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二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十二章 第二审程序


二,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诉讼案件 审判程序的联系和区别
(一)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联系
案件所涉及的诉讼标的相同. 第一审程序是第二审程序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审程序是第一审程序的继续和发展.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民事诉 讼法"第二审程序"的有关规定外,适用第一 审普通程序的有关规定.
(二)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区别
案件的审理方式上有差别. 在一审程序中,人民法院对一审案件的审理, 需要对案件作出判决的,都必须以开庭的方式进 行审理.而在二审程序中,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 理,可以根据案件事实是否已经清楚等实际情况, 决定是开庭审理还是径行判决. 所作裁判的法律效力不同. 一审裁判在上诉期间为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 决,如果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提上诉,一审的判决 在二审期间不发生法律效力;而二审裁判是发生 法律效力的裁判.
二,二审案件审理的方式
《民事诉讼法》第152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法》 152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 对上诉案件的审理,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 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 判决,裁定. 由此可见: 1.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 1.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 庭. 2.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开庭审理为原则,不 2.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开庭审理为原则,不 开庭审理为例外.
程序发生的基础不同. 当事人提起诉讼程序的理由不同. 两者的职能有差别. 两者的审判组织不同. 案件的审理方式上有差别. 所作裁判的法律效力不同.
程序发生的基础不同. 第二审程序是基于当事行使上诉权对一审裁 判不服提起上诉而发生,第一审程序则是基于当 事人行使起诉权实施了起诉行为而发生. 当事人提起诉讼程序的理由不同. 起诉的理由是当事权利或权益受到侵害或者 与他人发生争议;上诉的理由则是对一审法院的 裁判不服.因此,第二审程序的审理的范围与第 一审程序审理的范围也就有所差别,它不仅涉及 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法律关系进行认定,而且涉 及对原审法院裁判的评价.
三,二审的审理期限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 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 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必须符合法定的上诉期限
《民事诉讼法》第147条规定: 民事诉讼法》 147条规定: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 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 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 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 上诉. 上诉期限应从判决书,裁定书送达当事人的第二 日起算.判决书,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当事人的, 上诉期限从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之次日起算.
第二十二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对一审人民法院所作 的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 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据此对案件进行审 理所适用的审判程序. 第二审程序也叫上诉审程序. 在我国,第二审程序又是通常意义上的终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不是案件审理的必经程序. 第二审程序与其它审判程序一起共同构成了民事 诉讼审判程序的框架. 第二审程序同时具有审判与监督的双重职能.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一,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
依据现行《民事诉讼法》 依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法院审查 与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和法律问题. 二审法院以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为其审查范围是原 则,同时又有例外:《意见》180条规定,第二 则,同时又有例外:《意见》180条规定,第二 审人民法院在对上诉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 用法律进行审查时,如果发现在上诉请求以外原 判决确有错误的,也应予以纠正.(国家干预色 彩) 在什么情况下,二审的审查范围可以不受上诉请 求范围的限制?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 求范围的限制?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6月19日 19日 作出的《 作出的《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 规定》,在第35条中规定"仅在判决违反禁止性 规定》,在第35条中规定"仅在判决违反禁止性 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时,才不受 上诉的审理范围的限制".
两者的职能有差别. 两种程序审理的范围不同,导致了两种程序 在职能上的差别.在第一审程序中,实现的人民 法院的审判职能,主要为对案件审理活动的指挥 和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及法律的适用.而在第二审 程序中,需要实现的职能,除了对案件的审判职 能外,还包括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 判活动实现监督的职能. 两者的审判组织不同. 第一审审判程序的组织在形式上包括独任审 判庭和合议庭两种;在合议庭人员的组成上,包 括由审判员组成和由审判员与陪审员共同组成两 种形式.而在二审程序中,案件的审理由合议庭 负责,而且合议庭的成员必须是审判员,陪审员 不能参加.
二,上诉的受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 150条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 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 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 送达上诉人. 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 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 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一,上诉的提起
(一)上诉的概念
上诉是当事人对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 在法定期限内明示不服,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 案件进行审理并撤销或变更原判决或裁定的诉讼 行为.
(二)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条件
《民事诉讼法》第147条至第149条,对上诉 民事诉讼法》 147条至第149条,对上诉 的条件作了规定.依此规定,上诉应当具备的条 件是: 必须有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当事人不服的一审的判决,裁定,必须是依法允 许上诉的判决,裁定 必须符合法定的上诉期限 上诉只能向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 必须递交上诉状
根据《意见》 152条的规定,可以不开庭而径 根据《意见》第152条的规定,可以不开庭而径 行裁判的案件有: (1)一审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作出 裁定的案件; (2)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成立的案件; (3)原审裁判认定案件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 的案件; (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的正确判 决,需要发回重审的案件. 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开庭审理有别于纯粹的书面 审理方式.
上诉受理的的法律后果: 第一,阻断一审人民法院所作出的裁判的效力. 第二,当事人与第审审人民法院的诉讼法律关系 终结,当事人与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生诉讼上的法 律关系. 对上诉的受理有一点应引起注意:即上诉案件的 立法提起上诉后,二审人 民法院作出裁判前,要求撤回自己上诉的一项诉 讼制度.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意见》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意见》的规定, 撤回上诉要符合的法律条件是: 1. 须由当事人自愿提出. 2. 撤回上诉的时间必须在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 前; 3. 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 法院裁定.
必须递交上诉状
当事人提交的上诉状应写明以下内容: 当事人的姓名. 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 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三)提起上诉的程序
按照《民事诉讼法》 149条规定: 按照《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 当事人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 提出, 当事人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第二审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 原审人民法院. 当事人提出上诉时,应当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 表人的人数提出上诉状副本,以便对方答辩,维 护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便于人民法院 进行审判.
具体来讲,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人民法院经 审查认为一审判决确有错误,或者双方当事人 串通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他 人合法权益的,不应准许. 另外,上诉人逾期不预交诉讼费用又不提出缓 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对方当事人逾期 未上诉的情况下,第一审判决,裁定即发生法 律效力.
(3)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的确定 (3)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上诉人和被上诉人比较容易确定: 不服一审裁判而提起上诉的人一审当事人就是上 诉人,而被上诉人提起上诉的一审当事人就是被 上诉人. 但以下四种情况稍显复杂,应引起注意: A.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都提出上诉的,按《意见》 A.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都提出上诉的,按《意见》 第176条解释,均列为上诉人.我们认为,这样 176条解释,均列为上诉人.我们认为,这样 做不科学.
C.在第二审程序中,作为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 C.在第二审程序中,作为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分立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将分立后的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列为共同诉讼人;合并的,将合并后 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列为当事人.第二审人民法 院不必将案件发还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D.普通共同诉讼人各自都可以独立行使上诉权,但 D.普通共同诉讼人各自都可以独立行使上诉权,但 其上诉行为只对自己有效,不及于其他共同诉讼 人.对方当事人对普通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一部 分人提起诉讼的,被提起诉讼的当事人为被上诉 人,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再参加诉讼.
当事人不服的一审的判决,裁定,必须是依 当事人不服的一审的判决,裁定, 法允许上诉的判决, 法允许上诉的判决,裁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适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后作出的一审判决, 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后的判决,按照一审程序对案 件再审作出的判决,都是可以上诉的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不可上诉. 法律规定允许提起上诉的一审裁定有:不予受理 的裁定,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 等.
B.必要共同诉讼人中的一人或者一部分人提出上诉 B.必要共同诉讼人中的一人或者一部分人提出上诉 的,按《意见》 177条的解释,应按案件的不 的,按《意见》第177条的解释,应按案件的不 同情分别处理: a.上诉人提起的上诉是对与对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 a.上诉人提起的上诉是对与对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 务分担有意见,不涉及其他共同诉讼人利益的, 对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未上诉的同一方当事人 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 b.上诉人提起的上诉仅对共同诉讼人之间权利义务 b.上诉人提起的上诉仅对共同诉讼人之间权利义务 分担有意见,不涉及对方当事人利益的,未上诉 的同一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依原审 诉讼地位列明; c.该上诉对双方当事人之间以及共同诉讼人之间权 c.该上诉对双方当事人之间以及共同诉讼人之间权 利义务承担都有意见的,未提出上诉的其他当事 人均为被上诉人. 我们认为,《意见》 我们认为,《意见》的a,b两个解释存在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