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植物纤维化学部分纤维素ppt课件
植物纤维化学部分纤维素ppt课件
纤维素的结晶度是指纤维素构成的结晶区占纤维素 整体的百分率,它反映纤维素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 度。
结晶度a
结晶区样品含量 结晶区样品含量+非结晶区样品含量
100%
纤维素物料的结晶度大小,随纤维素样品而异。据 测定,种毛纤维和韧皮纤维纤维素的结晶度为70 %~80%,木浆为60%~70%,再生纤维约为45%。
CH2OH
O
HO OH OH
OH
α -D-葡萄糖
CHO
H C OH
HO C H
H C OH H C OH
CH2OH
开链式结构
CH2OH
O
OH
HO OH
OH
β -D-葡萄糖
α -D-葡萄糖、β -D-葡萄糖
10
-基环分子式:C6H10O5 -分子质量: 162 -纤维素分子链的分子式:
C6H11O5-(C6H10O5)n-2- C6H11O5 -聚合度:n
聚集态结构(二次结构):超分子结构,处于平衡态 时纤维素大分子链相互间的几乎排列特征,包括晶 体结构(晶区和非晶区、晶胞大小及形式、分子链 在晶胞内的堆砌形式、微晶的大小)和取向结构 (分子链和微晶的取向)。
形态结构(三次结构):比超分子结构更大一些,光 学显微镜下可见。如多重细纤维结构,纤维断面的 形状、结构和组成。
16
纤维素的构型和构象
纤维素由葡萄糖基环构成,构型属β–D构型 。 D-葡萄糖基的构象为椅式构象。在椅式构象中,
联接取代基的键分直立键和平伏键, β–D吡喃型葡 萄糖环中主要的取代基均处于平伏位置。
17
O C H2O H
OH
O C H2O H
OH
O C H2O H
O
HO
O
HO
O
HO
O
OH
13
三个醇羟基,分别位于2、3、6位,其中C2、C3 为仲醇羟基,而在C6为伯醇羟基。
4)纤维素大分子的两个末端基,一个具有还原性,另一个 是非还原性的
14
纤维素分子链一端的葡萄糖基第一个碳原子上存在 一个苷羟基,当葡萄糖环结构变成开链式时,此羟基即 变为醛基而具有还原性,故苷羟基具有潜在的还原性, 又有隐性醛基之称。
1)纤维素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是D-吡喃式葡萄 糖基(即失水葡萄糖)。
2)纤维素大分子的葡萄糖基间的联接都是β-苷键联 接。
3)纤维素大分子每个基环均具有3个醇羟基。 4)纤维素大分子的两个末端基,一个具有还原性,
另一个是非还原性的。整体呈极性。
1)纤维素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是D-吡 喃式葡萄糖基(即失水葡单 元在空间的相对排列,包5 括高分子的链 结构、聚集态结构和形态结构。
近程结构(一级) 一次结构:链结构
远程结构 (二级)
纤维素结构 二次结构:聚集态结构
三次结构:形态结构
链结构(一次结构):表明一个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因 的几何排列情况。其中又6包括尺度不同的两类结构。
3
纤维素是诸多工业的主要原料,在造纸工业、 纺织工业、木材工业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用途。关于 纤维素化学与工业的研究始于160多年前,是高分 子化学诞生及其发展时期的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化石资源储量的不断减少,拓展纤维素资 源的高附加值利用是全球经济、能源和新材料发展 的热点领域之一。
4
第一节 纤维素的化学与物理结构
19
结晶区和非结20 晶区的特点
结晶区:
非结晶区:
纤维素分子链取向良好 纤维素分子链取向较差
密度较大
分子排列无秩序,分子
分子间的结合力最强
间距离较大,密度低,
结晶区对强度的贡献大。
分子间的氢键结合数量 少,故非结晶区对强度
的贡献小。
(二)纤维素的结晶度及可及度
1. 纤维素结晶度
二、纤维素大分子的构象(二级结构) 15
构型:指分子中的基团或原子团化学键所固定的空间 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 化学键的断裂。 构象:一定构型的分子,在其键允许的范围内,原子 或原子团旋转或相互扭转时,能以不同的空间排布存 在,这种空间排布称为构象。可以理解为由于各基团 围绕单键内旋转而形成聚合物链的不同形态。
O C H2O H
HO
O
OH
O C H2O H
HO
O
OH
纤维素大分子的构象如图所示,其葡萄糖单元成椅式
扭转,每个单元上C2位羟基、 C3位羟基和C6位取代基均 处于水平位置。
三、纤维素大分子聚集态结构(二次结构)
18
(一)纤维素的结晶结构
纤维素的聚集状态,可以理解成一种由结 晶区和无定形区交错结合的体系,从结晶区到无 定形区是逐步过度的,无明显界限。
链结7构
近程结构(第一层次结构):指单个分子内一个或 几个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结构。
远程结构(第二层次结构):指单个分子的大小与 形态、链的柔顺性和在空间所存在的各种形状(构 象)。
一、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近程结构) 8
组成纤维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什么?结构单 元间如何联接的?
21
2、纤维素物料的可及度2A2
利用某些能进入纤维素物料的无定形区而不 能进入结晶区的化学试剂,测定这些试剂可以到 达并起反应的部分占全体的百分率称为纤维素物 料的可及度。
一个纤维素分子链可以经过若干结晶区和无 定形区。
每一个结晶区称为微晶体。
结晶区:纤维素大分子的聚集, 一部分的分子排列比较整齐、有 规则,呈现清晰的X-射线图;
无定形区:另一部分的分子链排 列不整齐、较松弛, 但其取向 大致与纤维主轴平行。
L为微晶体的长度,纤维素主链通 过一个以上的微晶体
1
第三章 纤维素
第一节 纤维素的化学与物理结构 第二节 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度 第三节 纤维素的物理及物理化学性质 第四节 纤维素的化学反应
2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古老、最丰富 的天然高分子,是重要的生物可降解性 和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之一。
定义:在常温下不溶于水、稀酸和 稀碱的D-葡萄糖基以β-1,4-苷键联接起 来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素分子为极长的链分子,属线型高分子化 合物。
Mr /162 n
11
2)纤维素大分子的葡萄糖基间的联接都是β - 苷键1联2 接
由于苷键的存在,使纤维素大分子对水解作 用的稳定性降低。在酸或高温下与水作用,可使苷 键破裂,纤维素大分子降解。
在酸中:β -苷键水解速度比α -苷键小。
3)纤维素大分子每个基环均具有3个醇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