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第2章__能量
BMR=1597(kcal/d)
② 从表3-3查得:大学生为中活动水平, 男性PAL为1.78。 ③ 总能量消耗量=0.95×1597×1.78
=2700(kcal/d)
28
3、膳食调查
• 正常成人摄食量与能量的
消耗基本持平,通过膳食 调查,可间接估计人群的 能量需要。
29
四、能量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1517(kcal/d)
16
③ 直接用公式计算:kcal
男BM=66+13.7×体重(kg)+5.0×身长(cm)-6.8×年龄(y)
女BM=65.5+9.5×体重(kg)+1.8×身长(cm)-4.7×年龄(y)
④ 简单的方法
成人男性按每公斤体重每小时1kcal(4.18kJ),
女性按0.95kcal(3.97kJ),和体重相乘直接计算。
19
2、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
除基础代谢外,是构成人体总能量消耗 的主要部分。通常情况下,占人体总能量消 耗的15%~30%。
这部分能量消耗,主要取决于体力活动 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目前应用BMR乘以体力活动水平(PAL) 来计算人体的能量消耗量或需要量。
20
21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
又称食物热效应(TEF),是指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 额外的能量消耗。 原因:摄食过程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转化、 合成所消耗的能量。
214.6
206.3 197.7 189.9 179.9 177.0 174.9 170.7 164.0 161.5
51.3
49.3 47.3 45.2 43.0 42.3 41.8 40.8 39.2 38.6
214.2
202.5 200.0 179.1 175.7 168.6 158.8 151.9 1485 147.7
6
5、能量代谢和能量平衡
摄入能量
消耗能量 消耗能量 负平衡 营养不良 摄入能量
正平衡
肥胖
7
• 人体怎样调节能量摄入? 体内能量耗竭 启动饥饿信号
进食
满足
终止
对食物的认知、口感等
8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食物热效应 ——生长发育
9
1、基础代谢 (BM)
2
2、能量来源(产能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碳 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乙醇也可以产生能量。 3、什么是生理有效能量(能量系数)?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分解后 为机体供给的净能。
3
4、食物能值与生理能值
食物能值:是食物彻底燃烧时所测定的能 值,即“物理燃烧值”,或称“总能值”。 生理能值:即机体可利用的能值,在体内,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的最终产物与体外 燃烧时相同。
31
三种产能营养物质的供能比例
碳水化合物
55-65%
能量供应比例
20-30% 10-15%
蛋白质
脂肪
32
3、能量的食物来源
⊙ 粮谷类和薯类含碳水化合物多,是我国膳食热能 主要来源; ⊙ 油料作物含脂肪,动物性食品含较多的动物脂肪 和蛋白质,是膳食热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大豆和硬果类含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是膳食热能 辅助来源之一; ⊙ 蔬菜和水果含热能较少。
能量
没有能量就没有生命活动
一、能量的单位和来源
1、能量单位 ① 焦耳( joule , J ): 1J相当于 1牛顿的力使 1kg的物质移动1m所消耗的能量。
营养学上常使用千焦耳(kJ)。
② 卡( cal ): 1cal 是使 1g 纯水由 15°C 升到 16°C所需要的能量。 营养学上常使用千卡(kcal)。 ③ 单位换算:1cal=4.184J;1J=0.239 cal
体 重(kg)
40 50 57 64 70 77 84 91 100
女性
10~18 18~30 30~60 >60 1234 1084 1177 1016 1356 1231 1264 1121 1441 1334 1325 1195 1527 1437 1386 1268 1600 1525 1438 1331 1685 1628 1499 1404 1771 1731 1560 1478 1856 1833 1621 1552 1966 1966 1699 1646
17
⑤ WHO于1985年提出用静息代谢率(RMR)代替BMR ,计算 一天的基础代谢能量消耗。 人体24小时静息代谢参考值(kcal)
年龄 (y)
男性 10~18 18~30 30~60 >60 1351 1291 1343 1027 1526 1444 1459 1162 1648 1551 1540 1256 1771 1658 1621 1351 1876 1750 1691 1423 1998 1857 1772 1526 2121 1964 1853 1621 2243 2071 1935 1716 2401 2209 2039 1837
51.2
48.4 45.4 42.8 42.0 40.3 37.9 36.3 35.5 35.3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152.7
151.9 151.5 149.8 148.1 146.0 143.9 141.4 138.9 138.1
36.5
36.3 36.2 35.8 35.4 34.9 34.4 33.8 33.2. 33.0
1、能量推荐摄入量(RNI)
① 成年,轻活动,男性 2400 (kcal/d) 女性 2100 (kcal/d) ② 50岁起,年龄增长,能量摄入递减。 ③ 孕妇+200kcal/d;乳母+500kcal/d。
30
2、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供能比例
• 膳食能量摄入量达到RNI的90%以上视为正常, 低于80%为摄入不足。 • 在膳食能量摄入比例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能 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 11%~15%为宜。 • 三餐能量分配一般认为一日中每餐所含热量占全 日总热量符合以下比例为合理:早餐30%、午餐 40%、晚餐30%。
10
(4)基础代谢率(BMR): 指单位时间内人体单位表面积(m2)或单位 体重(kg)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 单位:(kJ/m2· h,kJ/kg· h)
11
(5)计算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 ① 用体表面积进行计算(已知身高、体 重、年龄、性别)
– 体表面积(m2)=0.00659×身高(cm)+0.0126× 体重(kg)-0.1603 – BM =BMR×体表面积×24h
摘自Nutrition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第二版,第190页,1997年。
(6) 基础代谢影响因素
• • • • 年龄:儿童、孕妇高,30岁以上每10年降2%。 性别:男性高于女性5%—10%。 体格:同等体重,瘦高者>矮胖者。 环境条件的影响 – 炎热、寒冷、过多摄食、精神紧张升高; – 禁食、少食、饥饿降低。 • 季节与劳动强度:寒季>暑季,劳动强度高则高。 • 不同生理、病理状况;激素;应激状态 • 尼古丁和咖啡因可以刺激基础代谢水平升高
25
人体一日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2、计算法
(1)计算能量消耗确定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三方面。
以20岁50kg女生为例,一天活动耗能685kcal,其总 热量需求为? 基础代谢:(0.0615×w)+2.08=5.155MJ=1232kcal 活动耗能:685kcal 食物热效应:1232×10%=123kcal 需要摄入量= 1232+ 685+ 123=2040kcal
23
三、人体能量消耗量的测定
(一)食物能值的测定
常用氧弹量热计,或称弹式热量计进行测定。
弹式测热计 (bomb calorimeter) 原理示意图
24
(二)人体能量消耗量的测定和计算
1、测量法 直接测热法:人体释放热量的多少可反映机体能 量代谢情况,进而可求出机体的能量需要。 间接测热法:产热营养素在体内氧化产生CO2和 H2O,并释放能量满足机体需要,因此只需测出氧气 消耗量或产生水量的多少,就可以计算能量的消耗, 进而确定能量的需要量。
注:m为体重(kg)。摘自Technical Report Serie 724,Geneva,WHO,1985。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儿童、青少年该公式适用,18岁 15 以上人群按公式计算结果减5%。
例:男性,20岁,体重60kg,试计算BMR。
BMR=15.3m+679
=15.3×60+679 =1597(kcal/d) * 该结果应用于我国人群时应减5%: BMR=1597×0.95
不同能量物质的食物热效应
食物成分
脂肪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混合性食物
食物热效应(占成分能值) 4%~5% 5%~6% 30% ~40% 10%
22
4、生长发育
•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需额外增加生长 发育所需能量。 • 孕妇需增加子宫、胎盘、胎儿、乳房和 体脂储备所需能量。 • 乳母需增加合成分泌乳汁所需能量。
(1)定义:是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 的最低能量消耗。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 ( 一 般 18 ~ 25℃) ,禁食 12 小时后,静卧、放松而又清 醒时的能量消耗。 ( 2 )测定方法:测定空腹 12 ~ 16h 、睡醒静卧、 环境温度18~25°C时的能量消耗。
(3)意义: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组织器 官和细胞的基本功能。 人在静止时是否就不消耗能量?
16.81(4.0) 37.56(9.0) 16.74(4.0) 29.2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