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酵床养猪舍建筑设计

发酵床养猪舍建筑设计

发酵床养猪舍建筑设计1、猪舍分类⑴坡式:分为单坡式、不等坡式和双坡式三种⑵双坡气楼式:可分为一侧气楼和双侧气楼(钟楼式)①、单坡式:屋顶由一面斜坡构成,构造简单,屋顶排水好,通风透光好,投资少,但冬季保暖性差。

②、不等坡式:主要优缺点与单坡式基本相同,但保温性能比单坡式好,投资稍多。

③、双坡式:保温性能比单坡式和不等坡式好,但猪舍对建材要求较高,多用在跨度较大猪舍。

分一侧气楼和双侧气楼(钟楼式),新鲜空气由猪舍两边的窗户进入,有害气体由气楼排出。

一侧气楼注意朝向,要背向冬季主导风向,避免冬季寒风倒灌。

双侧气楼是利用穿堂风将舍内有害气体带出舍外。

气楼的敞开部分应装窗帘,可以用铁丝网、尼龙等材料做成。

既透光又有保温作用,还可以根据外界气候条件卷起放下。

其夏秋季比较凉爽,但冬季与早春保温不够理想。

最好的是一侧气式结构,只要注意风的朝向和气孔高度(10厘米最佳)就可以了。

一侧气楼式猪舍双侧气楼式猪舍2、猪舍通风口的设置通过合理通风,达到尽快排出舍内有害气体,保证猪只健康,维持高效生产的目的。

⑴、自然通风猪舍的自然通风通常有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两种方式,实际操作中推行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同时进行。

(2)、热压通风猪在群养条件下,机体散发的热量作为一个热源。

利用这个热源,通过气流可使舍内达到适宜的温度。

由于舍内空气温度高,空气容重小,室外空气容重大,形成了内外压力差,此称热压。

于是舍内热空气上升,从上部排风口排出,室外冷空气由下部进风口或缝隙流入舍内,达到连续不断通风换气的目的。

3、猪舍内外环境对猪舍设计的要求﹙1﹚温湿度﹙2﹚光照﹙3﹚气流4、猪舍设计的基本理念:尽量多利用免费的自然资源。

(阳光、空气、气流、风向)尽量少使用现代能源或不可再生资源(水、电、煤等)。

尽量多利用生物性、物理性转化,尽量少利用化学性转化。

5、猪舍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是“零”混群原则。

不允许不同来源的猪只混群,这就需要考虑隔离舍的准备。

二是最佳存栏原则。

始终保持栏圈的利用,就需要均衡生产体系的确定。

三是按同龄猪分群原则。

不同阶段的猪只不能在一起,这是全出全进的体系基础。

四是无高温和高湿的地区可以设计大窗体式;高温和高湿地区则要设计成全开发式,也就是所有墙体均等于垫池的高度,的垫池上部80厘米均为铁栏,其余均为全开放式钢结构,冬天用卷帘保温。

6、猪舍结构、面积和养殖密度要求⑴所有猪舍结构的基本要求是:在无高温和高湿的地区可以设计大窗体式;高温和高湿地区则要设计成全开发式,也就是所有墙体均等于垫池的高度,的垫池上部80厘米均为铁栏,其余均为全开放式钢结构,冬天用卷帘保温。

其垫池深度为种猪舍的垫池深度不得低于90厘米,保育舍不得低于70厘米,育肥猪舍不得低于80厘米;不管什么地区的屋顶必须是隔热(保温)层或是隔热(保温)瓦,同时有屋顶淋水降温水管,舍内的排风扇或吹风扇装置。

檐口离地面高度最低不得低于3600厘米。

⑵猪舍面积①保育猪舍和育肥猪舍单舍面积不得低于40平方米,垫池面积不得低于30平方米。

单列式宽度不得低于7000厘米,双列中间过道式舍宽度不得低于15米,长度依据自身地理情况而定。

②标准孕娠母猪舍以中间过道尾对尾式设计为最好,其猪舍宽度不得低于12米,单列式母猪舍的宽度不得低于8米。

母猪饲养在水泥硬化面上,其限位栏宽度不得低于0.8米,长度不得低于2.2米垫池只作为分解粪尿,20头以上孕娠母猪混养时其垫池面积不得低于4平方米/头;单舍不得低于8平方米/头(目的是确保垫料充分发酵)③分娩母猪舍以尾对尾式设计为最好,其猪舍宽度不得低于12米,单列式母猪舍的宽度不得低于8米。

母猪饲养在水泥硬化面上,其限位宽度为0.8米(限位均采用活动式,小猪隔奶后可取下限位栏,让母猪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限位两边分别设置0.3米宽的仔猪吸奶区。

20头以上混养时其垫池面积不得低于4平方米/头,主要为供分解母、仔猪粪便、尿和小猪休息玩耍区。

单舍不得低于8平方米/头(目的是确保垫料充分发酵)农盛乐提供发酵床菌种,提供发酵床技术支持,保证成功。

资深技术员电话1567O5O5653,Q Q:1594O68893④采食台育肥猪的采食台宽度不得低于1.5米,高温高湿地区采食台宽度不得低于2米,且垫料池方要高出过道方2-3厘米。

保育猪的采食台宽度不得低于0.8米,高温高湿地区采食台宽度不得低于1.2米,且垫料池方要高2-3厘米。

⑶养殖密度冬天养殖密度:保育猪以1平方米/头,育肥猪以1.5-2.0平方米/头;夏天养殖密度:保育猪以1.5平方米/头,育肥猪以2.5平方米/头。

⑷饮水管①饮水系统:猪能随时饮用足够量的清洁水,是保证猪能最大限度发挥生长潜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发酵床养猪需要在饮水中添加农盛乐发酵床菌液,所以可以在猪舍一头做一水箱,每隔3-5天在水箱中添农盛乐发酵床菌液,用于猪的保健。

提高猪的免疫力。

在刚开始初期饮水,农盛乐发酵床菌液的添加量为1:200与水稀释饮用,随后可以扩大到1:300或1:500倍左右,如果出现猪拉稀,可以扩大倍数单猪饮用治疗。

②饮水设备:猪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乳头式、杯式等。

发酵床养猪法的猪舍中不管用那种饮水器,饮水器设计在采食台上,还是在舍内的其他地方,都要防备饮水器的水流入到发酵床中导致垫料湿度过大,需要在饮水器下面设一排水沟,以便把猪饮水时流下的水导流到猪舍外面,防止流到发酵床中增加发酵床中垫料的湿度。

这样也能防止夏季炎热猪戏水为自己降温而将大量水流进发酵床而导致发酵床中垫料湿度过大。

排放以采用暗排形式。

所排出的水沉淀净化处理。

饮水管安装在饮食台上(1)饮水管安装在饮食台上(2)饮水管安装在饮食台上(3)饮水管安装在采食台的对面一侧⑸自动采食槽的设计采用自动采食槽的好处一是不污染饲料,确保所有猪只健康饮食;二是猪只自由采食,不存在猪只吃食不均的状况而带来的个体差异;三是一天只加一次,节省劳动力。

自己制作,成本极低7、各地猪舍的垫池建设内部结构不论是地上、中、下式垫料池,所有地面均应水泥硬化,对雨水少的(如北方)地区可以不用水泥硬化地面,只是把土夯实即可。

整个垫料池越大越好,垫料池内全部拉通,全部隔栏均用铁栏,且安装于采食台水平位置之上。

但最小垫料池宽度不得低于5米,单舍面积不得低于30平米,同时做好冬季的保温和除湿。

适合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区 适合于高温高湿地区室外排水沟的正确设计8、老猪舍改造⑴育肥猪利用原猪舍,以最小的投入,最好的效果,良好的通风和保证垫料池充分发酵为原则,按新建单列式猪舍方案改造,最大可能地扩大圈舍面积,充分提高原猪舍的利用率。

改造后的单舍面积不得低于40平米。

同时做好夏天降温防暑和冬天走 道 区 料 垫 地面 水泥 饲喂区 育肥猪舍平面示意图⑵母猪舍利用原猪舍,以最小的投入,最好的效果,良好的通风和保证垫料池充分发酵为原则,按新建猪舍方案改造。

垫限饲栏池料饲喂台过道料槽以下是单个分娩猪舍9、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供各猪场在建设或改造中采用⑴每栏面积以40平方米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维护;⑵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⑶垫料高度以保育猪40-50cm、育成猪60-8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⑷育成猪养猪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⑸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即垫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时需要从垫料糟中清出)时操作便利;⑹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⑺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温时要考虑加湿帘。

冬季应定时开启排风扇,避免猪舍湿度过大。

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建在地面上,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须垫高50-100cm(见图2-2),保育猪50cm左右、育成猪100cm左右,利用硬地平台的一侧及猪舍外墙构成一个与猪舍等长的长槽,并视养殖需要中间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圈栏,以防止串栏(见图2-3)。

A B图2-2 发酵床圈舍立面图A 单列式B 双列式图2-3 地上通槽示意图优点:保持猪舍干燥,特别是能防止高地下水位地区雨季返潮。

缺点:造价稍高。

适应地区:南方大部分地区;江、河、湖、海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有漏粪设施的猪场改造。

地下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构建在地表面以下,槽深40-80cm,保育猪40cm左右、育成猪80cm 左右,新猪场建设时可仿地上槽模式,一次性开挖一地下长槽,再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单元,原猪舍改造时,适宜在原圈栏开挖坑槽(见图2-4)。

A B图2-4 地下槽模式A 单列式B 双列式优点:冬季发酵床保温性能好,造价较地上槽低。

缺点:透气性稍差,无法留通气孔,发酵床日常养护用工多。

适应地区:北方干燥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半地下槽模式也称半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一半建在地下,一半建在地上,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取用开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槽深50-90cm,保育猪40-50cm、育成猪80-90cm,长槽的建设与分隔模式同地上槽。

优点:造价较上两种模式都低,发酵床养护便利(见图2-5)。

缺点:透气性较地上槽差,不适应高地下水位的地区。

适应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坡地或高台地区。

A B图2-5 半地下槽模式A 单列式B 双列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