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别让情绪左右你-情绪的自我管理 PPT课件

别让情绪左右你-情绪的自我管理 PPT课件


2019/11/7
21
六、面对压力
消除压力的秘诀
确定的原则:认清自己的角色,清楚自己是谁。 委身的原则:认清自己取悦的对象。 组织的原则:设立明确的目标。我从哪里来?往
哪里去? 专心的原则:每次专注于一件事。 授权的原则:不要想自己包办做每件事。 默想的原则:养成祷告的习惯。 休闲的原则:善用时间享受人生。
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并理解他人的情绪, 可以让生活顺风顺水; 错误表达自己的情绪,忽视甚至误解他人的 情绪,就可能招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2019/11/7
9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身体健康 智力发展
水平发挥 人际沟通
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头 发育好,活泼伶俐
促进智力的发展 表情呆滞,性情孤僻
阻碍智力的发展
愤怒起于愚昧,终于悔恨。——富兰克林
2019/11/7
3
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由内、外刺激所引发的一种主观的激动 状态。








内在体验


外在表现


趋向性行为
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由剌激引发的:包括外在剌激与内在剌激。 情绪是主观的个人独特经验:
*天生气质上的个别差异 *后天情绪的经验 *独特的认知方式 情绪具有可变性:情绪常随著个体身心的成长与发展、 情境认知能力及个人经验与应变行为而有改变。 情绪具有传染性: 情绪本身不是问题:情绪无好坏之分
别让情绪左右你
——情绪的自我管理
史尧胜 宁波市康宁医院
死囚的故事
从前有个犯人,一审被判死刑,二审终了之际,法
官问犯人:“你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这犯人回了一
句:“干!”,法官一听大怒,于是训斥他十多分钟。
犯人静静地听完训斥之后对法官说:“法官大人,您是
个受过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听了我一句脏话也会如此
动怒,而我只有初中毕业,当我看到老婆跟别的男人在
床上时,我一气之下,就将他们杀了,实在是当时太冲
动,无法克制自己情绪而造成今天的后果。”后来,这
位犯人从死刑被改判无期徒刑。
一念之差,可以是天堂与地狱的分别,情绪管理真
的很重要。
2019/11/7
2
两巴掌的代价
一天,小玲的妈──吴太太发现她皮包內的钱少了1000元,百寻不着, 就很生气地质问先生:「是不是你又偷了我的钱,拿去赌博?」「沒有啊? 我沒拿呀?」吴先生说。「还说沒有?那我的皮包里怎么会少1000元?你 一定偷了我的钱去赌博了,对不对?你以前就曾经偷拿我的钱去赌。」 「我说沒有就是沒有,你干吗诬赖我?」吴先生火气也冒了起來:「我是 你老公,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夫妻就为了「1000元钱不见了」而大吵一 架,两人气得一个晚上都睡不好。第二天,吴先生下班后去保姆家接小玲, 一进保姆家,就听到保姆说:「今天我帮小玲洗衣服时,发现她的口袋里 有一张纸,我把它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张1000元的钞票,但都已经湿湿烂 烂了。」吴先生听到保姆这么一讲,马上怒不可遏地对着小玲「啪!啪!」 重重地打了她两个巴掌,并骂道:「你竟然这么小就会偷钱,害得我昨天 晚上和你妈吵架!」小玲可爱的两个小脸颊被爸爸重重一打,顿时红了起 來,也哇哇嚎啕大哭。保姆一看,小玲的嘴角流血了,赶快把她抱起來, 擦掉嘴角的血痕。「你不用回去了!我们家沒有你这种『会偷钱』的小 孩!」吴先生愤怒地拋下这句話,掉头就走了!
什么是情绪?
பைடு நூலகம்
情绪的快速反应模式(认知前情绪)
人在遇到富有情绪意蕴的情景(如生死存 亡的关键)时,第一个冲动是情绪性的。这 种情绪先于思想的现象,称为情绪的快速反 应模式(认知前情绪)。
感觉信息
丘脑
杏仁核 新皮质
什么是情绪?
*中国文化的情绪特性 关系取向:希望和他人维持良好和谐的关系 他人取向:希望在他人前保持好印象,敏感他人的评价 难以建立个人的自我界限,特别是情绪界限 压抑取向:男儿有泪不轻弹 家族取向: 单一价值取向:
举个例子 晶晶因男友忘了自己的生日而生气,故意
几天不接男友电话,男友在电话的另一端却一 头雾水不知哪里得罪了晶晶,大叹女人心海底 针,之后晶晶和男友的相处也常以“你不够爱 我”的话题转,最后两人渐渐疏远,以分手收 场。如果晶晶在生日当天了解自己生气的原因, 问问自己在乎的是什么?或许答案只是想肯定 男友是爱自己的。
一、觉察情绪
觉察辨识各种情绪 当我们发生情绪时,表示生活中有事件刺激至杏
仁核引发警报,在此同时若我们能察觉到情绪的产 生并辨识情绪的种类,可以延缓情绪瞬间的爆发, 使前额叶这个情绪管理中心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风险 及效益的评估估,将灾害降到最低。
2019/11/7
15
一、觉察情绪
情绪的觉察必须不断自我训练,通常要不断自我询 问“我现在的情绪如何?”例如:当你因为朋友约 会迟到而对他冷言冷语,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这 么做?我现在有什么感觉?”如果你觉察你已对朋 友三番两次的迟到感到生气,你就可以对自己的生 气做更好的处理。 有许多人认为:“人不应该有情绪”,所以不肯承 人自己有负面的情绪,要知道,人一定会有情绪的, 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着体察自己的 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二、接纳情绪
察觉自己有了情绪后,更重要的是要接受每 个情绪的信息,试着了解自己发生情绪的背 后是否有些需要未被满足;或是踩到哪块地 雷因而引爆心中的痛。
无论如何给自己一段时间去探索自己的感觉 及想法,了解发生情绪背后的意义,并试着 去解决自己真正的需求。
2019/11/7
17
二、接纳情绪
容易发挥出自己 的正常水平
判断分析能力下降, 失去理智和自制力
良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疏远或紧张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人生的成就20%归诸于智商(IQ),80%受情绪 智慧(EQ,情商)的影响。 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 情感生活失控的人必须化加倍的心力与内心交 战,从而削弱了他的实际能力与清晰的思考力
三、转换信念
情绪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有些时候我们并无法完全了 解我们的情绪从何而来;或是我们内在的需要不见得都 有方法得到满足。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习转换信念,反向 思考问题。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失恋的人在公园里,因为不 甘心而哭泣,遇到一位哲学家。哲学家知道她为什么而 哭之后,没有安慰她,反而笑道:你不过是损失了一个 不爱你的人,而他损失的是一个爱他的人,他的损失比 你大,你恨他做什么?应该不甘心的人是他呀。
八、学会宽容
宽容,意味着你已经不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也意味着你已经由一个平凡的人升华到一个不平 凡的人。宽容地对待你的对手、仇人,你会感受到 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热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化 干戈为玉帛,达到心灵沟通的幸福;更会收获对方 因自己的宽容而回心转意的欣慰。 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 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2019/11/7
22
七、懂得放下
放弃是一种智慧。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太多的欲望。 因为舍不得到手的职务,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走,荒废 了正当的工作;因为舍不得放下诱人的钱财,有人费 尽心思,不惜铤而走险;因为舍不得放弃对权力的占 有,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因为舍不得
放弃一段感情,有些人宁愿岁月蹉跎……人总是这样
情绪的管理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兰迪提出了七种摆脱和消除不良情绪 的方法: 1.针对问题设法找到消极情绪的根源。 2.对事态加以重新评估,不要只看坏的一面,还要看到好的一面。 3.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 4.不妨自我犒劳一番,譬如去逛街,去饭店美餐一顿, 听歌赏舞。 5.思考一下,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问题。 6.想一想还有许多处境或成绩不如自己的人。 7.将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往昔做一对比,常会顿悟”知足常乐”。
2019/11/7
11
情商定义-情绪智力
1、了解自我情绪的能力: 2、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 3、自我激励的能力; 4、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 5、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
情绪的管理
情绪管理绝不是要人压抑情绪,不能哭 泣、不能发脾气,随时都要表现愉悦的样 子。情绪管理应该是要你接纳你的情緒, 好好听听你内心的信息,了解自己为何会 有如此的情绪,进而发展出一种新的想法 ,让自己不陷入情绪的漩涡中。
2019/11/7
20
五、纾解情绪
情绪的管理就像大禹治水,根本的方法不是堵,而 是疏。围堵洪水只能导致更大的洪水泛滥,压抑情 绪也只能导致更强烈的情绪爆发,甚至导致心身疾 病或精神障碍。 纾解情绪的方法很多,有些人会痛哭一场、有些人 找三五好友诉苦一番、另些人会逛街、听音乐、散 步或逼自己做别的事情以免老想起不愉快。比较糟 糕的方式是喝酒、飙车,甚至自杀。
结束语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祝大家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谢谢!
换一种思考方式可以让自己活得更海阔天空。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019/11/7
19
四、懂得区隔
懂得将生活事件做区隔,不让小挫折扩大成大 灾难。
你曾经将工作上不愉快的气氛带回家,或是为 几天前的事难过吗?
懂得区隔是不将情绪带着走的一种技巧,因为 你知道一件事情的顺利不代表世界末日,懂得 区隔指的就是懂得将事情附带的情绪区隔开来, 而非扩大宣染成生命的全部。
,总是希望拥有一切,似乎拥有的越多,人越快乐。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并不快乐。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一切快乐的本源。 两个和尚的故事
八、学会宽容
人际间的摩擦、误解乃至恩怨总是在所难免,如果 总是怀着仇恨的心理,生活只会如负重登山,举步 维艰了,最后只会堵死自己的路。 宽容可以改善人际关系与自身的身心健康。美国斯 坦福大学曾做过《斯坦福宽容计划》,通过实验发 现,参加本计划的人中,70%的人受伤害感明显降低 ,20.3%的人表示因怨恨带来的身体不适症状减少了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