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得0分。

1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导轨水平放置,间距为L,其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垂直于导轨水平对称放置一根均匀金属棒。

棒上通有图示方向的电流I,金属棒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棒受到四个力作用B.金属棒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C.减小电流,金属棒将向左运动D.金属棒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5.如图甲所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中心轴OO′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若外接电阻的阻值R=9Ω,线圈的电阻r=1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转速为100π rad/sB.0.01s末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C.通过线圈的最大电流为10AD.伏特表的示数为90V16.2017年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首飞成功。

至此,中国大飞机家族“三兄弟”运20、C919、AG600先后飞上蓝天!而“鲲龙”AG600既可飞天,又能入海。

如果AG600在水面起飞,其在水面加速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A.大小为零B.方向竖直向上C.方向与滑行方向相同D.方向沿滑行方向斜向上17.2018年3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0、31颗北斗导航卫星,经轨控和相位捕获后,进入工作轨道。

这两颗卫星属于轨道半径介于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之间的中圆地球轨道卫星。

这两颗卫星在工作轨道上正常运行A. 速率大于7.9 km / sB. 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C. 周期小于近地卫星正常运行的周期D. 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正常运行的加速度18.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2的激发态时能量E2=-3.4 eV,则A.辐射出一个能量为3.4 eV的光子后跃迁到基态B.辐射出一个能量为10.2 eV的光子后跃迁到基态C.用光子能量为3.4 eV的光照射后将跃迁到n=3的激发态D.用光子能量为13.6 eV的光照射后将跃迁到n=3的激发态19.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 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

设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电势能分别为E p A、E p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一定从A向B运动B.若a A>a B,则Q靠近M端且为正电荷C.无论Q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 p A<E p B D.B点电势可能高于A点电势20.如图所示,质量均为1kg的木块M和N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根细线分别拴接在木块M 和N的右侧,在绳子的中点用力F =6N拉动M和N一起沿水平面向右以加速度a=2m/s2作匀加速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60°,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N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B.木块M和Ⅳ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是=2.5NC.木块M对木块Ⅳ的压力大小为10ND.若θ变小,拉动M、N一起作匀加速运动(a=2m/s2)所需拉力应大于6N21.如图所示,长为L=3m,质量为M=2kg的平板车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滑行,当其速度为v=4.5m/s时,在其右端轻轻放上一个质量为m=1kg的滑块,已知平板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则从放上滑块开始到最终二者均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与平板车静止前取得相同的速度所需时间为1sB.滑块相对平板车向左滑动2.25m的距离后与平板车一起向右减速C.滑块与平板车间因摩擦生热增加的内能为2.25JD.滑块、平板车和地面组构的系统增加的内能为20.25J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某同学用图中所给器材进行与安培力有关的实验。

两根金属导轨ab和a b固定在11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足够大的电磁铁(未画出)的N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上方,S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下方,一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且两导轨垂直。

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电路。

要求滑动变阻器以限流方式接入电路,且在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

(2)为使金属棒在离开导轨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有人提出以下建议:A.适当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B.换一根更长的金属棒C.适当增大金属棒中的电流其中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23.(10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测量由干电池组合的电源的电动势(约为3V)和内电阻,在实验室寻找到了下列器材: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为15kΩ);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为1.0Ω);电流表A2(量程0~1mA;内阻为40Ω);电阻箱R1(阻值范围为0~9999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20Ω;额定电流2A);导线、开关若干。

(1)因电压表的量程过大,测量不精确,可用电流表改装。

要将电流表改装成3V量程的电压表,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选填A1或A2),将其与电阻箱R1(选填串联或并联),此时电阻箱R1的阻值应调至Ω。

(2)为了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请你帮该小组设计一个测量电路图,并画在答题卷的虚线框内。

(3)闭合开关,改变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测得多组数据,画出了两电流表的关系I2-I1图象如图,则电源电动势E=V,电源内阻r=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2分)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

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与弯曲滑道BC平滑衔接,滑道BC高h=10 m,C是半径R=20 m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4.5 m/s2,到达B点时速度v B=30 m/s。

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长直助滑道AB的长度L;(2)求运动员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I大小;(3)若不计BC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 N的大小。

25.(20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且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α=53°角,间距为L=0.5m的导轨间接一电阻,阻值为R=2Ω,导轨电阻忽略不计。

在两平行虚线间有一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B=0.8T。

导体棒a的质量为m1=0.1 kg、电阻为R1=1 Ω;导体棒b的质量为m2=0.2 kg、电阻为R2=2Ω,它们分别垂直导轨放置并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

现从图中的M、N处同时将a、b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它们都能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且当a刚出磁场时b正好进入磁场。

a、b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不计,sin53°=0.8,cos53°=0.6,取g=10m/s2。

求:(1)导体棒a刚进入磁场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I;(2)导体棒a穿过磁场区域的速度v1;(3)匀强磁场的宽度d。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做题1】(15分)(1)(5分)关于冲量和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冲量是反映力的作用时间积累效果的物理量B.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C.动量是物体冲量变化的原因D.某一物体的动量发生了变化,一定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发生了变化E .某一物体的动量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2)(10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0.49kg 和M 2=0.5kg 的木块静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两木块间夹有一轻质弹簧,一粒质量m =0.01kg 的弹丸以v 0=150m/s 的速度打入木块M 1并停留在其中(打击时间极短),求:①当弹丸在木块M 1中相对静止的瞬间木块M 1的速度v 1 ②当M 2的速度v =1m/s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

34.【物理——选做题2】(15分)(1)(5分)从塔顶以相同速率抛出A 、B 、C 三个小球,A 球竖直上抛,B 球平抛,C 球竖直下抛。

另有D 球从塔顶起自由下落,四个小球质量相同,落到同一水平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落地时动能相同的小球是A 、B 、CB .落地时动量相同的小球是A 、B 、CC .从离开塔顶到落地过程中,重力的冲量相同的小球是B 、DD .从离开塔顶到落地过程中,动能变化量相同的小球是A 、B 、CE .从离开塔顶到落地过程中,动量变化量相同的小球是B 、D(2)(10分)如图所示,物块A 、C 的质量均为m ,B 的质量为2m ,都静止于光滑水平台面上。

A 、B 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短细线相连,初始时刻细线处于松弛状态,C 位于A 右侧足够远处。

现突然给A 一瞬时冲量,使A 以初速度v 0沿A 、C 连线方向向C 运动,绳断后A 速度变为032v ,A 与C 相碰后粘 合在一起。

求:①A 与C 刚粘合在一起时的速度v 大小;②若将A 、B 、C 看成一个系统,则从A 开始运动到A 与C 刚好粘合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 。

xx 秋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物理部分14.A 15.C 16.C 17.D 18.B 19.BC 20.AB 21.AD22.(5分)(1)连线如图所示.(2分)(2)AC (3分)23.(10分)(1)A 2;串联;2960(每空1分,共3分)(2)如图(3分)(3)2.79~2.85;2.40~2.50(每空2分)24.(12分)(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22100m 2B A v v L a -==(2)根据动量定理,有1800N s B A I mv mv =-=⋅(3)运动员经C 点时的受力分析如答图2根据动能定理,运动员在BC 段运动的过程中,有221122C B mgh mv m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N C vF mg m R -=得F N =3 900 N25.(20分)解:(1)导体棒a 在磁场中匀速运动,则:0sin =-L BI mg a α ………………①根据等效电路的结构有:I I a 2= ………………②联解得:I =1A ………………③(2)导体棒a 在磁场中匀速运动时,根据欧姆定律有:11E BLv =………………④ 总R E I a 1= ………………⑤212R R R R R R =++总………………⑥ 联解得:m/s 101=v………………⑦ (3)设导体棒b 在磁场中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2,则:2sin b m g I LB α=………………⑧ 22E BLv =………………⑨ 总R E I b '=2………………⑩ 121R R R R R R'=++总 ………………⑪ 对导体棒a ,设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有:t v d ∆⋅=1………………⑫ t g v v ∆⋅+=αsin 12………………⑬ 联解得:m 6125=d ………………⑭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20分,其中①②④⑤⑧⑬各2分,③⑥⑦⑨⑩⑪⑫⑭式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相关主题