约成立条件P448
44.辽朝法律制度P450
45.西夏法律制度P450-451
46.金朝法律制度P451
47.秦朝至宋朝主要法律形式的变化
第四章元明清法律制度
48.元朝监察制度的发展P454
49.明朝犯罪与刑罚的主要特点P456
50.明朝“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P457
51.明代“三法司”的职责分工/明朝的中央司法机关P458-459
52.明朝诉讼制度的特点P459-460
53.明朝的会审制度P460
54.清朝法律维护满族特权的表现P461-462
55.清朝民事主体的变化P462
56.清朝债权削度的发展P462-463 57. 清朝的秋审制度P464-465
58.清朝幕友胥吏的作用P465
59.唐朝至清朝财产继承制的变化
60.唐朝至清朝篇章体例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法典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例》篇章体例的发展演变(15简答)
5.西周宗法制的基本原则P420 6.如何理解“礼”P421
7.礼与刑的关系P421
8.何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P421
9.西周主要刑法原则P421-422
10.西周婚姻关系的成立须具备的要件P423
11.西周婚姻关系的解除P42312.布成文法的历史意义P424-425
13.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P425
101.抗日民主政权(陕甘宁边区)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P485
102.抗日民主政权(陕甘宁边区)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P485-486
35.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P439
36.唐律关于自首的规定P439-440
37.唐代三法司的主要职责
38.简述“新五刑”的主要内容P441
39.唐朝对犯“十恶”者处刑的特点P441
40.唐朝关于六赃的处罚原则P442
41.唐代三法司的主要职责/唐代中央司法机关P445
42.唐朝关于法官责任制度的规定P446
73.清末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16简答) P471
7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特点及历史意义(12、17简答) P471
7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13简答) P471
7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P472
7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13简答) P472
78.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07简答)P472-473
14.《法经》的主要内容P425
15.《法经》的特点及其地位P426
16.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P426
第二章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17.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P426-427
18.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12分析论述)P427
19.简述秦朝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P427-428
20.汉律六十篇的主要内容P429
9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内容P483
9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历史意义P483
9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主要内容P483
9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的主要内容P484
9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的主要内容P484
100.《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主要内容P485
27.汉朝秋冬行刑的影响P434
28.《曹魏律》的成就P434
29.《晋律》(《泰始律》)的主要成就P434
30.《北齐律》的特点P434
31.律学发展的特点P435
32.“准五服以制罪”的主要内容P435
第三章隋唐宋法律制度
33.《开皇律》的主要成就及历史影响P436
34.唐律十二篇/《永徽律疏》/《唐律疏议》的主要内容P438
90.《中华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P478
91. 1935《中华民国刑法》的特点(08简答) P479
9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华民国民法》的内容和特点(05,10,12简答)P480-481
93.南京国民政府的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P482
94.革命根据地宪法性文件确立的政体变迁P483-48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