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王旭梅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 对英语非常好奇, 总想早一点开口说英语, 这样的热情对英语学习非常有利, 但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往往缺乏耐心。

因此, 教师需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难易适中的训练方式。

若太难, 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对学习丧失信心;若太容易, 学生又会感到毫无挑战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举例:侄女学英语的事例)三、提升教师自身素养课堂教学是我们进行英语教学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学习材料和练习语言的来源,这就需要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首先要具备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与素养。

尤其是教一门新的语言,教师自己的发音应该准确无误,就可在学生的启蒙阶段“一锤定音”,让学生受益终身;反之,则会给学生今后全面学英语制造麻烦。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可塑造性强,他们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若一旦走了调,今后再正音可就是“积重难返”了,这一点是不容小视的。

具体做法: (一)多听原版磁带, 提高教师语感能力。

教师必须每天保证一定的英语学习时间, 特别是听一些语音纯正的原版磁带, 感受英语语感。

(二)模仿录音朗读, 提升教师语音面貌。

教师还应安排适当的时间集中进行“新概念英语”等材料的模仿练习。

通过模仿训练, 教师们的语音面貌得以提高。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谁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

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语言技能一级目标一级:听做:1、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2、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3、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4、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说唱:1、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英语;2、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3、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4、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5、能够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词语,6、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一20首,说歌谣15一20首;7、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玩演:1、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2、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3、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如(小红帽)等。

读写:1、能看图识字;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4、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视听:1、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2、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一25分钟)。

语言技能二级目标听: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说: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读: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写: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玩演视听: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3、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4、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5、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一、首先我从提高学生的听的能力方面谈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仅会倾听老师的发音,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音。

倾听老师及录音的正确发音,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对会倾听的学生给与表扬和鼓励,在表扬的同事,不认真听的同学就会引起注意,对他们是一种错面提醒,这样比直接对不听课的同学进行批评,效果会更好。

2 加强对学生听力习题的训练小学的听力训练材料相对中学来说要少得多。

我们学校现在用的是上海版牛津英语教材。

手头上有的听力训练材料,除了牛津一课一练之外,还有一套是前几年去威海学习带回来的一套听力材料。

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这两套练习之外,我们常常自己设计一些相关的听力习题,自己录音。

因为我们一、二年级期中,期末考试没有笔试,只有听力和口语的考试。

因此平时就要多加强听力训练。

另外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辨音的训练,也是提高听力的训练的一种好方法。

如:学习sleep ,live 等单词的举例说明。

3、听音模仿,留听音的作业都是十分必要的。

(马赞臣的例子)4、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用英语授课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先决条件。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重要的信息输入。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教师用英语上课在开始时可能会有点不适应,不习惯,这时教师的语速可以慢一些,用词可以简单些,必要时可以用汉语加以辅助,再逐步过渡到正常语速和用语。

这一过程将是长期的,需要教师有极大的耐心,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

但只要教师长期坚持,学生的听说能力必有提高和进步。

二、在提高说的能力方面来谈:在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属于输入,说属于输出。

教师必须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入内容,创造语言输入环境。

小学生不像中学生羞于启齿,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只要老师多鼓励,多激发调动积极性,他们在课堂上便能够淋漓尽致的发挥。

(谈谈看学校评估系统中,中学的英语课对我的启示)1语音是听说的基础,因此要抓好语音教学语音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能正确的掌握语音,就相当于学好一门语言已迈出了一大步。

介于学生的年龄、心理的特点,教师更应重视,只是教学的形式要生动、有情趣,富有表演性,让他们乐于接受。

音标是语音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年级对音标教学有不同的形式、方法。

音标教学分别采用听、模仿、练说、使用等一套递进式的教学方法。

先听清基本发音,再模仿发音,老师再示范讲解其口形,指导正确的发音方法,再让学生相互练说,互补不足,让他们自己来当老师学拼音标词,可以满足他们的一种成就感,这样对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能力有莫大的帮助。

2鼓励学生开口说。

教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学比如,大胆说;没错;没关系;相信你能说好的......尤其对一些口头表达不太好的学生,只要他开口说了,就要给予鼓励,有一点进步就给予表扬。

(我的奖励机制)特别是在起始阶段,教师一是不要过分注重语法,在学生说话时,不要有错必纠。

二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

三要多采取鼓励性的评价方式,尽量肯定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功,哪怕这成功仅仅是局部甚至只占1%。

鼓励学生开口说有以下几种方法:1)带读。

(学生带读,举出我们班的王雪纯同学领读的例子)小学生英语听说的基础,是要熟练地掌握课本中出现的单词、词组和句子。

而学生对这些东西的掌握是光靠课堂上听几遍录音或者看几遍录像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反复带读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重要。

带读的好处很多,它可以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因为它可以不受有无电源,有无电化教学设备等的影响,可以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带读时,教师要要求学生读清楚、读准确、读流利,直到他们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流利地朗读为止。

当然,要搞好带读,为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语音、语调等,教师在带读时应确保自己语音和语调的正确,掌握好意群、连读、爆破、停顿等,做到自然流畅,抑扬顿挫,富有感情,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我们在中师学习是的一点体会)此外,教师要一边带读,一边注意学生跟读的情况。

2)朗读。

朗读是借助语音形式,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绘声绘色地、入情入理地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有声语言的活动。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切用口与耳才好"(《叶圣陶语文论集》)。

叶先生所说的"用口与耳",指的就是在语言的学习及教学过程中,要多进行朗读。

朗读用之于小学英语教学,同样可以营造和活跃学习气氛,再现英语的作为语言的活的本质,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弥补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的不足。

3)问答。

师问生答是英语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常用方法,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其学习注意力,诱发其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其聪明智慧,充分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

问答的方式可以依学生水平的高低而变化,从比较简单、机械的、日常的问答开始,逐步发展到比较复杂、灵活的、非日常的问答,既可以问学生个体,也可以问学生集体。

4)背诵。

学生年龄小,记忆力好,尤其是机械记忆能力强,教师在英语教学时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充分利用。

对小学生而言,背诵不仅可以使他们很好地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扩大词汇,形成语法意识,集中注意力,改善和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加深理解和消化吸收所学内容,同时,由于课堂上的背诵大都是通过朗读来进行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背诵活动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灵活地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中应该熟记的词、词组,尤其是句子和段落,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能脱口而出。

5)复述。

复述是指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按照一定要求,遵循一定顺序,运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内容比较准确地进行讲述,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灵活运用已学语言知识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