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视学习实用教程—影视概论xx1影视概论2影视理论3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4影视制作(mv)5剪辑概论6节目形态与策划参考书目欧阳宏生《广播电视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xxxxxx《影视艺术鉴赏》xx正义《电影电视剪辑学》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能跟大家聚在一起。
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我也没那么大能耐,所以根本谈不上教大家,就算是大家一起交流、研究。
希望交流的这些东西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所谈的内容大致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影视概论、影视理论、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影视制作(mv)、剪辑概论、节目形态与策划。
这些东西都是我这些年,学习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今天是头一次,我想谈的是影视概论。
就是想向大家介绍什么是影视。
让大家对影视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讲正文之前,我想先引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
“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
否则,他运用他的专业知识只能像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之所以先把爱因斯坦的这段话放在开头,是因为我想提醒大家不要只注重技术的学习,要全面发展。
我看到好多的例子,就是那些在大学阶段总是摆弄摄影机、照相机的人,往往会在日后成为摄像记者,听由一些外行的编导摆布。
我觉得这是掌握了很好的摄影技术的人的一大悲哀。
我们因为对电影电视的热情而学习技术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会录像或会照相的工匠,会操作机器而已,我们都想成为一个这正的摄影师或者大师级的导演。
我大一大二的时候特别讨厌把别人讲自己是录像的,被人呼来喝去。
现在淡然了,我知道这个世界上的知识太多了,现在是几年知识就翻一倍。
你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做到样样通,样样精。
如果不信结果就是样样松。
所以你一听别人叫你录像,这样的人什么都不懂,别跟他计较;别人说麻烦你,帮忙拍摄点东西,这人懂点,他知道用同样的机器不同的人拍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如果有人说麻烦你帮忙搞个策划,拍个专题片什么的,哎,这个人可能是行家。
杨德昌电影《光阴的故事·指望》中有一句对白:“我以为学会(骑车)以后,爱去哪里就去哪里,现在会骑了,却不知道要去哪里。
”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好,特别适用于学习影视技术。
我们除了学习技术之外,还要懂得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就要求我们在技术和个人休养中找到一个平衡。
不要过分偏重于一方,要均衡发展,用爱因斯坦的话讲叫和谐发展。
李翰祥是港台大师级的导演之一,他就曾经提醒那些红极一时的大明星,无论你们是多大的明星都要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
搞艺术的有一个词总结的恰到好处,叫德艺双馨。
所以你们看《金玉良缘红楼梦》里的张艾嘉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个人休养,现在也成了很有影响力的导演了。
比如《阿郎的故事》她就担任过编剧,《黑社会爸爸》她就是导演。
再比如刘德华,因合同纠纷问题被tvb雪藏,那些年他没戏拍,干嘛?练习钢琴唱歌,为他向歌坛进军奠定了基础。
作为我们来讲,就要把影视技术与个人素质、知识水平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除了学习影视技术还要看文学方面的书籍,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自己对社会的见解,培养一种阳光型的情感。
比如李翰祥辽宁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以文入手文言文基础。
有人说演讲,讲课最好是像:“萝卜炖牛肉。
”牛肉是精华,萝卜是帮助吸收的辅料。
闲话少说,转入正题。
虽然强调和谐发展,但是还要来讲一些技术的东西。
第一章:认识电影第一节电影与科技首先讲影视与科技本来只想讲电视来着,而电视和电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大家在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少走弯路,所以就把电影和电视放在一起讲。
电影和电视关系密切,电视是从电影发展而来的。
两者都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光学、电学、化学、声学等技术条件感光胶片、光学镜头、投影机、放映机、洗印机等设备相继面世,为电影艺术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
一、电影发明电影的影像性、运动性、逼真性特征,使其具备反映现实,表情达意的无限可能性。
公元前5世纪左右。
墨子《墨经》光学八条。
产生于汉代xx唐代的灯影戏。
1654年,xx发明幻灯球1824年,法国尼埃普斯经过12小时曝光,拍摄第一幅静物照片《餐桌》达盖尔银版照相法1839年,法国议会买下这项发明。
摄影技术发明年19世纪70年代曝光时间缩短至秒1825年,费东和派力司博士发明幻盘,即两面画着图像的硬纸圆盘以直径为轴迅速旋转,使两幅图像看似衔接起来,产生影像叙事功能。
1892年6月,比利时物理学家普托首次提出“视觉暂留”原理,论证了外物离开人的视野以后滞留在视网膜上的视觉印象仍可持续0.1-0.4秒左右1832年,普拉托和丹普佛尔发明诡盘,即在镜子里看的锯齿形圆盘,是用“法拉第”原理和幻盘的动画制成的。
其原理就是六十年后导致电影发明的原理,他的功绩标志着电影发明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阶段。
1834年,英数学家xxxx制作走马盘1864年,法国物物学家圣洛龙发明装置几个镜头的照相机,拍摄活动物体不同瞬间。
1872年,美国铁路大王、百万富翁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争执,马奔跑中是否四蹄腾空。
1877年法国人雷诺制成“活动视镜”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发明“摄影枪”,一秒钟能够摄取若干实物画面,真正实现连续摄影。
1887年,爱迪生和助手迪克逊发明胶片凿孔方法,解决了活动胶片的放映问题。
1894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
口径2.5毫米透镜。
50英尺凿孔胶片,每秒40格、供个人观赏。
1894年,卢米埃尔兄弟仿效缝纫机原理制造电影放映机的关键部件,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影放映机,兼具拍摄、洗印、放映三种功能。
1895年3月22日,卢米埃尔兄弟获得拍摄、放映电影的专利权。
路易·卢米埃尔根据“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自然景”的理念,以精湛的技术拍摄了一百多部1分钟短片。
如《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渔船出现》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假座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印度沙龙,公开售票举行第一次商业性电影放映,这一天就此被认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无声电影(亦称默片)面世,生存30年1927年,美国的华纳公司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被视作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采用片上录音之后,胶片移动速度从原来每秒16格提高到24格、这一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美国首映。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被视作电影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
20世纪60年代普遍采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开始引进数字技术,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视听时代。
斯皮尔伯格:《大白鲨》《第三类接触》《夺宝奇兵》《侏罗纪公园》技术竞争xx风格独具的影片1897年爱迪生在美国挑起“专利权战争”,对所有竞争者以盗窃和抢劫罪名提起诉讼。
1908年爱迪生联络比沃格拉夫、维太格拉夫、梅里爱、百代等几家公司组成电影专利公司,利用商业手段严密控制电影胶片出售和电影放映业务,企图垄断电影市场。
反对者阵营则成立了独立电影制片公司及独立发行放映网,独立制片商还长途跋涉,选好莱坞建立拍摄基地。
一有风吹草动便可转移到邻国墨西哥。
此举为好莱坞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一战使欧洲元气大伤,中断了欧洲处于国际影坛领先的地位,也阻隔了欧洲影片的自由流通。
好莱坞一跃成为世界电影主力。
二战亦如此。
电影流派19-1924年xx表现主义电影1918-1930年法国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电影1924-1930年xxxx电影1942-1951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1959-1964年xx新浪潮电影1966-1972年新xx电影民族电影电影放映市场1905年,哈里斯与戴维斯率先在匹茨堡开办新式电影院,取名“5分钱奥狄恩”(奥xx是希腊文剧场之意)。
1912年,埃德温·鲍特购买了德国电影《伊丽莎白女皇》的版权,在纽约的兰心戏院放映。
法国电影史学家xx指出:只有在20世纪才给电影事业提供了它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工业人才;并且由于城市和工业中的惊人成长,在世界范围内给电影提供了观众,促使它真正发展起来。
第二节电影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反映个人、集团、阶级、社会要求和理想价值观念体系。
电影意识形态类型三种直露型如xx中华儿女xx红色娘子军间接型如xx花样年华中性型如荆轲刺秦英雄阳光灿烂的日子秋菊打官司第三节电影与娱乐娱乐,即娱怀取乐电影作为娱乐媒体,具有多层次和多样性首先,电影以非现实性和对于观众想象力的提升和扩展产生无穷魅力。
观众观看电影获得娱乐享受,一般通过四个途径实现:视听快感、明星崇拜、梦幻效果、故事消费。
电影摄影的讲究,使镜头语言本身具备了讲故事的基础。
从1915年以来,“明星制”始终是美国电影工业的支柱,好莱坞逐渐成为明星云集的世界电影之都。
乔治·梅里爱最早把戏剧、魔术、特技引入电影,第一次发现了电影的幻想功能,第一次系统地把绝大部分舞台剧的要素——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分幕、分场等运用到电影里,在丰富电影视觉效果的同时,也使电影成为梦想和幻觉的艺术。
1903年,埃德温·鲍特导演了美国第一部西部片《火车大劫案》,该片以一社会新闻为题材拍摄。
1915年格里菲斯导演的史诗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公映,很快成为国内舆论的热门话题。
1908——1918年是美国电影兴盛时期,尤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十年间,好莱坞建立了大制片厂制度,大量吸收瑞典、德国、匈牙利等外国籍优秀导演和演员到美国拍片,摄制题材逐步国际化。
第二章:视听语言电影语言作为符号,不同于文字符号。
符号的能指,即表达形式和表达实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符号的所指,即内容形式和内容实体,是语言的概念或内容。
在电影符号中,能指就是所指,即画面所表达的物像和含义都包括在画面之中。
xx·朗格曾说:“电影与梦就其实现方式来说彼此相似。
”电影和梦一样都是借助视觉画面来表情达意的。
电影语言是表现形式的材料,同时也是电影表意的媒介。
在能指与所指的基础上,构成了外延与内涵这一对范畴。
“外延,我们通常是指使用语言来表明语言说了些什么。
”“内涵,则意味着使用语言来表明语言所说的东西之外的其他东西。
”电影的直观性使我们很容易明白画面的外延,但只有接触到画面的内涵部分,才达到了美学意义上的审美境界。
第一节影像表意从影像表意的角度,分成景和色彩两大部分。
景是画面的构成元素之一,也是电影的一种造型手段。
电影中的景,是指人物活动的空间,亦即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
电影中的景是独特的,具有审美含义,不仅是人物活动的环境,而且是人物性格、思想、情绪的外化,是被心灵照亮的,有生命的,是参与人物活动推进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
电影中的景是有感情色彩的,是由电影创作者赋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