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本体钢架安装作业指导书详解

锅炉本体钢架安装作业指导书详解

目录1.概述2.编制依据3.吊装前必须具备的条件4.组合前的检查和准备5.钢架组合6.钢架组合件吊装7.平台扶梯安装8.钢架的安装顺序9. 焊接工艺要求10. 人员及工具配备11. 质量标准1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3. 技术质量安全交底14.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15.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1.概述本工程安装2台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UG-130/9.81-M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本锅炉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

锅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8米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四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

本锅炉采用全钢构架,共有8根立柱。

柱脚在-500mm标高处,可通过钢筋与基础相连,柱与柱之间有横梁等构件支撑,以承受锅炉本体及由于风和地震引起的荷载。

锅炉的主要受压件均由吊杆悬挂于顶板上,而其它部件如空气预热器、省煤器、回料器均采用支撑结构支撑在横梁上。

锅炉需运行巡检的地方均设有平台扶梯。

主要承重立柱为8根K1-K4分成四排。

炉顶为大板梁结构38.233T,汽包吊挂在 K1、K2柱之间的顶板梁上,水冷壁承重在K1-K2间,K1、K2、K3、K4柱分四段出厂,现场对接组合,组合后各立柱的长度和单重分别为:K1柱42.6m、26.692 T;K2柱42.6m、39.435T;K3柱42.6m、41.524 T; K4柱42.6m、27.187 T立柱截面尺寸为:K1柱400×260、K2柱500×360、K3柱500×360、K4柱400×260;底部与基础支座接触面尺寸K1柱700×700、K2柱900×900、K3柱800×800、K4柱:800×800;炉顶板标高42.6m。

2.编制依据2.1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全套锅炉图纸及锅炉技术资料。

2.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锅炉篇)DL5910.2-2012.。

2.3电力建设安全规程、安全管理规定及压力容器安全规程。

2.4锅炉钢结构制造执行条例2.5《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2.6《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7部分:焊接工程》(DL 5190.7-2012)2.7《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67-2012)2.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 5009.1-2014)2.5钢结构说明书及有关图纸2.9 《安装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2.10《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力公司)2 .11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定3.吊装前必须具备的条件3.1施工组织健全、施工班组人员已熟悉图纸并掌握施工工艺。

3.2吊装用道路平整、夯实、畅通。

3.3锅炉钢结构基础验收合格。

3.4准备吊装区域构件全部到位。

3.5重要部件尺寸已复核,验收合格。

4.组合前的检查和准备4.1 按图纸设计技术要求,认真复查钢架、横梁制造质量。

根据电建规DL5190.2-2012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应符合要求。

4.2检查立柱、横梁的弯曲度,扭曲度应符合有关要求,若发现有超差时则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校正,且符合有关要求,并做好校正前后的详细记录。

4.3 冷校法:当构件变形小且均匀采用分段施压法。

弯形小构件为局部变形时,则采用集中施压法校正。

600—650℃左右,若变形严重,现场环境条件校正困难。

则退回厂方重新校正。

4.4在0m层锅炉基础南侧搭设组装平台,高度1.5M,组装平台支墩用钢管制作,横梁用20#工字钢制作。

组装平台用水准仪找平,组装平台搭设要牢固、可靠、支墩下面焊接1000×1000 δ=10的钢板以扩大受力面;工作平台要求水平面任意两点不水平偏差<3mm,且牢固。

5.钢架的组合5.1钢柱对接,在组装平台上复测立柱的弯曲度和扭曲度,不合格的要通知监理和建设单位,并校正达到规范要求,复测各立柱的长度,符合要求后,将立柱摆正、摆直,将焊口点焊,复测立柱的直度,符合要求后焊接。

对接焊缝不能高出母材,高出部分要打磨掉,将加强板点焊在焊缝处,同时对焊加强板,焊接时要注意工艺减少焊接变形,对接间隙钢柱为2-3mm.横梁为4-5mm。

5.2立柱焊接结束后复测对接后立柱的直度、扭曲度及立柱上各横梁支撑的尺寸 ,不合要求要采取措施,修正符合要求后进行立柱划中心线和1M标高,以此作垂线分别划出四侧对称中心线,且作好标记,作为钢柱安装找正的依据;平台支撑标高的划线工作,划线时以立柱顶部为基础,同时要记录各立柱的长度正负值在基础处理时减少累积误差。

5.3将K1立柱左右侧按吊装方向摆正,使间距和对角线达到要求后将立柱固定,立柱与各横梁组合时,应确保图纸设计尺寸(并适当留有焊接收缩余量),在找正立柱托座与横梁最佳结合面对,先点焊立柱上、下托座与横梁的结合面。

焊接采用两个焊工对称施焊,注意应焊接立柱托座与横梁底板的部位5.4复测立柱间距和对角线的尺寸 , 确保两立柱在同一平面上,符合要求后,将拉条点焊在立柱和横梁上。

5.5复测组合尺寸,符合要求后开始钢结构焊接,焊接时注意焊接工艺,以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变形。

5.6焊接结束后,重新复测组合尺寸,符合要求,通知监理公司和建设单位进行组合件验收、签证。

5.7验收合格后,安装立柱吊起后施工人员上下用的爬梯绑扎在钢架立柱上随大件一起起吊。

5.8 K2、K3、K4组件组合同K1。

5.9组合后各组件的重量分别为K1-K1组件加支撑: 26.692T;K2-K2组件39.435T;K3- K3组件: 41.524 T; K4- K4组件: 27.187T;6.钢架组合件吊装6.1吊装前根据图纸要求和组件组合时的实际情况对锅炉基础进行处理,划线配制垫铁。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K1左- K1右、K2左-K2右、K3左- K3右、最后吊K4左- K4右组件的吊装顺序。

吊装时采用一辆320T吊车与一辆100T吊车抬吊。

6.2在K1左-K1右组件上系好吊点钢丝绳,钢丝绳和立柱角部(快口)接触处要用棉布或半圆钢管垫好,在组件上适当加强;并系上稳定钢丝绳。

6.3先将K1左-K1右组件立起后,缓慢送到安装位置后放下(立柱接触到基础即可,吊点不能松),立柱用钢丝与地锚拉牢固定。

松掉吊点,找正中心,垂直度和标高。

6.4 K2左-K2右、K3左-K3右、K4左-K4右组件的吊装同K1左-K1右组件。

6.5 K1左-K1右立柱找正就位时,依据锅炉纵、横中心线、1米标高基准线,逐步找正最佳位置使立柱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相吻合。

逐一就位后采用缆风线、手拉葫芦或花兰罗栓调整各几何尺寸,钢柱垂直度采用经纬仪检测进行。

采用对角线相对平行法,逐一测量各立柱间,上、下、左、右侧各平面对应值。

应符合DL5190.2-2012有关规范要求。

K1-K2找正后、将K1-K2间横梁点焊在立柱上。

6.6 K2-K3、K3-K4间横梁在组件就位找正后同样点焊在立柱间(注:横梁点焊一定要牢固,防止晃动时焊缝断裂)。

6.7复测钢结构的所有几何尺寸,包括立柱的垂直度、标高,立柱间间距和对角线,符合要求后,点焊所有的拉条。

6.8重新检查钢结构的尺寸,符合要求后,进行钢结构焊接,焊接时要注意焊接工艺,要求同一根横梁,两端同时焊接对称焊缝要求对焊。

6.9钢结构几何尺寸复测合格后,平台扶梯可以安装、焊接,并同时安装、焊接的扶手、栏杆6.10 立柱底板垫板的布置,调整时每组每组垫铁不应超过三块,其宽度一般为80—120mm,长度较柱脚底板两边各长出10mm左右,厚的放置在下层,当第二层灌浆间隙超过100mm以上时,允许垫以型钢组成的框架再加一块调整垫铁。

6.11垫铁布置应在立柱底板的立筋板下方,垫铁安装后,用手锤检查应无松动,并将垫铁点焊在一起再与柱脚底板焊接。

7.平台扶梯的安装7.1各钢柱在工作平台上组合后,由专人按图纸设计要求及时测划出平台(托架)标高位置线,作好标记。

7.2在地面平台上将各托架组装就位,并与钢柱同时焊接。

7.3及时安装平台、爬梯、扶梯、增强高空施工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固性。

7.4影响汽包、水冷壁大件设备吊装的部位,计划待汽包、膜式水冷壁管排等设备吊装就位后再进行安装。

7.5锅炉的钢架拼装,应尽量在拼装平台上拼装,降低高空拼装的难度,并能确保安装尺寸符合规范标准。

平台的支架应尽可能随钢架的拼装,焊接在立柱上,整过钢架平台扶梯的拼架和安装应符合图纸要求和验收标准。

7.6立柱组装基本结束后安装炉右、炉后平台,栏杆随平台、扶梯一起安装。

炉前,炉右平台、扶梯、栏杆等部件设备吊进去之后再安装。

8.钢架安装顺序8.1 K1—K1柱吊装后(用缆风绳手拉葫芦调整几何尺寸、垂直度,底脚找正后将钢筋焊往钢柱底座)→K2—K2柱吊装→(上部利用K1—K1柱用花兰螺丝调节钢柱垂直度)→安装K1—K2柱炉一侧顶下、底上横梁、炉另一侧顶上横梁→K3—K3柱吊装→K2—K3柱横梁→K4—K4柱吊装→K3-K4柱横梁安装→炉顶大板梁及部分横梁斜梁安装。

8.2在吊装就位找正的同时应做好施工技术记录及各部门的验收签证工作。

8.3对立柱底部和基础间进行二次灌装。

9.焊接工艺9.1单道角焊缝和多层角焊缝根不焊道的允许最大焊角尺寸为:9.1.1平焊:8mm9.1.2横焊、仰焊:7mm9.1.3立焊:10mm9.2焊件对接允许对口错位如下:9.2.1一类焊缝:10%的板厚且不大于2mm;9.2.2二类焊缝:15%的板厚且不大于3mm;9.2.3三类焊缝:20%的板厚且不大于4mm;9.2.4不同厚度焊件对口错位允许值按薄板计算。

9.3焊缝表面缺陷要求:9.3.1焊缝表面不允许出现焊瘤、裂纹、夹渣、气孔、未熔合缺陷9.3.2咬边:咬边深度≤0.5mm;连续咬边长度≤焊缝总长度的10%且≤100mm;焊缝两侧咬边累计长度≤焊缝总长度的10%;角焊缝≤20%。

9.3.3角变形:板件焊接角变形应不大于3°。

10.人员及机工具配备10.1人员:钳工6人、焊工8人、起重工2人、辅助人员10人、测量及技术人员各1人。

10.2机工具11.质量标准11.1.钢架组合件的允许误差11.2钢架安装允许误差11.3 钢柱、梁的校正应按规范及制造条例执行。

11.4 钢立柱在组合架上组装前,要复测各部位的尺寸 ,特别是各支撑的尺寸。

11.5 连接板,加强板应平整,焊缝饱满,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11.6 柱脚二次灌浆基础应清理干净,钢盘弯制符合要求,无油垢、漏焊及焊渣,二次灌浆应捣实,无孔洞,表面光洁。

12.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2.1 吊装前对参加吊装的施工人员进行详细、认真的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有深刻的了解,为顺利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