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美术PPT课件
作品欣赏
蒙 娜 丽 莎
作品欣赏
最后的晚餐
作品欣赏
椅 中 圣 母
作品欣赏
西 斯 廷 圣 母
作品欣赏
卫大
作品欣赏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 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 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 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 精华!万物的灵 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 特思考》:中哈主姆人雷公特哈这姆段雷话特反映的的一核段心独思白想
1、本课的重点是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即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作品,要求对作品进行比 较深入的分析,并对三人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研究。
2、本课的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的时代特点、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时的先进思 想——人文主义,缺乏较深入的了解。
巨人辈出的时代 ——文艺复兴美术
是什么?
欢迎您进入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学习欣赏西方美术经典美术作品
的方法,体会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加深对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认识,体会美术的文化 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艺复兴经典美术 作品的鉴赏,进一步形成尊重外国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的 情感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3、地位: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在众多同类题 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 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 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作品。
பைடு நூலகம்间圣母
岩间圣母》(约1503-1506)(祭坛画 189.5 x 119.5厘米 )现藏伦敦国立美 术馆。
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
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
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
为“神秘的微笑”。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
人的感情。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
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
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
2.25 1545
米开朗基罗 《摩西》
大 罗理 马石 文, 珂高 里 教 堂米 藏,
年 ,
《昼》《夜》 《暮》《晨》
米开朗基罗《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
壁画,36.54×13.14米,约480平方米,1508年5月—1512年 10月,梵蒂冈西斯廷教堂藏
米开朗基罗是个伟大的“画家”,这 是勿庸置疑、世所共知的;然而,很少有人知 道他对绘画的真正想法。他曾在笔记中写道: 绘画是月亮,雕刻是太阳;绘画是仆人,雕刻 是家主,我鄙视绘画---因为我是雕刻家,不 是画家--我甚至不懂得绘画!从中固然可以体 味到艺术家倔强的性格,但也确实能了解他对
达.芬奇(1452—1519) 米开朗基罗(1475—1564) 拉斐尔(1483—1520)
文艺复兴最完美的代表
——达.芬奇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 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美 术家、雕塑家、建筑家 、工程师、机械师、科 学巨匠、文艺理论家、 大哲学家、诗人、音乐 家和发明家。他在几乎 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所以后代的学 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 代最完美的代表”。
此画以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
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酥,一天使在耶
酥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
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点缀
其间,洞窟通透露光。此画虽属传统题材,
然表达手法和构图布局皆表明达.芬奇的
艺术水平之高深。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画,
烟雾状笔法的运用,科学地写实以及透视,
缩形等技术法的采用,表明了他在处理逼
一、提问: 1.文艺复兴的时间、背景 ? 2. 文艺复兴的核心? 3.它复兴的是哪个时期的文化?
1.文艺复兴的时间、背景 ?
时间:15——16世纪 背景: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 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
2. 文艺复兴的核心? 核心:人文主义
3.它复兴的是哪个时期的文化?
古希腊
古罗马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你知道达芬奇的那 些作品?
达·芬奇《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 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画中人
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
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
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
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
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
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另外,
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
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
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另外蒙娜丽莎
的眉毛因化学反应而不见了,背景曾有蓝天。据
板上油画
53*77厘
考证,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 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
划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2、绘画特点: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 作了自然延伸。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 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为了构 图使图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 波浪状的层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耶稣坐在正中间,他 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 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他的双眼注 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
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达到
了新的水平。这幅画是标志达.分奇盛期
创作开始的作品。
鄙视绘画的大师
——米开朗基罗.波那罗帝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1475~1564),在雕刻﹑绘画和建 筑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盛期文艺 复兴巅峰的典范创作。
你知道米开朗基罗的那些 作品?
代表作品《教皇朱利阿斯二世陵寝》 的雕刻(1524~34)、《摩西》 (1513~15)、《大卫像》(1501~ 04,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圣母抱 殉难的耶稣》(1499)、《圣殇》 (1555~64)等雕刻。
米 1503-1506年 巴黎卢浮宫
解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耶酥
剖 与
透
视
哪个是犹大呢?
犹大
1、作品介绍:题材取自圣经故事。犹大向官府告密,耶稣在 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耶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 他的消息,达·芬奇此作就是耶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画中沿 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 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画面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