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模板5 措施类设问

地理模板5 措施类设问

模板5 措施类设问
设问形式措施类设问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答题模板措施类试题有一个答题的一般思路,在复习过程中把握住一般思路对解答这类试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以下题为例介绍一下解答这类试题的一般思路。

例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9年我国南方某大城市机动车数量激增近9万辆,而自行车出行比例已下降至10%左右。

与此同时,公交车辆的营运速度从17千米/时下降到10千米/时,全市空气质量不断下降,酸雨现象加重。

(1)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尾气污染成为城市的一大顽疾,试就减轻汽车尾气污染提出合理的措施。

(2)右图反映的是公交车车速与氮氧化物排放的关系,读图并
结合所给的材料,分析该市酸雨现象加重的原因。

分析 (1)减轻尾气污染的措施,需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从政
府角度看,应加强法规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交通管理,
减少交通拥堵;完善交通设施,优先发展公交。

从厂家角度看,
要革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汽车能源结构。

从消费者
角度看,应采取环保出行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近距离
步行或以自行车代步。

(2)酸性气体含量增加是酸雨加重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则在于机动车数量增多,交通拥堵,车速下降。

对于措施类试题,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同学们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解题时注意两点: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
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续表
练习1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沿图中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成因是什么?
(2)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雪线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有何解决措施?
(3)河流②流域内种植业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有何相应的治理措施?
解析(1)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气温和降水,一般来说,纬度越低雪线越高,阳坡雪线高于阴坡,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读图可以发现AB一线大致以青藏高原为界,北段自北向南雪线逐渐升高,与纬度和降水有关;南段自南向北雪线逐渐升高,与降水有关,可联系珠穆朗玛峰南北两坡雪线差异进行知识迁移。

(2)全球变暖导致雪线升高;全球变暖与人们生产、生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以及破坏森林有关。

因此,解决措施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开发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对森林的保护,植树造林;另外,全球变暖是全球性问题,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治理。

(3)由经纬度位置可知河流②为塔里木河,该河流域内种植业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

主要人为原因有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治理措施应该从改变以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入手,同时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固沙)和管理措施(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等)等。

答案(1)北段(青藏高原以北):由南向北降低,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南段(青藏高原以南):由北向南降低,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
南增加。

(2)原因:人们生产、生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破坏森林植被导致全球变暖。

治理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矿物能源的利用率;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加强国际合作。

(3)问题:土地(绿洲)荒漠化(沙漠化)。

治理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生活能源问题,禁止过度樵采;恢复自然植被;采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固沙;调整农业结构,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建设绿洲草场。

练习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西对森林资源为主的自然资源实施了以下措施:一部分实行全面保护,不许开发利用;一部分实行可持续利用,允许有条件地开发。

巴西对林地、森林资源变化实行不间断监测。

掌握情况及时,传递信息及时,执法跟进及时。

林业执法部门通过对地理信息图片的分析,判断林地、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地点和程度,执法人员及时到达执法地点,对盗伐滥伐森林资源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1)结合材料分析,巴西这样做的目的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3)作为现代中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森林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解析(1)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森林的作用。

巴西的森林以热带雨林为主,热带雨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物种基因库,因此,巴西大力保护森林的目的就是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森林大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人类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外来物种入侵。

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要注意从中学生的角度考虑。

(4)我国林情与巴西有着极大的不同。

一是需求很大(需求量呈刚性增长),二是资源很少。

我国要正确处理森林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必须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林情的路子。

答案(1)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其生态效益
(2)生态环境破坏,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导致动植物死亡;过度地开发利用,如乱捕滥杀动物、乱伐树木、过度捕捞等;外来物种的入侵,如水葫芦、大米草等。

(3)从自身做起,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号召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购买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制品,并劝告有类似行为的家长和亲戚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节约纸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和大自然相处。

(4)严格保护天然林;大力发展人工林;高度重视森林防火;拓宽国际市场,保证木材需求。

【能力提升】为什么与怎么办
第(1)题考查巴西为什么要保护森林,容易答成“防止全球变暖”,失误的原因是“想当然”地认为巴西拥有热带雨林,而热带雨林能遏制全球交暖。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且分布较为均匀时,森林的生态效益才能正常发挥。

出于这个原因,巴西政府高度重视森林保护。

第(4)题考查我国怎么保护森林。

易错原因一是审题不到位,试题要求结合我国国情谈我国的森林保护与利用,很多考生不能紧扣这一要求。

二是不能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因而答题时没有突出森林保护的重要性而把重点放在森林的利用方面。

森林是可再
生的自然资源,可以利用,但其生态效益更为重要,因此,必须把森林保护摆在首位。

三是不知道从哪些方面作答,也就是不能深入分析,把措施“要点化”。

结合我国国情,林业部门有四项主要工作:护林、造林、防火、进口木材。

课后练习:
1.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疆、遭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

下图为我国某海区某次风暴潮发生时的海面水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此刻该地区的风向及受灾严重的地区。

(2)请说出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2)中国在20世纪末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应对老龄化问题?
(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 (1)由经纬线及海陆轮廓可知该地区为渤海地区,由图中海面水位变化可知该海区海面水位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说明该海区风向为东北风。

西南部的渤海湾、莱州湾沿岸海面水位高,为受灾严重的地区。

(2)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应加强监测与预报,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及海岸防护工程,以减轻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同时应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答案(1)东北风渤海湾、莱州湾沿岸
(2)做好风暴潮监测和预报工作;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2.解析(1)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问题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同时存在。

(2)由于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3)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消耗大量生产资料,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 (1)人口老龄化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2)原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措施: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

(3)一方面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