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票分析之宝钢

股票分析之宝钢

证券投资分析之宝钢股份一、钢铁行业分析1.行业定义及分类a) 我国政府对钢铁行业的定义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

” i. 黑色金属的采选和冶炼加工 ii. 钢铁生产相关的一些专用制品制造业 b) 按《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钢铁工业分布于: i.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ii. “采掘业”iii.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行业主要特征①钢铁行业对后向产业的关联性大。

②钢铁行业景气循环与经济周期具有一致性。

③钢铁行业属于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

④我国钢铁行业处于成长期。

⑤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

3.五力模型分析4.2007年钢铁行业基本运行特点需求方宏观经济紧缩的情况下,钢铁需求出现明显下降。

替代品在目前材料工业的发展水平下,钢铁行业几乎没有近似的替代品。

供应方铁矿石和焦炭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议价能力强。

业内竞争 行业内竞争不明显 区域垄断特征明显潜在竞争者大量的沉淀成本投入;政策保护,难以进入。

a.钢铁生产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我国钢铁工业总体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2007年我国生铁、粗钢产量分别可达4.72亿吨和4.9亿吨,增速分别为16.78%和17.0%。

尽管与2006年相比增速已经下降,但我们看到绝对数量的增长仍分别高达6800万吨和7200万吨。

预计2008年我国生铁和粗钢的增速将进一步回调至10%~12%左右,但绝对数量的增长仍高达5000万吨左右。

b.钢材产量、消费量均保持较高增速,钢材净出口规模继续扩大2007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高达5亿吨以上,由于支撑我国钢材消费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因此预计2008年国内钢材消费仍有相当可观的增长空间,但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调。

由于新投产项目减少,钢材市场的供需矛盾并不突出,钢铁工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太大压力。

同时由于钢材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我国钢材净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全年可达4550万吨。

钢材净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主要源于出口钢材的大幅增长,而进口钢材数量则基本保持稳定。

2007年我国出口钢材高达6300万吨,同比增长约46.5%,增长量超过2000万吨。

2007年我国政府为抑制钢材的出口,不仅取消了钢材的出口退税,还对钢材开征出口关税,同时实行钢材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

在这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下,我们预计2008年我国出口钢材的增速将大幅下降,预计出口钢材的规模可望控制在7000万吨以内。

c.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反弹2007年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含铁合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2.9亿元,全年钢铁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0亿元,同比增速约为4.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2001~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新建钢铁项目的审批十分严格,但不少钢铁企业仍然利用技改、延伸产业链等机会和方式增加投资,扩大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钢铁行业虽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巨大,但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利用自有资金。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投资的资金中约82%是企业自筹资金,仅有15%左右是利用银行贷款。

钢铁工业受信贷资金的影响程度在削弱。

d.钢材自给率水平大幅提高,但高附加值品种钢材仍有缺口2007年随着我国钢材生产能力的继续增长,钢材的自给率水平不断提高。

长线材品种的自给率水平普遍在98%以上。

板带材则在2006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到2007年6月,我国热轧薄板的自给率水平达到95.5%,冷轧薄板的自给率水平达到87.3%,冷轧电工钢的自给率水平达到74.1%,均比2006年有提高。

未来几年我国大部分进口板带材将逐步为国产板带材所替代。

但由于技术壁垒的限制,部分高附加值品种钢材仍有一定的市场缺口。

e.钢材价格高位运行,钢铁行业盈利水平大幅提高2007年我国钢材价格总体保持了高位运行的态势,特别是长线材价格上涨势头强劲。

除二季度部分时间钢材价格有所回调外,2007年全年国内钢材价格总体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价位上。

到三季度末,国内线螺价格接近4000元/吨;板带材也处于历史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我国政府对小高炉(200米3以下)的淘汰力度加强,这些小高炉对应的都是长线材的生产能力,因此造成长线材生产能力的下降,由此支撑了国内长线材价格的高位运行。

与此同时,国内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大型骨干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

2007年上半年国内重点钢铁企业(钢协会员单位)实现销售收入9375.16亿元,同比增长34.68%,实现利润798.09亿元,同比增长107.82%。

销售利润率高达7.16%,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f.钢铁产业集中度水平继续下降2007年我国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案例虽然较多,但产业集中度水平并未上升。

2007年上半年我国前十家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33.82%,与2006年相比,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以宝钢、武钢为代表的特大型钢铁企业,仍在积极的通过重组联合扩大企业的实力。

2007年上半年,宝钢顺利完成了对新疆八一钢铁公司的重组,首钢收购了唐山宝业钢铁公司,武钢则于2007年8月成功重组了云南昆明钢铁公司,沙钢则计划于近期收购河南永兴钢铁公司。

虽然特大型钢铁企业重组联合的势头不减,但由于中小钢铁企业的产量增长仍十分迅速,特别是民营中型企业发展速度很快,使得我国钢铁产业总体的集中度水平仍然偏低。

g.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大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与河北、北京、江西、新疆、浙江、辽宁、山西、河南、江苏、山东等十个省市签订了《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公布了2007到2010年必须淘汰的高炉、转炉、电炉装备及所在企业名单,近期发改委再次与其他18个省市签订了第二批淘汰落后产能的责任书,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首次采取这样的方式淘汰钢铁落后产能。

根据责任书,2010年前我国将淘汰落后炼铁能力1亿吨,淘汰落后炼钢能力5500万吨,其中2007年需要关停和淘汰的落后炼铁能力30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3500万吨。

2007年重点关停和淘汰的产能是200米3以下高炉炼铁能力。

另外对于落后产能还将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对落后产能实行差别电价,每千瓦时增加0.15元,加大落后产能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用经济手段打击落后产能。

未来发改委还将陆续与国内其他省市签订第二批、第三批淘汰落后产能的责任书,具体落实需要淘汰的落后装备和企业名单。

在中央政府的各项措施的严厉打击下,2007年我国国内落后钢铁产能的淘汰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一大批落后小高炉、小转炉或被强制拆除或者停产。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落后钢铁产能的淘汰主要集中于冶炼工序(炼铁和炼钢工序),这些小高炉、小转炉则对应下游的长线材生产能力,因此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影响的是长线材的生产能力,但对板带材及钢铁深加工领域基本没有影响。

5.行业近期重大事项分析(1)国务院 11 月9 日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项措施:十项措施新增钢铁需求约1亿吨,与此前的铁路投资2万亿、灾后重建 1万亿形成聚合效应,弥补减少的钢铁需求;(2)行业减产稳定市场:减产主要是行业面临亏损的无奈选择,但是减产能减少供给,但并不能增加需求;(3)部分钢材出口关税被取消:“不惜一切代价求发展”以缓解外部和国内的经济放缓,可能带来更多的贸易争端;(4)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约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7.81%-15.32%之间,对行业净利润影响约占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1%-2%。

对减轻企业负担和增加行业和企业现金流影响较大,对行业和企业的净利润影响较小。

6.定量分析通过行业和股票指数回报率的历史数据估计行业的系统风险,并确定行业股票价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以此来判断这个行业是否值得投资。

利用CAPM 中均衡状态下的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由β系数所测定的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的简单线性关系()pM f M f p r r r r β-+=建立计量经济方程:()p pM f M p f p r r r r εβα+-+=-其中,p r 为行业的实际收益率,采用了钢铁行业10家重要企业的平均数;f r 为市场无风险利率;M r 为股票指数收益率;p α和pM β为带估参数;p ε为随机扰动项。

用06年4季度到08年3季度的历史数据做最小二乘估计,得:40.04238576=p α),40.09412299=pM β),30.554501762=R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t 检验均显著。

040.04238576>=p α),该行业的实际收益率高于均衡的期望收益率,说明钢铁行业股票平均价格市场定位偏低,值得进行投资。

140.09412299<=pM β)说明行业的风险低于整个股市风险。

综上所述,钢铁行业值得投资。

二、钢铁企业综合分析1.钢铁企业上市公司综合排名分析2004—2007.6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综合排名情况名次企业名称股票代码得分1 武钢股份600005 65.762 太钢不锈000825 53.693 本钢板材000761 52.384 鞍钢股份000898 52.145 柳钢股份601003 50.666 宝钢股份600019 50.107 凌钢股份600231 45.848 济南钢铁600022 45.549 唐钢股份000709 37.6810 莱钢股份600102 37.59资料来源:上市公司数据处理根据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三年财务指标平均值进行综合分析,其中,获利能力权重占36%,主要有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每个指标权重各占9%;经营能力权重占26%,主要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股东权益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每个指标占权重为6.5%;偿债能力的权重为12%,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每个指标占权重为4%;发展能力为占总权重的26%,主要指标有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每个指标占权重为6.5%。

根据以上方法,结合三年数据,按照总指标排名得出,武钢综合排名第一位,太钢钢和本钢分别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

2.企业获利能力排名情况2004—2007.6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获利能力情况股票代码企业名称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600019 宝钢股份29.34 16.02 15.01 22.44 600005 武钢股份21.17 11.84 12.14 15.78 000898 鞍钢股份20.98 10.64 13.05 18.51 600808 马钢股份15.40 8.51 6.78 11.39 600231 凌钢股份11.98 6.40 10.30 12.95 601003 柳钢股份12.59 5.93 11.49 20.06 000709 唐钢股份13.99 5.45 5.56 14.25 000778 新兴铸管18.01 5.41 5.58 11.05000629 攀钢钢钒14.50 5.33 5.33 8.29 601005 重庆钢铁11.04 5.21 5.74 9.98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报整理从近三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获利能力能力看,宝钢、武钢和鞍钢代表了中国钢铁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其盈利能力也相对较高,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排名前三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