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制度的现状和评价.ppt
中国教育制度的现状和评价.ppt
我们的教育不但没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反而 将其压抑殆尽。不去考虑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引导出来,只是一位劝学生苦学,这种不注重教学规 律的做法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后果。
教育理念的弊端
课程设置过难,本科阶段专业设置也过早。学 生在未接触社会前,志趣还没有相对稳定下来, 未来从事什么行业会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过 早地将学生纳入到某一专业领域,而很多学生 日后未必会从事这一行业的工作,这会造成相 当大的浪费。 其实,如果学生的能力得到有 效的培养与发展,再来学习某一领域的专业知 识,这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可惜我们的教育 无视教育规律,一心想尽快使学生成为可用之 材。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拔苗助长的做法。
教育理念的弊端
当前的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为主, 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很不活跃。在课程设置上,与实 践结合紧密的设计性课程设置过少,这不利于培养学 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过于 强调记忆的扎实牢靠以及解题方法的精妙,却对逻辑 思维不够重视,这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现在的教育仍然是知识灌输,而不是能力培养、素质 教育,这是当前教育最突出的问题 另外,在校期间, 学生所学课程设置过难。同时这些课程与实践过于脱 节,这会使得只有少部分人能获得名次靠前的成就感, 而大多数人难以从学习中体会到什么乐趣。。
教育体制的弊端
教育垄断化 我国的教育水平不够高,从体制上的原因来说
就是官办教育处于垄断地位,以及教育的计划 经济成分过重。这种情况使得教育界因循守旧, 固步自封。教育不是向学生负责,也不是向市 场负责,而是向上级负责。在这种情况下,花 了十多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出现求职难的现 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包括成人技术培训、成人非学历高 等教育以及扫盲教育。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46万所, 在校生6293万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结业人 数280万人;成人初等学校5万所,在校生227万人。
中国教育制度的现状
入学制度:小学一般实行就近入学制度和择校制度;初中实行 免试入学和择校制度;初中升高中,实行中考制度,选拔优秀 学生升入重点高中;为了确保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质量,中国建 立了严格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已取得高中毕业文凭的学 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方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小学教育 为6─11岁儿童设立。小学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也有 由企业和私人创办的。实行五四制的,小学学制5年。实行六三制 的,小学学制为留念。
中等教育 为12─17岁的少年提供的教育。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 和业务部门兴办。中等教育机构为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各类中 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学通常分为初中和高中,学习年限各为3年。 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高中学习,还有一部分升入职业高中和中 等专科学校学习,学制为3─5年。
中国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高等教育 指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中国实施高等 教育的机构为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学校承 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
中国高等教育分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中央其它 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高等学 校、地方中心城市办的高等学校以及民办学校。中国大 学与独立设置的学院是属于同等地位的高等教育机构。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研究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王鹏
中国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学前教育 是指 3─5岁的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的教育。幼儿园一 般由民间兴办,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幼儿接受学前 教育的需要,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正从城市向农村推进,一些乡 镇已基本普及了学前1年教育。
中国教育制度的现状及评价
公共管理学院:彭鹏、张海明、王馨
中国教育制度的现状
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以“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为教育方针。不断深 化素质教育。并坚持把“普九”和 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 中之重。
国家设教育部,作为国务院教育行 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 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各 直辖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各省、自 治区设有教育厅,各地方市、区、 县都设有相应的教育局或教育办公 室。
中国教育制度的评价
办学方向
教育理念
体制的弊端
教育发展的不公平
办学方向存在偏差
基础教育发展不足 以公共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例,发达国家在5%甚至7%
以上,而中国2001年为3.19%,2002年为3.41%,均未 达到国家制定的在2000年达到4%的目标。再看人均公 共教育经费就更惨,瑞典为2000美元以上,美、日、 德、法等在1000~1500美元,中国仅为9.4美元(据 《南方周末》2003年新年特刊)钱少尚不足惜,可叹 的是这一点钱还没有用在政府理应承担责任的义务教 育上,而是大多用在了本应依赖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 教育上,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生均公共教 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美国为1:3:2。目前,中 国的公共教育经费92%花在了高教上。用8%的资金去保 证义务教育。
办学方向存在偏差
当前的教育过分强调精英教育,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重 点中小学、重点大学,而很少重视职业中学以及职业 教育。近些年来考研热又持续升温,相形之下职业培 训却不够发达。大部分人考大学以及考研是为了找到 一份好工作。而除了研究所外,很多工作并不需要太 高深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了过多的理论知识,却不 具备工作技能。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一方面造成了极 大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求职时遇到很大困难。 当前高级技工的缺乏,以及本科生求职难都说明了这 种不重视职业教育所带来的害处。
教育经费:实行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筹措教育经费的 体制。目前,属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所需经费在中央财政拨 款中安排解决;属地方管理的学校,所需经费从地方财政中安 排解决;农村乡、村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学校,所需经费主要 由主办单位安排解决,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社会团体和贤达人 士举办的学校,所需经费由主办者自行筹措(包括向学生收费, 向社会募捐等)。除上述经费来源外,国家提倡各级各类学校 开展勤工俭学,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增加一些经费收入,以改 善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