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

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

2. 改变传导 减慢传导:如奎尼丁、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等 加快传导:如利多卡因等
3. 延长有效不应期
从除极开始到膜电位恢复至能对刺激产生可扩布动作电 位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有效不应期(ERP)。
12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第节 概述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根据药物对心肌细胞电生理分为4类
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ⅠA 类(适度) 奎尼丁
内外两侧的电位差。静息电位都表现为膜内比膜
外电位低,即膜内带负电而膜外带正电。这种内
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动作电位当肌细胞或神经细胞在安静情况下受到
一次刺激时膜内原有的负电位将迅速消失,膜电
位升高,到达阈电位,由原来静息时的内负外正 转变为内正外负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去极化(除极
化),去极化是暂时的,膜两侧的电位很快又恢
复到静息时的内负外正状态和水平,这一过程称
为7 复.极化。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前言
8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前言
9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一节 概述
一、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10
.
动作电位时程 (APD)
静息电位 - 90mv(心室肌、普肯野) 动作电位 0相,快速除极,Na+内流 1相,快速复极,K+ 短暂外流 2相,缓慢复极,Ca2+和Na+少 量内 流,K+外流 3相,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 4相,静息期, Ca2+厦和门同N安a职+业内技术流学校
第一节 概述
一、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
1. 降低自律性
①“快反应细胞”:抑制4相Na+内流或促进K+外流。 ②“慢反应细胞”:抑制4相Ca2+内流。 ③促进3相K+外流,增加最大舒张电位。与阈电位距 离增加
11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一节 概述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
【临床应用】广谱 ➢ 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复律和预防 ➢ 房颤、房扑
14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奎尼丁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毒性较大,安全范围小 1.金鸡钠反应:耳鸣,头痛,恶心,视力障碍 2.心脏毒性:室内及房室传导阻滞 3.奎尼丁晕厥: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4.过敏反应 5.胃肠道反应
【临床应用】
各种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引 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为首选药,也用于强心苷中毒。
【不良反应】
中17 枢神. 经系统反应。(眼球震颤)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苯妥英钠 强心苷中毒导致快速心律失常首选药。
普罗帕酮(心律平)
明显阻滞Na+通道,降低心房、心室及浦肯野纤维0相去 极化速度和幅度,减慢传导。延长ERP,降低自律性。
【临床应用】
防治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常见:恶心、呕吐、口干、舌麻、头痛、眩晕等。
还18 有心. 脏毒性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二、II类 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心得安)
阻断β-受体,大剂量还有膜稳定作用
【临床应用】 1.室上性心律失常 2.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甲亢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可 作为首选药之一 2.对一般室性心律失常无效,仅对运动和情绪激动等诱 发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扑动、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
3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前言
4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前言
3.心肌细胞的分类 ①工作细胞,又叫无自律
细胞。是普通的心肌细胞,主 要起机械收缩作用,包括心房 肌和心室肌。 ②自律细胞,具有自动产生 节律的能力(自律性),也具 有兴奋性和传导性。这些特殊 分化的细胞同时组成了特殊的 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心房 传导束、房室结(房室交界 区5 )、. 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
ⅠB 类 (轻度)利多卡因
ⅠC 类 (明显) 普罗帕酮
Ⅱ类 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Ⅲ类 延长APD药
胺碘酮
IV类 钙通道阻滞药
维拉帕米
13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奎尼丁
金鸡钠皮中的生物碱,为右旋体(左 旋体为奎宁)
药理作用:抑制钠通道,适度阻滞 Na+内流,减慢传导,降低自律性, 也可阻滞K+通道,延长APD、ERP。
15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普鲁卡因胺
作用与奎尼丁相似 < 奎尼丁 【临床应用】 静注:抢救危急病例 【不良反应】 长期用药致类红斑狼疮综合征
16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利多卡因
原为局麻药,1963年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是目前防治 急性心肌梗死及各种心脏病并发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 安全、高效及速效药物。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四、IV类 钙通道阻滞药
维拉帕米 阵发性室上速首选药
阻滞钙通道,抑制Ca2+内流,降低窦房结自律性。
【临床应用】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
2.房扑、房颤。
【不良反应】
胃肠道——恶心、呕吐
心脏——心动过缓、低血压、心脏停搏,持续监测至少
药理学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药剂专业
1
.
药理学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
2
.
前言
心律失常
1.心律失常,由心肌细胞膜电位变化异常,引起 心动节律和频率的紊乱发生心动过速、过缓或心 律不齐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2.分类
①缓慢型: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②快速型: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
19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三、III类 延长APD药
胺碘酮 全能!
阻滞钠、钙及钾3种通道,还有一定的非竞争性阻断α
及β受体作用。
【临床应用】
1.各种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
2.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甲状腺功能紊乱、角膜碘微粒沉淀、肺间质纤维化
碘过敏者禁用!
20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前言
【快反应和慢反应】
1.快反应细胞
①心工作肌和传导系统细胞
②静息电位大(负值较大)
除极和传导速度快
③除极由Na+快速内流促成
2.慢反应
①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
②静息电位小(负值较小),
除极和传导速度慢
③除极由Ca2+缓慢内流促成
6
.
厦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前言
细胞生物电现象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