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电子显微分析

2015电子显微分析


高分子乳液颗粒形态
碳纳米管接枝改性
Part 2 扫描电子显微镜
1. 扫描电镜结构原理
2. 扫描电镜图象及衬度
3. 扫描电镜的主要特点
4.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示例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简称为扫描电镜,英 文 缩 写 为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用细聚焦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 面,通过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二次电 子、背散射电子等对样品表面或断口形貌进 行观察和分析。 可与能谱( EDS )组合进行成分分析, SEM也是显微结构分析的主要仪器,已广泛 用于材料、冶金、矿物、生物学等领域。
K 为常数, θ 为入射电子与样品表面法线之 间的夹角,
θ 角越大,二次电子产额越高,这表明二次 电子对样品表面状态非常敏感。
形貌衬度原理
2.2 背散射电子像
背散射电子是指入射电子与样品相 互作用(弹性和非弹性散射 )之后,再次 逸出样品表面的高能电子,其能量接近 于入射电子能量( E。)。背射电子的产 额随样品的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加,所以 背散射电子信号的强度与样品的化学组 成有关,即与组成样品的各元素平均原 子序数有关。
射光的能力不同。 当电子逸出试样下表面时,由于试样对电子 束的作用,使得透射到荧光屏上的强度是不 均匀的,这种强度不均匀的电子象称为衬度 象。
3.1 三种衬度定义
散射衬度,又称质量-厚度衬度(Mபைடு நூலகம்ss-
thickness contrast):是由于材料的质量厚 度差异造成的透射束强度的差异而产生的衬 度(主要用于非晶材料)。 衍射衬度(Diffraction contrast):由于试样 各部分满足布拉格条件的程度不同以及结构 振幅不同而产生的(主要用于晶体材料)。 相位衬度(Phase contrast):试样内部各点 对入射电子作用不同,导致它们在试样出口 表面上相位不一,经放大让它们重新组合, 使相位差转换成强度差而形成的。
3. 扫描电镜的主要性能与特点
放大倍率高(M=Ac/As)
分辨率高(d0=dmin/M总)
景深大(立体感强、断口分析)
保真度好(样品不需特殊处理)
样品制备简单
样品制备注意的问题
(1)观察的样品必须为固体(块状或粉末),同时在真空 下能保持长时间的稳定。含有水分或有机溶剂的样品,应 事先干燥。 (2)扫描电镜观察的样品应有良好的导电性,或至少样品 表面要有良好的导电性。高分子材料多为不导电,在入射 电子束照射下,表面易积累电荷,会影响图像质量。因此, 高分子样品在观察前需在真空中喷镀适当厚度的金属膜, 以消除电荷。 (3)小心保护样品的原始状态。拉伸断口不应被损伤,不 应污染断口表面,烧蚀样品观察前不应清洁。还要注意样 品尺寸大小,扫描电镜最大允许尺寸直径25mm,高20mm。
4.2 复型法
研究块状聚合物和纤维表面结构,对于在电 镜中易起变化的样品和难以制成电子束可以透 过的薄膜的试样多采用复型法。 利用一种薄膜(如碳、塑料、氧化物薄膜)将 固体试样表面的浮雕复制下来的一种间接样品。 只能作为试样形貌的观察和研究,而不能用 来观察试样的内部结构。
4.3 超薄切片法 高分子材料用超薄切片机可获得50nm左右的 薄样品。如果要用透射电镜研究大块聚合物样品 的内部结构,可采用此法制样。
3.2 质厚衬度

质厚衬度的形成:由于试样各部 分对电子散射能力不同,使得透 射电子数目不同,而引起强度差 异,形成衬度。

对于非晶样品,入射电子透过样 品时碰到的原子数目越多(或样 品越厚),样品原子核库仑电场 越强(原子序数或密度越大), 被散射到物镜光阑外的电子就越 多,而通过物镜光阑参与成像的 电子强度就越低,即衬度与质量、 厚度有关,故叫质厚衬度。
4. 透射电镜研究用高分子样品制备方法
电子束照射下样品温度会升高,对于流体,
或易升华、低熔点或易分解的物质(如高分 子中的杂质)会污染电镜,得到假象。 电子束的穿透能力较弱,不能观察厚样品。 若用加速电压为100kV的电镜,样品的厚度 在20~200 nm之间。
TEM的样品制备方法: 支持膜法 复型法 超薄切片法 高分子材料必要时还要: 染色 刻蚀
4. 扫描电镜应用
(1)纤维表面
研究纤维表面的 缺陷如裂纹、微 孔、空洞、杂质 等。
(2)断口研究
(3)聚合物共混体系形貌
(4)聚合物颗粒形貌
(5)薄膜
(6)复合材料
思考题
(1)简述透射电镜电子图像质厚衬度、衍射衬 度的形成原理与适用材料种类。 (2)透射电镜观察用聚合物样品为什么要进行 染色和蚀刻,机理是? (3)SEM研究高分子样品时,样品制备要注意 哪几个问题?
二次电子信号强度与原子序数没有明确的关系,便对 微区表面相对于入射电子束的方向却十分敏感,二次电子 像分辨率比较高,所以适用于显示形貌衬度。
凸凹不平的样品表面所产生的二次电子,用 二次电子探测器很容易全部被收集,所以二次电 子图像无阴影效应,二次电子易受样品电场和磁 场影响。二次电子的产额δ∝ K/cosθ
缺点——超薄小片从刀刃上取下时变形或弯 曲——将样品在液氮或液态空气中冷冻;或将样 品包埋在一种可以固化的介质中。选择不同的配 方来调节介质的硬度,使之与样品的硬度相匹配。 经包埋后再切片,就不会在切削过程中使超微结 构发生变形。
4.4 染色和蚀刻 大多数聚合物在用质厚衬度成象时图象的反差很弱,
因此,由超薄切片得到的试样还不能直接用来进行透
3.3 衍射衬度
晶粒A与入射束不成布拉格角,不产生衍射,透射束强度IA=I0 晶粒B与入射束满足布拉格衍射,衍射束强度为Ihkl,透射束强度IB=I0-Ihkl 如果让透射束通过物镜光阑,挡住衍射束,A晶粒比B晶粒亮(明场象)。 如果让hkl衍射束通过物镜光阑,挡住透射束,B晶粒比A晶粒亮(暗场像)
电源系统包括电子枪高压电源、透镜电源和 控制线路电源等。
真空系统用来维持镜筒(凡是电子运行的空间)
的真空度在10-4 Torr以上,以确保电子枪电极
间绝缘,防止成像电子在镜筒内受气体分子碰
撞而改变运动轨迹,减小样品污染等。
2. 透射电镜的主要性能指标
标志透射电镜的主要指标是分辨率、放大率、衬度 等 2.1 分辨率 点分辨率:电子图像上尚能分辨开的相邻两点在试 样上的距离 线分辨率:电子图像上能分辨出的最小晶面间距
图像观察和记录系统
透射电镜中电子所带的信息转换成人眼能感觉的可见光 图像,是通过荧光屏或照相底板来实现的。人们透过铅 玻璃窗可看到荧光屏上的像。
两种工作模式
TEM既能得到衍射谱又能 观察像的原因 晶体试样,电子透过晶 体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在物镜后焦面上形成衍 射谱。 在TEM中,改变中间镜 的电流,使中间镜的物 平面从一次像平面移向 物镜的后焦面,可得到 衍射谱,反之,让中间 镜的物面从后焦面向下 移到一次像平面,就可 看到像。
第七章 电子显微分析
入射电子 Auger电子
背散射电子
二次电子
阴极发光 X射线
样 品
透射电子
Part 1 透射电子显微镜
1. 透射电镜的构造 2. 透射电镜的主要性能指标 3. 透射电镜的衬度形成原理 4. 透射电镜研究用高分子样品制备方法 3. 透射电镜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1. 透射电镜的构造
1.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主要包括电子光学 系统、扫描系统、 信号检测放大系统、 图象显示和记录系 统、电源和真空系 统等。
入射电子 Auger电子
背散射电子
二次电子
阴极发光 X射线
样 品
透射电子
2. 扫描电镜图象及衬度
二次电子像

背散射电子像
2.1 二次电子象
入射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后,使样品原子较外层电子 电离产生的电子,称二次电子。二次电子能量比较低,习 惯上把能量小于 50eV 电子统称为二次电子, 仅在样品表 面5nm-10nm的深度内才能逸出表面。 二次电子象是表面形貌衬度,它是利用对样品表面形 貌变化敏感的物理信号作为调节信号得到的一种象衬度。
物镜:透射电镜的核心,形成一次放大象和衍 射谱,物镜的分辨本领决定透射电镜的分辨本 领;要求:物镜有尽可能高的分辨本领、足够 高的放大倍数和尽量小的像差。磁透镜最大放 大倍数为200倍,最大分辨本领为0.1nm。 中间镜:把物镜形成的一次中间像或衍射谱投 射到投影镜物面上。 投影镜:把中间镜形成的二次像及衍射谱放大 到荧光屏上,形成最终放大电子像及衍射谱。
4.1 支持膜法
粉末试样和胶凝物质水化浆体多采用此法。
一般做法是将试样载在一层支持膜上或包在薄
膜中,该薄膜再用铜网承载。
支持膜材料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本身没有结构, 对电子束的吸收不大;②本身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刚 度,能忍受电子束的照射而不致畸变或破裂;③易确 定厚度,易进行真空镀膜。 常用的支持膜材料有:火棉胶、聚醋酸甲基乙烯酯、 碳、氧化铝等。 上述材料除了单独能做支持膜材料外,还可以在火 棉胶等塑料支持膜上再镀上一层碳膜,以提高其强度 和耐热性。镀碳后的支持膜称为加强膜。
三级成像的总放大倍数为: MT = MO MI MP
其中MO、MI、MP分别是物镜、中间镜和投影的放大
倍数。 磁透镜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来调节放大倍数。一般 通过将物镜和投影镜的放大倍数MO、MP固定,而改 变中间镜放大倍数MI来改变总放大倍数MT。
放大倍数越大,成像亮度越低。成像亮度与MT2
成反比。因此,要根据具体要求选用成像系统的放大 倍数。
5. 透射电镜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高分子的结晶形态
研究多组分多相高分子体系的微观织态结构
(1)嵌段共聚物 (2)高分子乳液颗粒形态
5.1 高分子的结晶形态
0.01%聚乙烯的二甲苯溶液,厚度10 nm,
聚乙烯球晶的表面复型像
熔体——高压——厚度微米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