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轴上的基本公式
坐标法
2.数量的和:对数轴上任意三点A、B、C都有关系AC=AB+BC;
是数轴上的任意一个向量,点A的坐标为x ,点B的坐标为x , 设 AB 1 2
3.向量的坐标表示: AB=x2-x1;
4.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用d(A,B)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则
d(A,B)=|x2-x1|.
数轴上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如何推导?
一条给出了原点、度量单位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 数轴,或说在这条直线上建立了直线坐标系。如图:
1、数轴上点的坐标
N P(x) M
-3
-2
-1
0
1
2
3
x
若点P与实数x对应,则称点P的坐标为 x 记作
数轴上的一点M的坐标为3 记作:
二、向量的定义
-3 -2 -1 0 A 1
B
2 3
x
如果数轴上任意一点沿着轴的正向或负向移动到另一 点,则说点在数轴上作了一次位移,位移是一个既有 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通常叫做位移向量,简称为向量
4.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用d(A,B)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 则 d(A,B) = AB = |x2-x1|.
基本公式 3
小结
• 一、数轴即直线坐标系的定义与数轴上向量的定义
• • 1、数轴上点的坐标 2、数轴上向量的坐标
• 二、数轴上的 基本公式
1.位移的和:AC AB BC
d(A,B)= 8 d(A,C)= 20
d(B,C)= 20 又A,B,C三点不共线, 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
【例3】已知 :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
A(- 3,0),B(2,-2),C(5,2).求:顶点D的坐标。
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点相同, 所以它们的中点的坐标也相同. 设D 点的坐标为(x,y). 则
坐标为0
相等的向量
(B) C -3 -2 -1 0
A 1 2
B 3
x
数轴上同向且等长的向量 叫做相等的向量
相等的向量 坐标相等
4、位移的和 (即向量的和简称和向 量)
(B) C -3 -2 -1 0
A 1 2
B 3Βιβλιοθήκη x在数轴上,如果点A作一次位移到点B,接着由 点B再作一次位移到点C,则位移AC叫做位移AB与 位移BC的和。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点间距离公式和中点 公式的推导过程;熟练掌握两 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公式;
2、灵活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和中点公式解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思考
1、已知平面上两点A (x1,y1),B (x2,y2),如何 推导A 、B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呢?
d ( A, B) AB
运算结果翻译成 几何关系。 因此,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 的平方和。
| AB |2 | CD |2 | AD |2 | BC |2 2(a 2 b2 c 2 ) 2 2 2 2 2 | AC | | BD | 2(a b c ) 第三步:把代数 2 2 2 2 2 2 | AB | | CD | | AD | | BC | | AC | | BD |
2.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x1,y1)、B(x2,y2)
1.
平面上A、B两点间的距离
d ( A, B) AB
( x2 x1) ( y2 y1)
2
2
2、设M(x,y)是线段AB的中点,则
x1 x 2 中点坐标公式为 x 2 y1 y 2 y 2
记法 从点A到点B的向量,记作AB 线段AB 的长叫做向量 AB 的长度, 记作 AB
2、数轴上向量的表示方法 -------坐标(数量)
-3
(B) C -2 -1 0
A 1 2
B 3
x
一般的,我们用实数表示数轴上的一个向量。
例如,向量AB,即从点A沿X轴的正向移动2个单位到达B点,可用正数 2 表示;
向量AC,即从点A沿X轴的负方向移动2个单位到达C点,可用 – 2 表示
向量AB的坐标用AB表示
1. 2.
AB=
2
AC=
-2
AB=
2
AB= - BA
BA= -2
3. 向量的长 度
(B) C -3 -2 -1 0
A 1 2
B 3
x
向量坐标的绝对值等于向量的长 度
AB =2 零向量:
AC =2
起点和终点重合的向量叫做零向量 零向量没有确定的方向
2.1.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
学习目标: 1、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及实 数运算在数轴上的几何意义。 2、理解向量及其相等的概念。 3、掌握数轴上向量的加法的坐标运算及数轴上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重点:理解和掌握数轴上的基本公式。 难点:建立实数与 数轴上的点或位移的对应关 系
一.直线坐标系 定义
x 2 35 2 2 y2 02 2 2
y
D (x,y)
M
C(5,2)
A(-3,0)
O
解得
x=0
x B(2,-2)
∴D(0,4)
y=4
〖课堂检测2〗 1、求线段AB的中点: (1) A(3,4) , B(-3,2) (2) A (-8,-3) , B (5,-3) 2、求P(x,y)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P’ 的坐标.关于点M(a,b)的对称点呢? 3、已知 :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坐 标分别是(- 1,-2),(3,1),(0,2).求: 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记作: AC=AB+BC
基本公式1
对数轴上任意三点A,B,C,都具有关系
AC=AB+BC
A
B
o x1
x2
A x1
o
B x2
3.向量的坐标表示: 设 AB 是数轴上的任意一个向量,点A的坐标为x1,点B的
坐标为x2,因为OB=OA+AB 而OB= x2 OA= x1 AB= OB-OA 基本公式 2 则 AB = x2-x1
小结
• • • • • • 1、数轴上点的坐标 2、向量的定义 3、向量的坐标 4、向量的坐标表示AB=xB -xA; 5、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6、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7、中点坐标公式
备用:证明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和等于两 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证明:以A为原点,AB为x轴 y D (b,c) C (a+b,c) 建立直角坐标系。 第一步:建立坐 则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标系,用坐标表 A(0,0),B(a,0),D(b,c)C(a+b,c) 示有关的量。 2 2 x | AB | a | CD |2 a 2 A (0,0) B (a,0) | AD |2 b2 c 2 | BC |2 b2 c 2 第二步:进行有 2 2 2 2 2 2 | BD | (b a关代数运算 ) c | AC | (a b) c
四、课堂检测1
-3 -2 -1 0 1 2 3
x
1、已知两点A、B的坐标: A(-1), B(1)
求:AB、|AB|
练习: 已知A(-2), B(-5),求:AB、|A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零向量有确定的方向; B、数轴上等长的向量叫做相等的向量; C、AB=-BA D、|AB|=BA
( x2 x1) ( y2 y1)
2
2
2、如何推导平面内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
x1+ x2 x= 2 y1+ y2 y= 2
典例精析
三.例1. 已知A(2,-4),B(-2,3),求d(A,B).
解:……
d(A,B)
例2. 证明:
65
已知点A(1,2),B(3, 4), C(5, 0),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