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t评审标准概述
1评定方法 1.1 车身质量评定分两步进行: ※视觉检查评定表面状态和配合以及安装件的拼缝。 ※车身表面的触摸检查要用触摸手套。 1.2 必要时用类似冲压质量审核的方法采用磨石拉磨: ·拉磨用一块拉磨石(最小度数20×20×200mm)。 ·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磨石拉磨 (例如:10×10×100mm)。 ·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 ·拉磨基本上从长度方向进行,部分特殊的地方还补充横向 的拉磨。 1.3 根据对所有确认了的缺陷进行评定并记录在评价单上, 由评分等级决定是否返工。 1.4 表面和配合分别评价,扣分值算在一起。 2 评定要求 ·包括底板的整个车身总成和每一个缺陷都要进行评定。 ·车身表面必须消除A级和B级缺陷。 ·车身被划分成3个缺陷区(一、二、三区)。
白车身Audit评审标准概述
质量部 2010-10
为指导白车身产品质量审核作业, 为指导白车身产品质量审核作业,通过对合格白车身的质量 抽查,获取质量缺陷信息,确定质量等级及其变化趋势, 抽查,获取质量缺陷信息,确定质量等级及其变化趋势,并为白 车身的质量改进及考核提供依据。 车身的质量改进及考核提供依据。
本标准规定多功能商用车白车身表面质量标准等级的评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多功能商用车白车身表面质量标准等级的评定方法, 对白车身表面质量的过程检查, 对白车身表面质量的过程检查,提供多功能商用车白车身奥迪特评 审使用。凡多功能商用车公司所有新产品、 审使用。凡多功能商用车公司所有新产品、产品更改以及应用或环 境有变化的沿用产品(包括:产品交付给顾客后其之抱怨(投诉) 境有变化的沿用产品(包括:产品交付给顾客后其之抱怨(投诉) 或退货的产品) 和/或退货的产品)均适用之。 或退货的产品 均适用之。
5.1AUDIT评审程序评审流程
工作流程和内容 5.2 AUDIT评审小组 AUDIT评审小组
评审小组评审时,要求把着眼点放在对实物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上。评审员要求有较高 的素质,了解产品的特性,并有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文化水平。评审过程要公正、公 开,严格要求,讲评内容要真实,不能随意改变标准,同时需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客 观、独立地观察实物进行评审。 5.3 评审地点、 评审地点、设施
③ 检查影响整车表面件装配的总成相关部件质量及安全项
㈠检查顺序:前仓→前风窗→左侧门洞→左侧车仓→后风窗→右侧门洞→右侧车仓 ㈡检查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CO2气体保护焊脚高及焊缝长,目测其有无焊瘤、点 焊击穿、开焊、透焊等现象,目测其连接法兰是否平齐,焊点有无飞溅,边缘有无 毛刺及点焊是否整齐和边缘有无不平波浪,若存在缺陷则及时用记号笔标识。
6.5评审实施 评审实施 ① 评审白车身的表面配合质量
㈠ 评审顺序:前盖配合处→左侧翼子板、左侧围、左前门、门槛配合处→侧围、 顶盖配合处→右侧翼子板、右侧围、右前门、右中门、门槛配合处。
㈡评审方法
a)用前盖专用垫块分别垫在前盖和翼子板左右配合处,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间隙,并测量其平 面度,目测圆滑过渡处,若存在缺陷则用记号笔在缺陷处标记。 b)用吸铁将左前门,左翼子板位置调整为最佳状态,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间隙及平面度,并观 察其棱线是否平齐,若存在缺陷则用记号笔在缺陷处标识。 c)用专用垫块将行李厢盖与左右侧围配合调整为最佳状态,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间隙,平面度及 目测圆滑过渡情况,存在缺陷则用记号笔定标识。 d)用吸铁将右前门,右中门,右翼子板位置调整为最佳状态,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间隙及平行度 情况,观察其棱线是否平齐,存在缺陷则及时用记号笔标识。
4 扣分规则 4.1按缺陷种类扣分 同一个件上出现的各种不同类型缺陷都扣分。 4.2按件扣分 (1)同一个件上,一种缺陷只扣一次。 对于同一个件上的同一种缺陷,应按每个缺陷扣分的规定,将其缺陷长度、面积累加起 来扣分。 (2)不同责任单位造成的同种缺陷(不分区域)按两个缺陷扣 分。例如:前盖表面有两处划伤,分别为冲压和焊装所造成,则冲压和焊装各扣一次 (3)如果某个延续性的缺陷(如:刨痕、划痕等)位于同一件上:同时位于1区及2区 同时位于2区的一般部位及较显眼的部位,例如:门装饰条上部及下部,则对该缺陷只 扣1次,就当该缺陷全部位于最严重的部位。 (4) 同一种缺陷涉及同一件上不同区域(1区/2区或2区/3区) 例如:划伤、表面麻点等则按照缺陷扣分值最大的,对该缺陷只扣1次。 (5) 相连件由同一种原因造成的同一种缺陷按件扣分。 例如:当一个划伤涉及一个件而且延伸到相邻件上时:当作2个缺陷扣分 当一个刨痕明显涉及: 右前翼子板:返修痕 右前侧围:返修痕 右前门:返修痕 ,则扣3个缺陷。
找出各项缺陷后,填写《 期白车身AUDIT报告》,按照《白车身质量审核评 报告》 按照《 ④ 找出各项缺陷后,填写《 年第 期白车身 报告 分标准》扣除相应分数。 分标准》扣除相应分数。
⑤根据扣除分数的总值,按《白车身质量审核等级表》查得此白车身总成相对应的质 根据扣除分数的总值 按 白车身质量审核等级表》 量等级。 量等级。 6.6检查结束 检查结束
1区:定义为车身表面防擦条以上,包括前盖、尾门外表面部位。(车身装裙边护罩 上限以上部位:门裙边以上,两翼子板以上,侧围裙边上限以上,前盖、尾门等主 要指这些部位的外表面,外观评价)
2 区:定义为车身表面防擦条以下,以及前盖、顶盖、门、侧围内表面覆盖不住的部 位。(车身装裙边护罩上限以下部位—门、两侧围、两翼子板,前盖、尾门、侧围内 表面覆盖不住的部位的表面,外观评价)
·A级表面缺陷不以区间所属关系加以评定; ·B级和C级表面缺陷以区间所属关系加以评定。 ·这种工作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车身部件。 ·A、B和C级配合缺陷不以区间所属关系加以评定。 ·车身上表面范围(外表面),在成品车上是被其它部件覆盖着的,只要这个部件是 能够明确定义的,就按区降低一级评定。 ·车身上表面范围(内表面),在成品车上是被其它部件覆盖着的,只要这个部件是 能够明确定义的,就可取消对这些范围的评定。 ·在加油盖口水平线或车门把手凹坑水平线以上或以下同一类的表面缺陷在评定时算 在一起。 ·门内冲压件(二区)上同类表面缺陷分为铰链面区、门锁面区和窗框区并把评定算 在一起。前后盖按左右分开。 ·门框冲压件(二区)上同类表面缺陷分为A柱区、B柱区、门槛和顶,以及B柱、C柱、 门槛和顶并且在那里总算在一起。 ·个别出现的麻点在评定时一起算在它所在的部件上就象1区上的缺陷一样。 ·焊接点缺陷按部件总算在一起。
② 检查白车身的表面质量
㈠ 检查顺序:发动机盖→左翼子板→左前门→左侧围→顶盖(左侧)→行李厢盖→右侧围→右中门 →右前门→顶盖(右侧)→右翼子板 ㈡ 检查方法:戴专用手套触摸白车身表面件是否平整,有争议处用油石证明其存在结果;检查有 无其它表面缺陷(凸包、凹坑,压痕,焊点飞溅,打磨痕迹,划伤,残胶,油污等),对存在缺陷的地方 及时用记号笔标识。
·在营运车辆车身的以下范围(零件组)每一零件组的同样类型的缺陷归总算在一起。 ·侧面部件内部中间左面; ·侧面部件内部后面左面; ·侧面部件内部中间右面; ·侧面部件内部后面右面; ·车顶内部; ·底板包括轮罩; ·挡泥外凸弧形板下部边缘(二区); ·顶上外表面焊点。
3 缺陷的分级与评分标准 3.1 A级缺陷 A级缺陷与区间无关,以100评分。 3.2 B级缺陷与评分标准 ·在表面的B级缺陷评分取决于区间: 一区/(B1): 40分 二区/(B2): 30分 三区/(B3): 15分 ·在配合方面的评分与区间无关,都扣40分。 3.3 C级缺陷与评分标准 ·表面部分C级缺陷可按以下区间评分: 一区/(C1): 20分 二区/(C2): 10分 三区/(C3): 5分 ·配合方面C级缺陷的打点评分与区间无关,以20分计分。 如果C级缺陷在下一生产过程中要求返工,就可以升为B级缺陷来对待。
术语和定义
B级缺陷:
·定义:B级缺陷是一种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干扰性缺陷,这种缺陷会引起用户(内部 的和外部的)提出索赔要求。这就是说基本上所有的在表面上摸得着和看得见的可 确定的缺陷,以及严重的配合缺陷。 ·与厂领导(用户和供货方)取得一致意见后在例外情况下表面有B级缺陷的车身可以 供给下一工段。为此必须要有一个极限样板。协商和取得的一致意见都必须写入备忘 录。这不影响车身等级的评定。
3 区:定义为车身能够覆盖住的部位。
术语和定义
A级缺陷
·定义:A级缺陷是用户不能接受的缺陷,这会引起安全性方面的索赔(内部的和外 部的)和/或包含着安全风险,以及相对规定要求有很大的偏差。 A级缺陷是明显的相对规定要求有很大的偏差的缺陷,没有经过培训的用户也能注 意到它,以及那些会引起严重性能故障的缺陷(如:渗水,汽车安全性等)。 A级配合缺陷是特殊的缺陷(如:门敲打在柱上)。 A级缺陷还包括喷在发动机仓和底板的安装螺栓的接触面上的那些焊接飞溅。 ·A级缺陷发现后必须立即对车身进行冻结,并进行100%的向后检查,一直查 到肯定是产生这一缺陷的地方。
6.1评审依据:依据公司相关规定及本标准。 评审依据: 评审依据 6.2 评审频次:每种车型每周各评审一台。 评审频次: 6.3抽样方式:白车身评审员在检验合格的白车身中随机抽样,质量部负责组织, 抽样方式: 抽样方式 冲焊厂予以配合。 6.4评审准备 评审准备
1 准备好评审所用的专用手套,三角塞尺一把,直尺一把, 游标卡尺, 油石(100×10×10mm)一块,吸铁(100N)二块,前后盖专用垫块各二块,抹布,记号笔等。 2 冲焊厂人员协助审核员将评审的白车身安放在评审场地 5.6汇总整理资料、 5.6汇总整理资料、讲评 汇总整理资料 将所检查车的缺陷项目,缺陷类型缺陷分值进行汇总、整理、同时按项目、类型将 缺陷分值一一落实,分解到责任单位。各种缺陷分值按分值原则,进行质量缺陷分 级,并确定返修项目。将缺陷总和和等级表对照,确定等级。 5.7将上述内容制出报告 将上述内容制出报告 按约定时间责任单位领导参加讲评,评审员现场指出缺陷并请有关单位或有关人员 设法解决,避免问题的重复出现,以达到进一步提高质量的目的。
在评审时,要有专门的AUDIT工作场地,该场地应选在生产线以外,不受干扰的地方, 且满足AUDIT评审工作的要求,比如:灯光、举升机、地坑、所需工具等。 5.4 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