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C-16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

LC-16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
1.0 概述
根据质量控制的要求,为满足分析检测工作的需要,我司新购高效液相色谱仪一台。

本仪器由LC-16高效液相色谱仪溶液传输单元,UM48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C18色谱柱,色谱工作站及其它配套设备组成。

本仪器主要用于成品含量测定、鉴别,有关物质测定。

按照GMP规范和我司《验证管理规程》要求,对该仪器进行验证。

2.0验证目的
2.1确认目前的实验室环境能够满足该仪器的使用,仪器的运行、性能符合相应的要求。

2.2确认该仪器能够满足我司日常分析检测工作的需要。

3.0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LC-16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验证。

4.0验证小组成员
组长:邓忠志
组员:邓红梅唐小曼
5.0职责
5.1检验小组职责:
5.2 QA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和监督实施,验证报告的审核及验证的组织协调工作。

5.3 质量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验证报告的评定。

相关技术支持及本次验证过程参与人员的培训工作。

6.0参考文件
7.0 进度计划:
2016年11月10日,完成人员培训工作;
2016年11月 11日至11月14日,完成安装确认及运行确认工
作;
2016年11月 15日至11月 16日,完成性能确认及适用性预实验工作;
2016年11月17日进行数据分析汇总,完成验证报告
8.0测试项目
8.1人员培训确认
目的:确认所有参与方案实施的人员经过验证活动培训。

程序:对方案实施人员进行LC-16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培训,并由培训人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方案实施人员熟悉LC-16高效液相色谱仪构造和运行,并填写培训记录。

可接受标准:所有方案实施人员已经过LC-16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培训,培训效果合格。

所有方案实施人员熟悉LC-16高效液相色谱仪构造和运行,培训记录存在。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1《人员培训确认》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8.2测试仪器仪表校准确认
目的:确认测试使用仪器仪表均经过校准,且在有效期内。

程序:检查校正所用仪器仪表的校准证书,记录仪器仪表名称、型号、编号、校准日期及下次校准日期。

记录检查结果。

可接受标准:测试所用仪器仪表均经过校准,且在有效期内。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2《测试仪器仪表校准确认》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8.3安装确认
8.3.1仪器基本信息确认
目的:确认仪器型号、仪器各部件、生产厂家与采购订单及装箱单一致。

程序:检查仪器型号、仪器各部件是否与生产厂家、采购订单及装箱单一致。

可接受标准:仪器型号、仪器各部件、生产厂家与采购订单及装箱单一致。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3《仪器基本信息确认》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8.3.2 仪器相关资料及存放地点确认
目的:确认仪器相关资料完整,存放地点明确。

程序:依据测试报告4《仪器相关资料及存放地点确认》的列表,逐项检查各个资料是否完好,填写存放地点。

可接受标准:仪器相关资料完整,存放地点明确。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4《仪器相关资料及存放地点确认》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8.3.3 仪器安装环境确认
目的:确认仪器的安装环境符合要求。

程序:依据测试报告5《仪器安装环境确认》的列表,逐项检查各个项目,填写检查情况。

可接受标准:检查结果符合测试报告5《仪器安装环境确认》列表中的要求。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5《仪器安装环境确认》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8.4泵流量准确度和稳定性测试
目的:确认泵流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程序:1>系统不接色谱柱,直接通过两通连接,用纯化水作为流动相,通过管路冲洗系统,使系统中充满纯化水。

2>准备一个容量瓶,记录其重量,精确到万分之一。

3>断开两通,设置泵流速为0.5ml/min、1.0ml/min、1.5ml/min,待有水稳定流出后,用容量瓶接取流出的纯化水,同时进行计时,采集样品5分钟。

4>称量带有纯化水的容量瓶.
5>重复测试3次。

6>根据当时温度下的纯水密度,折算出水的体积,进而得到泵流量的数值,精确到万分之一。

7>根据下面公式分别计算泵流量设定值误差和流量稳定性误差。

Ss=(Fm-Fs)/Fs*100%
Sr=(Fmax-Fmin)/F*100%
Fm=(W2-W1)/ρt
Fm为流量实测值(ml/min)
W2为容量瓶+流动相的重量(g)
W1为容量瓶的重量(g)
Fs为流量设定值(ml/min)
ρ为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
t为收集流动相的时间
F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
F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
F同一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ml/min)
可接受标准 Ss≤2%,Sr≤2%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6《泵流量准确度和稳定性测试》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8.5泵流量精确度测试
目的:确认泵流量的精确度。

程序:1>系统不接色谱柱,直接通过两通连接,用纯化水作为流动相,通过管路冲洗系统,使系统中充满纯化水。

2>准备一个容量瓶,记录其重量,精确到万分之一。

3>断开两通,设置泵流速为1.0ml/min待有水稳定流出后,用容量瓶接取流出的纯化水,同时进行计时,每10分钟称取一次,共采集样品6次。

4>称量带有纯化水的容量瓶.
5>根据当时温度下的纯水密度,折算出水的体积,进而得到泵流量的数值,精确到万分之一。

6>计算6次结果的值。

可接受标准 RSD<=1%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7《泵流量精确度测试》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8.6柱温箱准确度与稳定性测试
目的:确认柱温箱控温的准确度与稳定性。

程序:将温度探头放置于柱温箱中,设置柱温箱分别为20℃、35℃
和45℃,然后根据程序开始升温。

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与时间,并开始计时,每隔10分钟进行一次记录,共记录6次数据。

计算算术平均值,设定值与平均值的误差ΔT代表了柱温箱控温的准确度,测试数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代表了柱温箱控温的稳定性。

可接受标准:柱温箱控温的准确度不超过±1%
柱温箱控温的稳定性不超过±1℃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8《柱温箱准确度与稳定性测试
》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8.7蒸发光检测器基线漂移测试
目的:确认蒸发光检测器的基本性能。

程序:系统不接色谱柱,直接通过两通连接,用90%的水和10%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设定泵的流速为1ml/mim,调节载气流速为3L/min,设定漂移管温度40℃,待系统基线平稳后,采集基线图谱30min,测量基线漂移。

可执行标准:漂移<1.0mv/h
测试报告:将采集的基线图谱打印下来,附在测试报告9《蒸发光检测器基线漂移测试》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8.8系统重复性测试
目的:确认高效液相系统样品分析的重复性
程序:在仪器稳定后,选用浓度为5mg/l的葡萄糖水溶液作为校准物质,进样量为20μL,采用相同的条件重复测量6次,计算6次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得到仪器定性与定量重复性数据。

可接受范围:RSD≤2%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10《系统重复性测试》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8.9适用性预试验
目的:确认高效液相系统适用单硫酸卡那霉素检测。

程序: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硫酸卡那霉素品种正文相下的规定,进行系统适用性实验。

可接受标准:分离度>5
测试报告:将图谱及分析结果附在测试报告11《适用性预试验》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9、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验证方案执行,如有检测结果偏离标准要求时,应做偏差调查,并重新检测。

验证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如需修改,应有明确理由并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更改。

所有异常情况及处理过程均应记录备案。

10、再验证周期
验证小组负责起草再验证周期。

11、验证结论及评价
验证小组根据验证情况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提交验证报告。

测试报告1 人员培训确认
测试报告2 测试仪器仪表校准确认
测试报告3 仪器基本信息确认
测试报告4 仪器相关资料及存放地点确认
测试报告5 仪器安装环境确认
测试报告6 泵流量准确度与稳定性测试
测试报告7 泵流量精密度测试
测试报告8 柱温箱准确度与稳定性测试
测试报告9 蒸发光检测器基线漂移测试
测试报告10 系统重复性测试
测试报告11 适用性预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