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
1.联绵词(2).书写形式—因声见义
wēi yí
逶迤
道路弯 曲而长
委迤 委它 委随 逶随 逶迂 倭他 遗蛇
委蛇 委侈 委移 逶侇 逶虵 威陀 郁夷
蜲蛇 委陀 逶移 逶蛇 倭夷 威夷 袆它
委佗 委维 逶夷 逶迆 倭迟 威迟 归邪
2.叠音词(1).类别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表示 形容词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 事物的
《活板》
2.联合复音词(1).同义词的组合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魏策》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出师表》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谏太宗十思疏》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说文解字·序》
(2).同义词的分析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 缺少衣食钱财。
法
所指范围大, 侧重于法令、制度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吕氏春秋·察今》
律
所指范围小, 侧重于具体规则、条文
吕刑靡敝,秦法酷
烈,而萧何造律。
扬雄《解嘲》
六、感情色彩不同 1. 征、伐、侵……
征 褒义词。公开的。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上攻下,有道攻无道。
《左传·僖公四年》
伐 中性词。公开的。 蔡溃,遂伐楚。
正式的,有钟鼓之师侵蔡。
不宣而战,无钟鼓。
(同上)
袭 贬义词。更秘密的。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攻 中性词。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军事进攻的总称
《战国策·赵策》
2. 杀、戮……
杀 中性词。
戮 一般的杀死
广起,夺而杀尉。
《史记·陈涉世家》
通过通假的方式产 假借义 生的与词的本义、
引申义毫无联系的 意义。
二、考察词的本义的方法—分析字形
木:树
象形字 册:书简
爵:酒杯
指事字 本:树根
末:树梢
兵:兵器
会意字 集:聚集
亡:逃跑
1.分析字形应 依据甲骨文、金文 等古文字。
2.形声字的形 符虽不直接反映本 义,却标明了本义 所属的范畴,为掌 握本义指出了方向。
景色。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卑:出身低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鄙:见识短浅。
璧有瑕,请指示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给……看。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 虽:即使,虽然。
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然:如此,这样。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贤于弟子。 《师说》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左传·庄公十年》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察言而观色。《论语·颜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礼记·大学》
4. 步、行、趋、走
步 慢走 行 行走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战国策·赵策》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趋 快走 走跑
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 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
1.分析字形(1)象形字—豆
器皿
象形字—臣
奴隶
象形字—贝
(2)形声字① 财 货 资 贿—— 名词
表示与
财物有关 贵 贫 贤 贱—— 形容词
的意义
買 赏 赠 购—— 动词
分析字形—②肉
肉—腐 瘸 胔 肿肥腴
形容词 指有关身体 的某些性状
同义复词
偏义复音词 偏义词 复词偏义
加缀复音词
二、单音词转变为双音词的三规律
加
在单音词上加 一个同义词, 构成一个并列
诱 — 诱惑 亡 — 逃亡 道 — 道路 备 — 完备
式双音词
贫 — 贫困 友 — 朋友
悟 — 明白 股 — 大腿
换
把单音词换成 另一个双音词
劝 — 勉励 兵 — 武器
师 — 军队 攻 — 钻研
2. 耻、辱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耻
《论语·公冶长》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
《论语·子路》
行莫丑于辱先。
辱
《报任安书》
我见相如,必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多表示 意动关系
多表示 使动关系
3. 畏、惧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
畏 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不畏强暴。 《商君书·错法》
多用作 及物动词,
将吏被介胄而睡。《治安策》
眠:闭上眼睛 寐:睡着
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眠。
《庄子·德充符》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3. 望、视、见……
望: 远看
视: 近看
观:有目的地看; 看壮观的场面
览:无目的地看
察:仔细地看
看的结果
见: 看见了
故愿望见太后。《战国策·赵策》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第二节 同义词辨析
一、范围不同 1. 妇、女
女:
女性
妇:
已婚女性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论积贮疏》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 城戍。《石壕吏》
2. 帛、币
帛:
丝织品
(上古)
币:
作为礼物 的丝织品
(上古)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
请具车马皮币。
《战国策·齐策》
二.对象不同 1. 夫人
不同的人 天子 诸侯 大夫 士 百姓
妻子的称谓 后
夫人 孺人 妇人 妻
2. 寻、觅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寻
《桃花源记》 找物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聊斋志异·促织》
把剑觅徐君。杜甫《别房太尉墓》
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找人
辛弃疾《永遇乐》
3. 唯、诺
状态
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描摹 象声词 坎坎伐檀兮。《诗经·伐檀》 动作的
车辚辚,马萧萧。《兵车行》 声音
(2).叠音词同名词、动词叠用的区别
所属范畴 重叠者 表示意义 例词
属于
词素
表示状态
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
构词法 (音节) 描摹声音
嘤嘤成韵。
《与朱元思书》
事物的全部 夜夜不得息。
贫,形容词,表状态;
能自存。《战国策·齐策》 乏,动词,指所缺。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 计,算细账; 于薛者乎? (同上) 会,算总账。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恐,外向的,感到担心;
(同上)
惧,内向的,因担心而不安。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 商人。行商坐贾。 《论贵粟疏》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道。南北曰阡, 《桃花源记》 东西曰陌。
阮籍《乐论》
3.炫耀后园,建承露之盘,斯诚快耳目之观。
《三国志·明帝纪》
4.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芙蕖》
4.加缀复音词
加缀 复音词
前缀: 后缀:
第一 老鸦
忽然 莞尔
阿姊 有清
沃若 婢子
五、古代单音词连用
小学而大遗。《师说》
小的方面的学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联合复音词 言语、乏困、跋涉、纯粹、勤劳、谨慎
2.偏义复音词 得失、缓急、异同 3.转义复音词 干戈、社稷、寡人、天下、
君子、布衣、春分、霜降 4.加缀复音词
老彭、阿母、油然、率尔、沃若、晏如
5.叠音词 采采、坎坎、萧萧、关关
6.联绵词 参差、流离、玲珑、流连 蜘蛛、依稀、葫芦、荒唐
古代汉语·通论
《桃花源记》
不一定。 交错通达。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知:懂得;
知道。
《礼记·学记》
道:道理。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周易·丰卦》
消:消减; 息:增长。
练习
把下列词语分成联合复音词、偏义复音词、转义复音词、加 缀复音词、叠音词、联绵词六个类别。
依稀、社稷、率尔、干戈、流连、蜘蛛、关关、 跋涉、纯粹、勤劳、异同、得失、流离、寡人、 坎坎、天下、葫芦、君子、乏困、缓急、春分、 霜降、老彭、阿母、油然、沃若、晏如、采采、 谨慎、萧萧、言语、参差、玲珑、荒唐、布衣、
给单音词附上 师 — 老师 石 — 石头
附 一个音节助词
(前缀或后缀)
爷 — 阿爷
担 — 担子
三、单纯词1.联绵词(1).类别
双声联绵词
琵琶 伶俐 邂逅 鸳鸯 参差 犹豫 慷慨 荏苒
叠韵联绵词
霹雳 蹉跎 徘徊 龙钟 峥嵘 逍遥 依稀 缠绵
双声叠韵联绵词 辗转 间关 优游 缱绻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葡萄 浩荡 芙蓉 囫囵
完
备
侧重事物的完整性, 即完整无缺、完好无损。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
侧重数量的全面性, 即齐全、完备。
养备而动时, 则天不能病。
《荀子·天论》
2. 恭、敬
恭
侧重外貌
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 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敬
侧重内心
宾客主恭, 祭祀主敬。
《礼记·少仪》
3. 法、律
蹑足行伍之间。《过秦论》
军队。五人为伍, 二十五人为行。
仓廪实而知礼节。《论积贮疏》 仓库。谷仓为仓,
米仓为廪。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客人。贵客为宾,
《醉翁亭记》
一般客人为客。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 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亲戚关系。 女方父亲叫婚,
《战国策·魏策》
男方父亲叫姻。
3.偏义复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